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宇 鄭薇雯
摘 要:隨著公路事業發展水平地不斷提升,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作為公路工程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施工技術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公路工程的整體質量。為提高公路工程的質量,施工企業必須做好各項施工作業,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公路工程的整體質量。
關鍵詞:公路工程;瀝青路面;施工準備
1 公路瀝青路面病害原因及形式
1.1 瀝青路面裂縫
瀝青路面裂縫裂縫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形式:
(1)縱向裂縫,它多發生在路堤填方路段,與路線的走向成平行狀態。主要是因為路基填筑材料的壓實程度未達到相關標準,在外界荷載作用下出現不均勻沉降現象,產生裂縫。在接縫處的質量若達不到標準,可能會出現瀝青脫落問題,造成縱向裂縫。
(2)橫向裂縫,主要是因為瀝青材料的質量不滿足工程施工的要求,混凝土面層在外界溫度影響下所產生的收縮應力超過了混凝土材料的最大抗拉強度,導致橫向裂縫的出現。施工質量、水泥用量等因素也是半剛性基層出現橫向裂縫的原因。
1.2 車轍病害
車轍病害多發生在行車道上,導致瀝青路面的整體強度下降,還可能會誘發其他相關病害的出現。瀝青路面處于高溫環境時,勁度模量大幅降低,在車輛反復碾壓的作用下,導致路面出現粘塑性變形,經過長期的累積出現車轍病害。瀝青混合料的級配及配合比例也是造成車轍病害的重要因素。路面的高溫抗車轍能力離不開材料的嵌擠作用,因此要保證混合料的空隙率滿足要求。
1.3 泛油
泛油是指混合料層的內部和下部出現瀝青向上移動的現象,使過多的瀝青出現在表層部分。在大部分情況下,僅會在行車道上出現泛油病害。瀝青路面投入使用之后,在高溫季節經過車輛荷載的作用會提高路面結構的密實程度,就容易出現自由瀝青上移。在瀝青路面上出現泛油病害會導致摩擦系數及抗滑性降低,成為車輛行駛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瀝青用量過大是此類病害出現的主要原因。
2 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準備
2.1 施工材料準備
瀝青混合料中比例最大的為礦料,其主要作用為承載負荷。礦料的質量將對路面使用年限造成極大的影響,為此,必須嚴格遵循相關施工技術規范要求進行礦料的選擇。要求礦料應具有無塑性的特點,在0.075毫米以下的礦料其塑性指數必須控制在4以下。其中有害成分必須控制在1%以下,5%為其軟石最大含量。集料作為瀝青混合料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其堅固性、耐磨性必須與施工規定相符合。選取機制砂作為瀝青混合料的細集料,也可選取質量良好的天然砂作為瀝青中、下面層施工的材料。
為確保瀝青材料的質量,必須對現場瀝青混合料油石比誤差進行有效控制,一般范圍控制在—0.2%到+0.3%之間,—5%到+5%之間為現場瀝青混合料瀝青飽和度的偏差范圍。
2.2 施工機械準備
遵循工程量、施工規定等,在施工前進行機械設備數量、組合方式的確定。要求拌和、運輸等施工機械配置合理,確保施工能夠不間斷進行。保養、調試及試機作業應在施工前進行,同時遵循施工設計標準進行施工質量檢測儀器的配置,并指派質檢人員對其質量進行檢查,確保其精度符合施工要求。
2.3 其他準備
公路工程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前期,應做好施工準備工作,如設計圖紙、招標文件與合同規定等文件的了解與熟悉,該部分內容的負責人一般為技術人員與項目經理部。項目相關內容,如規模、瀝青混凝土用量等都可以通過分析比較以上文件得出,以此為施工計劃的合理確定提供了有利條件。同時,還可以對業主的想法進行充分了解,促使實施公路工程過程中能夠遵循合同辦事,對雙方利益進行有效維護。
3 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應用
