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瑞麗
摘 要: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發展非煤產業成為山西省今后經濟發展的重點。而非煤產業的第一大產業就是文化旅游業。永濟市是晉南地區一座縣級旅游城市,集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為一身,因此永濟市的目標是打造獨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永濟市文化旅游產業正處在發展的關鍵階段,如何實現傳統旅游業向現代旅游業轉型,把文化和旅游有效融合起來,是必須破解的難題。
關鍵詞:文化 旅游 融合 發展
一、永濟市發展文化旅游業具備的優勢
永濟位于山西省西南端,晉秦豫三省交界處“黃河金三角”區域中心,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中華民族最早的發祥地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歷史文化,造就了永濟奇特的風景名勝和文物古跡,形成獨具特色的“黃河”文化旅游區。永濟發展文化旅游產業有以下優勢:
(一)區位優勢
在共和國版圖上,永濟就位于黃河中游的拐彎處,黃河母親對永濟形成了一種圍抱、一種呵護。黃河、洛河、渭河三大河流在這里交匯;中部、華北、西北三個區域在這里交融;晉、秦、豫三省在這里交界;西安、洛陽、晉南三大旅游圈在這里交織。
(二)交通優勢
永濟地處交通樞紐。設有客運站的南同蒲鐵路橫貫東西,橫穿我市的運風高速公路與西潼高速、大運高速、運三高速相通,距運城50公里,距西安180公里、距洛陽260公里。運城關公機場開通至北京、上海、廣州等多個城市航班。2014年7月1日大西高鐵南段太原至西安開通運營,大西高鐵路線穿越我市并設有一個客運站。
(三)資源優勢
從炎黃開世道以后的歷朝各代,永濟幾乎都有各具特色和游覽價值的文化遺產留世,現存的文化遺址、山川名勝多迭140余處,總面積300平方公里。
(四)集聚優勢
在西部古蒲州歷史文化圈不到10公里就串聯了鸛雀樓、普救寺、鐵牛、蒲州古城、萬固寺、楊貴妃故里等六大人文景觀。在東部山水休閑旅游圈不足18公里就串聯了五老峰、王官峪、閻敬別墅、雪花山、神潭大峽谷水域口等六大自然人文景觀。以自然風光為主的東城旅游線和以人文景觀為主的西城旅游線,給游客帶來極大的方便,可實現一日游多個景點。
(五)人文優勢
永濟歷代明賢輩出,人文薈萃。唐代多詩人,只一本《唐才子傳》就羅列出15為之多,諸如王維、柳宗元、盧綸、楊巨源、聶夷中、司空圖等等;宋代多畫家,王拙、王居正、馬遠等丹青國手在我國歷史畫壇上占據著重要一席;明代多官員,如嘉靖年間任兵部尚書,太子太師的楊博明朝后期杰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兵部尚書王崇古,首輔張四維、韓爌等。
二、永濟市文化旅游發展現狀的不足
(一)永濟目前旅游業的經濟效益主要依靠自然風景區
永濟市的旅游收入僅僅停留在門票收入上,主要是集中于五老峰、神潭大峽谷和雪花山幾個自然景區的入門門票上。旅游發展必須注重人文文化、自然風光的相互融合,不僅僅是為了旅游而建設旅游。
(二)自然景區的同化現象嚴重
五老峰與雪花山都有滑雪場,雪花山的風景區開發模式與神潭大峽谷有很多相同之處,兩者都有野生戶外訓練營地,都有水上樂園等等,雷同現象嚴重,沒有競爭力。這一現象與晉商大院雷同現象很相似,應該予以重視和解決。
(三)沒有完全實現現代化旅游業經營模式
不是所有的景區都有網上購票渠道,咨詢渠道以及人工服務等等,沒有充分運用“互聯網+”的模式進行運營。對于現代新科技技術使用不足,例如對VR技術的使用。
(四) 很多景區不重視市場營銷
五老峰是國家AAAA級景區,但其知名度已被后來居上的神潭大峽谷趕超,來自山西、河南的游客紛紛走進神潭大峽谷,因為該景區注重宣傳,注重品牌營銷,知名度比較大,所以其他景區應該向神潭大峽谷學習營銷策劃和拓展市場。
(五)區域文化旅游品牌建設有待統一
永濟地區整個文化旅游產業的基礎比較薄弱,整個旅游的過程都在統一區域內完成,因此,只要在區域內的文化旅游產業都可以享有已建設品牌所帶來的好處。但是品牌的建設需要資金投入,并且要維護一定的質量標準,有部分小的旅游產業缺乏積極性,這樣容易影響到優勢品牌的產業,雖然都需要利用品牌,但是造成無人維護、建設和投入的狀態,影響到整個文化旅游產業的品牌建設。
(六)文化旅游產品開發形式單調,品牌建設文化內涵發掘不夠
永濟市雖然以其自然景觀五老峰、神潭大峽谷等為人和廣大游客所熟知,但實際上永濟市更有豐富的人文景觀資源。但旅游產品沒有參與性,對于文化的內涵挖掘不夠,這種開發理念與開發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代游客對文化的探尋需求,從而影響到整個區域品牌建設的文化內涵。
三、發展永濟市文化旅游的建議
(一) 轉變經營理念 靠特色與內涵樹立品牌
永濟市文化旅游產品的開發過程較為粗糙,這樣設計開發出來的旅游產品所建設的品牌,往往存在著缺陷,其品牌往往缺乏特色與內涵,容易被模仿,很難樹立特色品牌,品牌的生命周期較短。因此,文化旅游產業必須從長遠出發,做好自己的市場定位,從深層次挖掘旅游品牌的潛力,充分挖掘內涵,突出特色,提高科技含量,使得其他競爭者難以仿冒。與此同時,文化旅游產業還應重視產品的開發,形成自己的品牌優勢。
(二) 借助“互聯網+”,重視市場推廣和品牌營銷
做好品牌營銷和推廣,提高知名度,拓展市場。不僅要在傳統的報紙、廣播、電視媒體上做宣傳,更要利用微信、微博以及手機APP,在新媒體上加大宣傳力度,拓展市場,讓更多的人知道永濟,了解永濟,來永濟游玩。做好永濟旅游網站運營,實現網絡售票。運用大數據分析經濟效益,提高經濟收入等等。
(三) 延伸產業鏈
提高文化旅游品牌的增加值。舉辦文化旅游節,讓游客親身感受永濟的歷史文化,風俗習慣,定期舉辦攝影展和攝影大賽,制作旅游紀念品,繼續舉辦美食節,提高特色小吃的質量,推出永濟特色的農副產品等等,延伸產業鏈,提高品牌的增加值。
(四)大力發展交通
永濟在交通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借助大西高鐵,發展高鐵一日游、兩日游計劃,把永濟周邊市場拓展開來,進而開拓更大的市場。
(五)培養旅游業服務人才,提高服務行業的服務水平
對旅游行業從業人員素質培訓和業務培訓。在行業內舉辦服務員、廚師技術比武大賽。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針對市場需求進行培訓。進一步加強企業管理,營造學習氛圍,提升企業整體素質。對員工進行文化素養、職業道德、行為規范、服務意識等綜合素質的全面考核。為文化旅游業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文麗,劉繼生.赤峰市旅游市場定位與營銷策略研究[J].人文地理,2003,18(2):65-67.
[2]吳必虎.區域旅游規劃管理[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1.
[3]郭英之. 中國旅游溫點地區旅游市場營銷的可持續發展戰略[J].人文地理,2003,18(1):6-9
[4]魏小安.在永濟考察時作專題學術報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