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冠男 史曉桐
摘 要:我國作為農業大國,糧食加工產業在我國占有著重要地位,但近年來,由于全世界的科學技術水平逐年提高,我國的糧食加工產業也受到了很多硬性條件的限制,在糧食加工過程中很多問題也隨之暴露出來。首先做主要的問題就是我國的糧食加工設備比較落后,與世界一流水平相差較大,另外,剛剛興起的中小型企業運營也比較困難,造成企業之間發展懸殊,而我國自身也缺少相關的推進措施,造成我國糧食加工產業的地域性發展不協調,只有將這些問題解決,我國的糧食加工產業才能得到發展。
關鍵詞:糧食;加工產業;長期發展
引言:糧食加工產業化是現階段發展我國農業的重要步驟,隨著近年來的城市化發展,我國的人均耕地面積逐漸減少,與此同時,糧食產量由于受到了氣候條件,地理位置的變化而逐年減少,因此,解決糧食加工產業化發展中所出現的問題這不只是一種經濟發展,更能調節我國現在人口與糧食之間的矛盾,解決現階段我國的糧食緊缺問題。但在此過程中,企業自身,國家及政府都應認識到自己所處的位置與作用,積極的發揮自身優勢,帶動產業發展。
1.我國糧食加工產業化中出現的問題
1.1糧食加工設備落后
雖然,現在我國的糧食加工產業得到了很大的氣色,在糧食生產、運輸、加工的步驟方面也都得到了提升,但與國外一些大規模的糧食加工企業相比,我國還缺少設備的支持,例如在國外一些國家,在播種、施肥、殺蟲、收割、運輸等環節中都已經投放無人機以此來代替人力,通過機械化的投入來提高糧食生產的效率,例如在收割糧食的過程中,美國會采用拖拉機收割,無人機監督,科技人員進行后臺操作,這樣機器一天的糧食收割量幾乎是人力的十倍,這樣不僅提高了糧食加工的效率,還減少了在雇傭方面的投入。但在我國這種情況出現的情況很少,即使是大型加工企業也不會在機械方面有較大的投入,因為我國的糧食加工產業的發展觀念還停留在傳統發展模式中,即主要利用人力來解決生產中的投入,雖然人力比較好控制,資金投入也比較少,但不得不說這是一種比較落后的發展理念,這種傳統工作理念也是造成我國加工問題的主要原因。
1.2糧食加工企業經濟實力差距懸殊
我國的糧食加工企業數量不在少數,但在質量上,發展較早的大型企業與剛剛起步的中小型企業之間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一方面,大型企業已經在糧食加工這一領域站穩了腳跟,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在設備、人力方面的資金投入比較多,糧食生產企業也會有合作的欲望,以此來得到穩定的收入、效益。另一方面,剛剛起步的中小型企業在糧食加工領域的信譽和聲譽還沒有建立起來,一些生產企業為了避免這類問題也會選擇一些有威望的大型企業,這就導致了大型企業的合作伙伴數量龐大,常年有糧食投入,而小型企業卻找不到糧食供補商,設備停產、空置,最終由于資金周轉不周而不得已停產、倒閉,這也就導致兩者的經濟發展嚴重不均。
1.3我國缺少相應管理政策
盡管在糧食企業自身上問題很大,但與此同時,我國的管理政策方面也有很大的疏漏。在國外一些地區,由于氣候條件,地形條件的差異,地域不同造成了糧食產量的不同,國家會制定一些糧食補寄計劃,將糧食大量的轉運到糧食生產量少的地區。而在我國,一些生產地區由于氣候適宜,地勢平坦,土地肥沃,一年可以種植三次農作物,但另外一些地區,由于四季分明,一年只能播種一次,糧食是糧食加工產業的基礎與支撐,一個生產鏈如果缺少了糧食,即使有多么發達的技術與設備都無法進行正常的加工工作,但我國并沒有因此而建立一些特殊的糧食補寄政策,改善這種消極的發展狀況,這也就造成了地域性的糧食加工產業的發展不均衡。
2.針對糧食加工產業發展問題的對策
2.1加大對生產設備的投入