3.1 混合料拌和
在拌和廠拌制瀝青混合料,為確保瀝青用量的準確性,應遵循配料單進料與拌制,并對各類材料、瀝青混合料加熱溫度進行嚴格控制,冷料倉數量必須符合配合比規定,集料、瀝青混合料取樣必須與現行試驗規程規定相符,在料堆頂部平臺進行集料卸料,通過推土機推平施工,根據相應順序由底部利用鏟運機進行豎直裝料,避免集料離析等情況的出現。拌和后應確保混合料具備均勻性、無花白、結團情況。
3.2 運輸
選用自卸車進行瀝青混合料的運輸,一般選用車輛噸位在12噸到15噸之間,在瀝青混合料運送過程中必須清洗干凈車廂,密封箱尾蓋,主要選用厚帆布對材料進行隔絕,確保其密封性,這樣可以避免熱度快速降低。保證攤鋪與碾壓瀝青混合料時,其溫度在設計規定范圍內。
3.3 攤鋪施工
攤鋪瀝青面層前,必須首先清理下承層,選取人工結合空壓機的方式。其次復測下承層平整度等相關指標,要求在規范合理范圍內有效控制其平整度,如出現凸出現象,需及時選取銑刨機械進行施工。為確保面層、基層間具有良好地粘結性,應將透層瀝青灑布到面層攤鋪的粒料類基層表面(攤鋪前4到8小時),用量為每平方1千克到1.2千克之間,如舊瀝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為基層形式,需在攤鋪面層前將一層粘層瀝青撒布到舊路面。
利用自動傾卸汽車向攤鋪機料斗卸料,螺旋攤鋪器伴隨攤鋪機在攤鋪帶上進行混合料均勻攤鋪,隨后通過振搗板與熨平板進行振實、整平施工。通過一側鋼絲繩在攤鋪機自動找平過程中對中、下層高程進行控制。混合料多層攤鋪施工中,必須錯開上下
3.4 碾壓施工
瀝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及密實度的確定離不開碾壓施工,初壓、復壓及終壓是整個碾壓過程中的三個階段。瀝青混凝土路面中空隙減少是初步碾壓施工的主要任務,在施工中確保工作面相對平整,也就是說具有良好的初壓質量,就可以避免熱量損失過快等情況的發生,同時可以為復壓施工提供便利,如確保溫度符合施工要求,進而取得最佳密實度。通常情況下初壓施工中都會選用追隨式碾壓,也就是緊隨攤鋪機進行勻速行駛的碾壓方式。施工過程中為避免停機痕跡過深,應盡量避免初壓光輪后退停機反向位置停在初壓表面,應退到復壓能夠施工到的位置。復壓施工中,為達到施工設計密實度,通常需要4到6遍,同時必須確保碾壓順序和穩壓順序相同。在復壓施工中壓路機前行與后退標準為不能超過光輪穩壓表面,盡可能做好距離穩壓表面最前端2到3米。這樣有利于車轍痕跡修復。溫度控制是復壓施工的重點內容,通常情況下,將其溫度控制在130攝氏度。終壓的作用主要是整理,也就是進行輪跡消除。復壓結束后應及時進行終壓施工,一般選用的機械為雙輪鋼筒式壓路機與關閉振動的振動壓路機進行1到2遍靜壓,碾壓速度應控制在每小時3到6千米,應確保終壓施工中其溫度應控制在70攝氏度以上,確保路面沒有輪痕停止施工。
3.5 接縫處理
接縫緊密、連接平順為瀝青路面施工的要求,以此確保接縫離析現象的出現。在縱向鄰近鋪幅成型后,應進行冷縱向接縫施工。沿縱縫選取鋼輪壓路機進行施工,接縫施工檢查時可選取3米直尺,以此保證平整度與施工規定相符。
3.6 養護
在碾壓施工完成后,應進行灑水作業,確保養生時間在7天以上,整個期間應始終處于濕潤狀態,封閉交通,避免車輛通行對路面造成嚴重危害。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瀝青混凝土路面由于平整性良好、剛度大,在公路工程建設施工的過程中,在公路工程建設施工的過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投入運營之后容易出現一系列的路面病害,降低公路工程的使用性能。因此需要根據公路工程的具體情況,從各個施工環節加強對于路面病害的預防,盡量減少在施工中存在的質量問題,提高路面的行車舒適度,延長公路工程使用年限。
參考文獻
[1]劉海林;;淺談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術[J];山西建筑;2010年17期
[2]于輝;王淑杰;;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接縫處理[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