方謙
摘 要:經濟全球化發展模式,使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變得更加密切,跨國并購現象也變得更加普遍。為應對日益激烈的全球市場競爭,跨國公司紛紛對自身全球經營戰略進行了調整,而區位優勢也開始呈現出了弱化的趨勢。本文將通過對折衷范式構架、區位優勢弱化以及非差異化三部分內容的論述,對區位優勢弱化和跨國并購展開全面探究,期望能夠為跨國并購企業發展提供一定啟示。
關鍵詞:折衷范式;區位優勢;跨國并購;全球經營戰略
區位優勢是指區位綜合資源優勢,是地區在進行經濟發展過程中,客觀具有的地理位置以及條件優勢。跨國企業在進行投資區位選擇時,具有較為突出的優勢,其可以通過對各地區投資環境、生產要素以及市場地理分布等內容的分析,選擇出最為適合的區域進行并購。但隨著區位優勢的不斷弱化,跨國并購企業所具有的選擇優勢也不再突出,各種新的挑戰接踵而至,如何在此環境中實現理想化跨國并購模式,值得各企業深思。
1.折衷范式構架
折衷范式構架是對跨國公司進行分析的框架,也被稱之為“折衷范式”。該理論提出,進行跨國并購的企業應具有區位、所有權以及內部化三方面的優勢,而在最新研究中,又提出還要具備子公司特定優勢【1】。這些優勢會對企業自身特征、經濟活動本質以及場所等進行直觀呈現,其會將對外直接投資、出口許可證技術轉讓等結合在一起,能夠為跨國企業國際經營戰略制定提供數據支持。在信息技術以及科學技術高速興起的今天,全球經營戰略也變得更加復雜、多樣,跨國企業開始從單一運用區位優勢開始向核心競爭力等方面進行了轉變,區位優勢開始逐漸弱化。
2.區位優勢弱化
通過對折衷范式框架的分析可以發現,區位優勢事實上屬于跨國公司對外進行投資的條件,與企業在海外市場的發展有著直接關聯,能夠對企業在外的戰略部署、投資以及廠址選擇等工作開展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在跨國公司調整對外投資戰略之后,區位優勢在對外投資中所起到的決定性作用也變得越來越微弱,加之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使得產品生命周期變更變得更加頻繁,核心技術競爭也變得更加激烈,跨國公司紛紛向長期化以及多樣化方向進行了轉變【2】。在此環境中,跨國并購勢頭變得更加迅猛,市場動蕩程度以及風險系數也隨之出現了上升的趨勢,此時跨國并購的優勢會得到凸顯,東道國目標企業的所有權優勢,也隨之成為了企業并購進行考察的重要因素,是跨國公司戰略目標中需要擁有的內容。企業會通過并購的方式,對并購企業技術以及其他優勢進行吸收,以對自身技術水平以及其他方面核心競爭實力進行強化,從而奠定自身在行業中的領先地位。因此即便跨國企業區位優勢并不明顯,但企業仍可以完成在海外的直接投資,可以為自身發展尋找到更加廣闊的平臺。
作為企業核心能力擴張與表現,企業所有權優勢的增強與核心能力增強有著直接關聯。企業在競爭能力提升的同時,會對自身經營規模進行拓展,而企業擴張主要分為兼并收購以及創設新企業兩種方式,但由于新企業建設成本相對較高,所以并購成為了諸多企業的優先選擇。在實施并購時,企業已經不在局限于趣味優勢的推動與吸引,而是更加看重企業的所有權優勢以及戰略性資產等內容,會在控制企業投入成本的同時,幫助企業不斷對關鍵技術進行創新與強化,以對企業綜合能力水平進行切實提升。
3.區位優勢非差異化
(1)所謂非差異化就是特定區域或者國家,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而出現了逐漸趨同的現象,其中不僅人力資本差異會越來越少,同時勞動力成本以及區域支持政策等也會較為相似【3】。通過折衷范式構架分析發現,區位優勢可以被分為投資環境優勢以及自然稟賦優勢兩種。自然稟賦優勢屬于靜態因素,具有不易改變以及長期積累的特征,在硬環境范疇之內。而制度、法律以及政策等,都屬于動態化變量,是軟環境范疇,所以各個地區的區位優勢差異化往往會通過軟環境非差異化的方式呈現出來,而這種現象在發達國家尤為突出。
(2)筆者在此將以發達國家為例,對區位優勢非差異化相關內容展開論述。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彼此之間的勞工政策以及移民政策相對較為寬松,各個國家之間的高素質勞動力流動較為頻繁,國家之間勞動力成本以及勞動力水平差異相對較小。同時因為發展進程以及歷史等方面的原因,他們之間的社會機制、政治以及文化環境等較為相似,經濟發展水平以及民眾的購買力、消費習慣也呈現出了趨同的情況。此外因為發達國家經濟水平相對較高,所以各個國家的通訊與交通運輸水平都相對較高,能夠為企業發展營造出較為理想的環境。也正因如此,發達國家之間的并購概率相對較高,且多數大宗交易會在發達國家完成。由于發展中國家逐漸呈現出的投資成本低以及發展空間大等方面的優勢,使得發展中國家的優勢逐漸凸顯出來,但發達國家仍然是跨國公司的首先,這也直接表明了,在進行并購時,企業比起區位優勢,更加注重并購對象的特定所有權優勢以及其他方面內容。
(3)通過對上述分析可以發現,由于發達國家多處于區位優勢差異化背景之中,所以在發達國家之間實施跨國并購時,區位優勢要素極為缺乏,而這也證明了,在差異化環境中,區位優勢作用重要性并不突出,并不是各企業關注的主要內容,并購對象以及東道國之間,并沒有在區位優勢的作用下,形成良好的推動作用。所以在各國經濟實力差距不斷縮小的今天,區位優勢在跨國并購中的作用也出現了不斷弱化的趨勢。
結束語:
全球經濟發展模式,會加快區位優勢弱化的速度,所以跨國企業應認識到這一趨勢,并要加大對區位優勢弱化現象的研究力度,要明確在區位優勢弱化背景下,企業壟斷優勢、技術水平以及專利等優勢,會成為企業并購考察重要內容與決策關鍵因素,所以企業需要及時對自身并購模式進行調整,要按照區域優勢非差異化特征,結合自身實力以及戰略發展規劃,制定出最佳的跨國并購方案,以為企業在國際中的發展質量進行保證。
參考文獻:
[1]褚婷婷.我國跨國并購的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J].財訊,2017(18).
[2]周夢園,張悠熠.中企跨國并購趨勢及驅動因素研究[J].商情,2017(27).
[3]郭健全,袁園.東道國制度因素對中國企業跨國并購區位選擇影響研究[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5):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