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纜在煤礦井下使用非常廣泛,使用中由于各種原因電纜事故也經常發生,本本分析了電纜事故的成因,并提出相關建議和防范措施。提高供電系統的安全性能。
關鍵詞:煤礦; 電纜; 火災原因; 措施
0引言
煤礦用電線電纜簡稱為礦用電纜,礦用電纜國家相關規定中要求必須為阻燃電纜。阻燃難燃電纜是指在特定的試驗環境條件之下電纜燃燒,但當熄滅火源后,火焰的續燃時間炭化長度等要求在相應標準的范圍之內,當撤除火源之后電纜能自行熄滅。但是阻燃電纜并不表示它是不能燃燒的電纜,即便煤礦井下使用了阻燃電纜,但是如果工作人員對電氣設備違規操作,致使某些電氣元件連接不當或有外部火患等誘因,縱然是阻燃電纜同樣也會發生事故。可見阻燃電纜對于安全生產和人們生命財產安全都起到至關重要的意義,不容忽視。
1.煤礦用電纜火災事故的主要原因分析
各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在監察過程中也將煤礦用電纜作為監察的重點,未取得安全標志的電纜不得在煤礦井下使用。應該說,取得安全標志的煤礦用電纜,在正確使用的情況下,不會因電纜自身著火而引發事故,那我國近期發生的多起涉及電纜的火災事故的原因是什么呢? 綜合分析電纜火災事故,可以發現,煤礦電纜火災事故的起因均與電纜的安全合理使用有關,電纜火災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1非阻燃電纜的使用
非阻燃電纜被點燃時,產生大量燃燒熱,在外部火源熄滅后,其燃燒部分的熱量足以使電纜繼續燃燒,使火勢繼續蔓延,引起礦井火災。我國明確要求煤礦井下必須使用阻燃電纜。然而,在一些煤礦企業尤其是小煤礦,為了節省成本而置國家規定于不顧,購買普通電纜甚至是劣質電纜,致使事故發生。
2.2未按規定選用敷設及懸掛電纜
MT818 系列標準、《煤礦安全規程》等均對電纜的適用范圍、懸掛、連接等作出明確規定,但部分煤礦企業,對上述要求以及使用環境條件等認識不足,在采購和使用時,常常錯誤的選用、使用電纜,從而留下事故隱患,河南新密市東興煤業有限公司就因存在電纜未按規定懸掛的情況發生過事故。
2.3電纜長期處在過流狀態
短路、過負荷均屬于過電流,在過流狀態下,電纜溫度持續升高,絕緣能力下降,極易造成漏電或短路,從而引燃絕緣外套或周圍可燃物而造成火災。造成電纜處于過流狀態的主要原因:電纜長期在井下潮濕、粉塵飛揚的環境中運行;電纜規格選用不當;電氣設備安全保護方面的原因。
2.4電纜連接故障引起局部發熱導致著火
電纜接頭是電路中最薄弱的環節,若電纜與電氣設備接線端子的連接不可靠,會因接觸面積偏小而導致接觸電阻過大,產生局部過熱,隨著溫度的升高會加速接觸金屬表面積的氧化,進一步增大接觸電阻,從而形成惡性循環,產生火災。此外,井下空氣濕度較大,若電纜接線盒防護等級不滿足要求或密封不好漏入潮氣,會降低其絕緣性能,嚴重時會導致電擊穿和弧光短路。
2.5電纜外部發生著火波及電纜
由于電纜在煤礦井下的大量敷設,除電纜外其它物體著火時,也極易波及電纜參加燃燒,江西新余廟上煤礦井下電纜火災事故就屬于這種情況。
2 預防井下電纜火災事故的幾點建議
2.1合理選用使用維護礦用電纜
⑴無論煤礦還是非煤礦山均應選用取得礦用產品安全標志的阻燃電纜; 電纜在更換或投入使用前應檢查是否受損,并對其絕緣電阻、阻燃性能進行測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對已投入使用但不符合要求的各類電纜,應一律進行強制替換。
⑵電纜的選型應嚴格按照MT818 系列標準、《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執行,并充分考慮負荷情況,從長遠發展考慮,選用的電纜型號、截面應有增容余量。電纜的連接應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第472條的要求。