在糧食加工設備方面,企業一定要有長遠的發展眼光,了解世界糧食產業的發展動態,要適時的減少人力投入,增加機械投入。例如在糧食收割過程中,可以參考美國的無人機收割技術,利用遙控收割機與遠程操控無人機實現機械式收割,即利用技術人員操控收割機確定收割機收割糧食的區域,然后利用無人機的前置攝像頭監督收割機的位置及工作進行狀況,實現全機械化收割,在收割后,也可以采用機械化運輸,使收割工作與運輸工作無縫對接,直接講糧食運輸到指定的加工產業鏈,這樣不只能提高加工效率,還能保證糧食的新鮮度。但由于一些發達設備的專利問題,我國可能在引進設備方面存在問題,但對于另一些已經達成協議的設備,糧食加工產業可以適當的增加機器數量,對于有爭議的設備,我國一方面要努力的與專利所屬者進行協商,另一方面可以自己研究,研發相似的科技設備,縮小我國與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這樣才能帶動糧食加工產業的整體發展。
2.2鼓勵大中小型企業的合作
對于大中小型企業發展不均和這一問題,首先各企業要發現自己身上的不足,大型企業要適當的給予剛剛起步的企業一些發展空間與發展資源,同時中小型企業也不能盲目的參考大型企業的發展案例,一定要為根據自己企業所處的發展環境與競爭對手的實力為自身企業量身制造一個可取的發展方案,因為很多剛剛起步的小型企業為了在糧食生產這一領域得到肯定,而去復制成功企業的成功之道,但兩者所處的年代不同,國家的制度也得到了調整,如果盲目的跟隨,只會使自己在眾多發展企業中失去了方向,最終產生嚴重的后果。另外,大型企業也要起到領域帶頭人的作用,不能為了利益而去搶占小型企業的發展資源,相反的,大型企業應該積極的引領小型企業,在糧食生產方面給他們一些合理的建議,如果條件允許,大型企業也可以與小型企業合作,利用“一帶一”模式,將大型企業的管理人才適當的調到小型企業中,調整小型企業的發展模式,整體提高我國的糧食加工產業。
2.3國家制定一系列的惠民政策
在我國糧食加工產業發展過程中,國家及政府一定要認識到自己所處的重要位置,其不只起到了調整的作用,還起到了主導的作用,因為大部分的糧食加工產業都是以國家下達的通知與政策為標準來制定企業發展規劃的。國家也要認識到這一重要性,在地區的糧食加工產業進行發展時要進行合理的調整,比如在東北平原地區,由于氣候因素,一年糧食只能種植一次,但在淮河以南,或是氣候較為適宜的江南地區,糧食生產量就大大高于東北地區,但另一方面,東北地區的地形,人力比較適合建立相應的糧食加工車間,因此,國家要做好相應的調整,可以在江南地區與東北地區之間建立一條特殊的糧食運輸鐵路,專門運輸用于加工生產的糧食,這樣不只能調整糧食加工產業的資金投入,還能是南北區域的經濟差異得到改善,對國內外糧食加工現狀及發展趨勢做好預估與調整,改善相互不協調、不統一的現狀,有利于各地區優劣互補、統籌規劃、共同發展。
結語
我國作為人口大國,糧食生產是我國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現如今,只有調整糧食企業的發展狀態,積極解決我國在糧食加工產業化方面面臨的問題,我國的現狀才能得到改善。首先,企業要有長遠的發展眼光,加大對科技設備的資金投入;大中小型企業也要調整自身發展方案,大型企業要起到帶頭作用,拉動糧食加工領域的整體發展水平;最后,國家要在糧食加工產業化中產生積極作用,制訂相應的優惠政策,鼓勵企業生產、發展。
參考文獻:
[1]聞海燕.構建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研究[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1
[2]趙靜.企業采購物流成本降低問題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