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族音樂學(Ethnomusicology)又稱音樂人類學,是音樂學的一個下分支學科,也是80年代所產生的一個新興學科。民族音樂學與人類學 、社會學、史學、民俗學、美學等學科相互交織,在音樂學中占有重要地位。民族音樂學以實地考察為基本的研究方法。研究的是文視野下活態存在的事物即文化中的音樂。民族音樂學區別于音樂學中的曲式學、和聲學、美學、中國音樂史等方向,且在音樂學史上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關鍵詞:音樂學、民族音樂學、理論學科
一 、民族音樂學的定義
(一)民族音樂學的興起
本世紀80年代初,當民族音樂學這門年輕的音樂理論學科即將被中國音樂學家們普遍確認的時候,在音樂理論界曾展開過一場關于什么是民族音樂學的學科界定討論,這場理論爭辯的結果并未在認識和界定上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見,但那些致力于研究中國各民族傳統音樂的音樂理論工作者們,除了廣泛地接觸了國外學者關于民族音樂學學科建設的理論闡釋外,還在自己原有“民族民間音樂研究”和“音樂史學研究”成果積累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各民族傳統音樂實踐,各自在不同領域和不同范圍內進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和具有現實意義的科學探討,其成果令人矚目,這就為撰寫民族音樂學概論打下了基礎。
(二)民族音樂學的定義
伍國棟在其著作《民族音樂學》中對“民族音樂學”的定義是這樣的:“民族音樂學,是音樂學下屬的一門研究世界諸民族傳統音樂及其發展類型的理論學科,議案也考察時期獲得研究材料來源的基本方式。丫的主要特征是,將所考察和研究的音樂對象,視為一種音樂事象,倡導將某一民族現存的傳統音樂及其發展類型,置入該民族特定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之中,通過對該民族成員(個體或群體)如何根據自身文化傳統,去構建、使用、傳播和發展這些音樂類型的考察和研究,闡述其有關音樂類型的基本形態特征、生存變異規律和民族文化特質”。
二、民族音樂學在音樂學科中的重要性
(一)民族音樂學的特殊地位
民族音樂學作為一個新興的學科,它將一個新的養料注入到音樂學科之中。傳統的音樂學科不管是中國音樂史、西方音樂史、音樂考古學、作曲理論研究、曲式分析等都是從音樂本體的角度入手研究,且研究的是歷史上或者既已存在許久的事物。中西方音樂史學研究的是歷史存在的音樂事物及其人物,將視角放在了已經不復存在的歷史之中。音樂考古學除了研究的是歷史的事物之外,其研究備受局限,只有在有相關的音樂古物挖掘出土之后,才有其研究的具體事物。作曲理論、和聲學或者是曲式分析學則是將研究視角完全放入音樂本體的研究,缺乏文化的底蘊。
(二)民族音樂學的研究對象決定了其地位的重要性
民族音樂學的研究,不僅是將研究事物的歷史、地理、人文、語言、經濟等大輪廓研究細致,更是將研究事物的具體細節如存在原因、環境、發生流程等研究細致,使各個學科不再只局限在音樂、音樂本體的分析與研究之上,而是在研究之中加入文化背景的解讀,開闊了音樂學科研究新的領域與方向。單純的音樂本體分析,不禁看似單調,而且無法完整真切的闡明音樂事物。沒有背景的音樂本體分析,只能是空洞乏味的且不具有強烈的說服力。而民族音樂學的進入無疑是豐富了學科內容、加入了學科的血肉,也為音樂學科的發展增磚添瓦。
民族音樂學之所以在音樂學史上有那么重要的地位,跟他所研究的對象,有很大的關系。我們縱觀眾多研究民族音樂的人,他們對于民族音樂有著自己獨特的看法,正是這些獨特的看法,讓民族音樂在音樂學史上才顯得尤為重要。梅里亞姆在他的《民族音樂學的研究》中認為,“民族音樂學的目的和著眼點與其他學科的目的和著眼點并沒有什么明顯不同”,“它的特殊之處就是使用的特殊的方法,尤其在認為有必要使人類學與音樂學這兩類資料相結合這一點上”,并強調“民族音樂學通常是由音樂和民族學這兩個不同的部分組成,可以認為它的主要任務并不是強調任何一方,而是采用雙方都考慮進去這種特征性的方法,使其融為一體”,提出“對文化中的音樂的研究”。有人便據此認為民族音樂學就是研究所有的音樂文化,可以替代音樂學成為一個沒有邊緣的音樂學科。筆者認為這是不正確的。
涅特爾在《什么叫民族音樂學》中對民族音樂學的研究對象進行了分類,他認為這門學科“主要探討三類音樂,第一類有關無文字社會的音樂(musicofnonliterate),第二類亞洲及非洲北部文化中的種種音樂,即中國、日本、爪哇、巴厘島、西南亞、印度、伊朗以及阿拉伯語系諸國家(和地區)的音樂文化,第三類是民俗音樂(folkmusic)可定義為,在上述亞洲高級文化和西方文明中,以口述方式來傳承的音樂。”
綜上所述,我們首先可以認定民族音樂學作為一門學科是非常重要的,也正如梅里亞姆所強調的“民族音樂學通常是由音樂和民族學這兩個不同的部分組成,可以認為它的主要任務并不是強調任何一方,而是采用雙方都考慮進去這種特征性的方法,使其融為一體”。所以,要用文化的視角、人類學的方法來研究民族音樂學,用文化視野、全球視野進行民族音樂學的研究,民族音樂學有其特殊的研究方法,這些認識都是正確的,也正是由于民族音樂學有這樣的特殊的方法,才定義了它的研究領域和對象,即適合用這些方法去研究的對象和領域。才使它更加重要。
參考文獻:
[1].伍國棟.民族音樂學概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曹本治.思想~行為:儀式中音聲的研究[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8.
[3].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編.民族音樂概論[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64.
[4].鄧光華.中國民族民間音樂[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梅里亞姆.音樂人類學[M].人民音樂出版社,2010.
[6].劉正維.民族民間音樂概論[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
盧陽(1990-),女,漢族,山東省聊城市人,講師,藝術碩士,單位:聊城大學音樂學院音樂專業,研究方向:鋼琴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