⑶對井下敷設的各類電纜應定期進行檢查并作好記錄,隨時掌握電纜敷設、懸掛、絕緣性能、電纜及電氣設備接頭、巷道運行環境以及電纜損傷等情況,避免電纜遭受擠、壓、砸、掛以及水淋、炮崩。
⑷煤礦應該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結合自己煤礦特點制定纜線吊掛標準。如下為我礦制定的纜線吊掛標準:
①電纜懸掛必須做到整齊不交叉、不纏繞、不盤圈、不擠壓、不落地、不粘灰積塵。
②巷道內的所有4平方及以上電纜拐彎處、接線盒兩端、穿墻電纜的墻兩邊都應設置注有電纜規格型號、編號、長度、用途、負責人的標志牌,并且內容要填寫正確、完整。
③敷設在順槽內的電纜統一使用樹脂電纜鉤吊掛,主運輸巷道電纜鉤使用鐵制電纜鉤。整條順槽除第一連電纜鉤為80#電纜鉤,其余連全部使用100#電纜掛鉤。
④所有掘進隊在巷道移交時必須將多余電纜鉤全部回收。
⑤吊掛電纜時應使用不小于電纜直徑的電纜鉤。
⑥電纜吊掛間距:主運輸巷道1米,斜巷及其它巷道為0.6米。
⑦主運輸巷道通信、信號電纜應與動力電纜分掛在巷道兩側,如果受條件所限,必須敷設在同一側時,保證通信和信號電纜必須吊掛在最上方且高于動力電纜100mm以上,其次按電纜直徑從高到低依次吊掛,同一條線路電纜必須吊掛在同一層電纜鉤上。
⑧高、低壓動力電纜敷設在同一側時,高、低壓電纜之間的距離應大于100mm。高壓電纜與高壓電纜間距,低壓電纜與低壓電纜間距不得小于50mm。
⑨瓦斯管路不得與電纜吊掛在巷道同一側,不可與瓦斯管路交叉敷設;電纜與風筒交叉時至少有300mm以上距離。
⑩高壓接線盒必須用Φ12鍍鋅鏈吊掛平直,接線盒上蓋應正對煤柱第三排錨桿;接線盒兩測高壓電纜必須呈“W”形吊掛,接線盒兩側多余電纜必須平均分配到兩側吊掛;嚴禁將高壓電纜直接吊掛到頂板上。
2.2完善井下電氣“三大保護”
⑴井下電氣的過流保護、漏電保護、接地保護應完善,嚴禁將保護裝置甩掉不用。開關的保護值整定應嚴格按《煤礦井下低壓電網短路保護裝置的整定細則》進行計算、整定、校驗,保護裝置應定期進行檢查整定,對負荷變更的線路及時進行負荷及短路電流計算,確保供電電纜不超負荷運行。
⑵嚴格按照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煤礦礦井機電設備完好標準》的要求對礦井主要電氣設備定期進行檢查。對電纜接線盒,如遇過熱情況,要及時進行處理。
⑶建議相關科研機構,繼續對快速斷電安全技術進行研究,并盡快在礦山推廣應用。
3.結論
煤礦井下電纜發生火災對人們生命健康造成的傷害極大也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電纜問題日漸突出,所以煤礦開采企業和監督管理部門要足夠的重視,加強科學管理積極防范。本文從引發電纜事故的原因入手,提出電纜事故的防范措施。有效降低電纜火災造成的危害。
參考文獻:
[1]盧建. 煤礦用電纜火災致因及其防范[J]. 煤礦安全,2016,47(05):248-250.
[2]陳杰. 對煤礦用電纜火災事故的思考[J]. 煤礦安全,2011,42(02):133-134.
[3]任慧,孫繼平,劉曉陽. 礦用電纜火災圖像識別方法[J].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07(01):85-88.
[4]曹時榮,奚宏. 煤礦井下電纜火災事故及其預防[J]. 煤礦機電,1995(04):6-7+30.
[5]任慧,孫繼平,蘭西柱. 礦用電纜溫度在線監測方法的研究[J]. 煤炭科學技術,2006(12):66-68.
作者簡介:
王格小(1959.10)性別:男 籍貫:內蒙古察右中旗 學歷:高中,畢業于察右中旗第一中學,職稱:無職稱 研究方向:煤炭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