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穎 余曉彥
摘 要:伴隨著國際新思潮的帶動與引入,現代室內設計方向千面萬化。表面上它們吸取了大量先進的外來文化,但卻丟失了自身最為寶貴的文化內涵與本土特色,這一現象讓現代室內設計變得越發雷同。面對這種情形,中國傳統文化的介入則成了當下最受歡迎的設計方式。傳統木雕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表現載體,印刻著歷代勞動人民淳樸精妙的生活和思想。而傳統木雕藝術是傳統木雕經藝術升華過后的產物,集傳統文化與藝術于一體,是現在室內設計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關鍵詞:傳統木雕;藝術;現代室內;應用;
一、傳統木雕藝術
(一)傳統木雕藝術的性質
1、原料生態,工藝精致傳統木雕是我國傳統裝飾元素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藝術文化宗旨與中國傳統文化理念相似,都講求“天人合一”以及崇尚自然[4]。在原料選擇上,中國傳統木雕的材料以檀木、花梨、黃楊木、松木、樟木等天然木料為主,這些原料質感淳樸、紋路優美,極具生態感和親切感。在工藝制作上,傳統木雕時常以原料本身的形狀和質地進行因材施藝,平雕、陽雕、透雕、貼雕、嵌雕等工藝手法交相輝映,層次繁多且生動精致。 2、歷史悠遠,內涵深刻傳統木雕藝術最早起源于新石器時代,古往今來,傳統木雕藝術一直都是承載著我國悠遠歷史和深厚底蘊的重要媒介。在雕刻形式上,傳統木雕藝術大多通過借喻、隱喻、諧音、象征等手法將雕刻圖紋進行各種意象轉化,以此來抒發古人的各種內心所想。在紋樣主題上,大致可分為裝飾性紋樣主題和故事性紋樣主題兩大類。
(二)傳統木雕藝術與現代室內設計相結合的意義 設計的主旨在于以人為本,如果缺少了對“人”的考慮,設計師設計出來的東西將是無根之木。而“人”作為社會生活當中的主要單位,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傳統文化藝術的熏陶與影響。為了更好地設計出符合社會的現代室內設計,大多設計師將傳統木雕藝術中的元素進行分解、提練和重組,然后結合現代設計中的設計手法,將木雕中蘊含的傳統文化藝術在現代室內設計中形成一種文化空間氛圍以及體現傳統內涵,促使現代室內設計更具親切感與歸屬感。由此可見,創造“古意+今技”的現代室內設計模式,兼具“傳承性”與“創新性”的雙重特性,是建立在文化藝術層面之上,一種最大限度地實現“多元共存”夢想的處理方法,它既符合我國的國情,又是世界審美正能量的明智之舉。
二、傳統木雕藝術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相對應用
(一)功能人性化
傳統木雕藝術作為中國古建筑的重要裝飾部件,在室內設計中,當屬小木作構件的使用最為頻繁。小木作簡稱裝修,主要包括隔扇、掛落、門窗、家具、美人靠等,主要功能是給人們提供一些生活便利。然而,由于功能有限且可變性較低,傳統木雕裝修藝術開始逐步被人們丟棄。后來隨著新中式設計風格的崛起,許多傳統木雕藝術再次被人們關注,且廣泛應用于現代室內設計中。現如今現代室內設計的風格和方向變幻莫測,越來越多的設計師為了更好地迎合大眾需求,巧妙地將當地的傳統木雕藝術完美地融入現代室內設計中,目的就是使其能夠充分展現出更加多元化的使用功能和多樣化的表現內容,從而讓它們與現代室內設計風格相互融合和適應。
(二)形式個性化 傳統木雕藝術作為建筑裝飾的主要組成部分,大多出現于木椽、梁架、額枋、斗拱以及門窗等大小木作構件之上。此外,在現代設計中,要時刻注重整體統一的原則,只有考慮到整體性的設計才能在各種細節中尋找出不同之處,室內空間才會更加和諧,因此,當代設計師宜結合現實社會,考慮當代潮流,將造型和應用完美結合,在達到美的享受的同時體現出它更多的使用價值。
(三)空間情感化 傳統木雕藝術作為古人寄情依托的精神支柱,情感要素十分濃厚。在傳統木雕中,每個木雕藝術都附有一個自身的裝飾圖案。木雕工匠師傅的“刀筆生花”,不僅展現了他們自身的超群技藝,同時也體現了我國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不同時期勞動人民不同的審美情趣。
三、傳統木雕藝術紋樣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原則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和后現代主義的興起,人們對木 雕藝術、中式風格的設計又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許多家具 和室內裝潢在設計中選擇傳統木雕藝術裝飾,增加文化內 涵。木雕紋樣的應用經久不衰。為了將傳統木雕藝術在現 代設計中能夠完美運用,有必要對傳統木雕藝術紋樣提煉 再設計。將木雕藝術不同的雕刻裝飾和圖案題材,再結合 現代設計中圖案應用的規律,根據具體實例,可歸納為以 下幾點:
(一)直接引用 對傳統木雕裝飾圖案中一些經典、風格簡潔、符合現代人審美觀、文化寓意深厚的圖案可以直接引 用。如龍紋、花草紋、云紋、回字紋、萬字紋以及大部分幾 何紋都可以直接提煉并運用于現代設計的裝飾上。還有如 “福”“祿”“壽”“喜”“吉”等漢字紋也可以直接運用。
(二)簡化提煉 這是對木雕藝術紋樣進行變化的主要方 法,指的是將復雜繁瑣的圖案進行簡潔化和概括化,在原 有紋樣精華的基礎上,以繁變簡且不過多丟掉原有神韻, 使主題形象更為凝練和集中,使其既簡潔大方又保留了原 有圖案主要特征和美感功能。
(三)抽象、夸張 這是利用幾何變形的手法對傳統紋樣 形象進行整理變化,對圖案中某些特征給予夸大和強調, 通常用幾何線對圖案外形進行概括處理和歸納,借助想象 力將對象形態、動態以及其他特征進行夸張表現,更直接 地表達出自然形態的特征,增強感染力,使其具有簡潔明 快的現代美。
四、結束語
傳統木雕藝術融合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智慧和文化氣 息。在現代化和西方思想的浪潮中,對本土設計的確立和 民族化的特征的體現是設計界一直在探討的話題。加強中 華民族的傳統工藝美術保護傳承與創新一直備受關注。木 雕是傳統工藝美術的組成部分,在與現代設計的結合中, 需要與時代發展潮流相融合,并在此基礎上,打造出傳統 文化、時代特色和商業價值并存的設計作品。豐富現代設 計的創作思維與方法,為木雕藝術增添新屬性,是傳承民 族文化、保護地域文明和發展現代設計的最好辦法。
參考文獻:
[1]李姝琪.多重文化視域下中國傳統木雕藝術的回顧與總結[J].美術教育研究,2017(08):22-23.
[2]陶萬樣.中國傳統木雕在現代室內空間中的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6(07):70-71.
[3]葉航杰,周甜甜.淺談中國傳統木雕藝術在室內裝飾設計中的特點及價值[J].大眾文藝,2015(10):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