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亞旗
摘 要:2016年5月1日起,我國全面實施"營改增"政策,提高了增值稅在企業主體核算中的地位。對于小企業而言,應該積極轉變思路,創新會計核算方法,從而降低納稅負擔,促進經濟效益的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營改增"對小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然后闡述了小企業會計核算的應對策略,以供參考。關鍵詞:營改增;小企業;會計核算;應對策略引言新的經濟常態下,我國實行“營改增”的意義如下:一是和國際稅制接軌,通過避免重復征稅,來加快工商制造業的發展步伐,有利于外貿出口,提升國民經濟水平。二是營業稅稅收體制不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隨著小企業數量的增多,暴露出營業稅的諸多缺點。相比之下,增值稅提高了稅收的合理性、公平性,有利于促進稅制改革工作穩步進行。三是對于稅務部門而言,“營改增”簡化了稅收流程,顯著降低了工作量,有利于稅務工作的高效開展。以下結合工作實踐,探討了“營改增”對小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及相關應對措施。1.“營改增”對小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1.1 對營業收入的影響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小企業的缺點是競爭壓力大、利潤空間小,優勢是經營方式靈活,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營改增”的實施,小企業通過增值稅抵扣、納稅全覆蓋,可以降低納稅負擔,從而增強綜合競爭力。在營業收入的確認上,價內稅變成價外稅,企業的真實收入提高;物資采購期間可以抵扣進項稅額,從而降低成本,實際利潤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增強。此外,會計核算過程中,小企業針對含稅收入進行分析剝離,保證收入、成本數據的真實性,能為企業發展提供數據支持,提高成本核算的準確性。1.2 對納稅范圍的影響以往小企業繳納營業稅時,固定資產購買、營業稅勞務無法抵扣,因此會形成征稅問題,企業在業擴的同時,納稅范圍也在擴大,不利于自身的經營發展[1]。“營改增”實施后,針對征稅范圍進行調整和優化,通過征收企業增值稅,避免了重復征稅現象。如此一來,稅率、核算方法等相應改變。小企業必須重新界定納稅范圍,保證納稅的合法性、合理性。1.3 對稅負核算的影響“營改增”實施后,稅務核算成為小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一個重點,在稅種轉化的影響下,涉稅工作量增加,對于涉稅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對此,小企業必須合理安排涉稅事務,物資采購時對進項稅額進行抵扣,銷售期間做好銷項稅額票務工作;還要對稅務數據進行記錄分析,制定滿足企業實際情況的稅收策略;充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以此減輕稅負壓力。1.4 對合同簽約的影響合同簽約時,雙方要約定增值稅的價稅分離,本來增值稅屬于價外稅,要求稅款和價款分離;如果不約定,會導致增值稅的轉嫁不順利,致使雙方產生法律糾紛。“營改增”后,多數納稅人均是一般納稅人,可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部分增值稅進項稅額用來抵扣銷項稅額,其余價款才是交易成本費用。因此,簽訂合同時,要分析服務對方的身份,屬于一般納稅人還是小規模納稅人[2]。1.5 對會計控制的影響“營改增”的實施,突出了小企業會計工作的重要性,尤其對票務管理的內控執行力度更加嚴格。隨著價內稅轉變為價外稅,小企業會計人員必須熟練掌握扣除原則,只有和正規企業合作,才能確保發票的合法性。會計核算、發票流轉過程中,要遵循及時性、一致性的原則,提高會計信息的時效性。此外,稅務機關從地稅變為國稅,營業稅發票變為增值稅發票,企業只有做好會計控制工作,才能有效獲取抵扣進項發票,維護企業的合法利益。2.“營改增”后小企業會計核算的應對策略2.1 規范會計核算方法以“營改增”為代表的稅制改革,顯著影響小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舉例來說:征收營業稅時,利用營業額和稅率的乘積,即可得到納稅額;征收增值稅時,利用差額征稅法,在會計核算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對于小企業而言,必須具備完整的抵扣鏈條,才能避免重復征稅。在具體做法上,小企業應該掌握稅收政策的變化,分析自身發展特點和需求,從調整會計核算方案、劃分納稅等級、增值稅數額匹配等方面入手。隨著經濟業務的開展,要保證開票、入賬、抵扣等環節有序進行,提高會計核算的規范性;充分利用財務數據信息,促進會計控制水平的提高。2.2 做好會計內控工作隨著“營改增”的實施,小企業應該加強會計內控工作,科學處理涉稅業務,結合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對增值稅抵扣鏈條進一步完善,從開票、報銷、審核、認證等方面加強把控。在會計信息的核算上,應該利用審計分析程序,深入分析收入和銷項稅、成本和進項稅的關系,優化稅務處理流程,樹立內控思維。此外,會計人員還要增強風險意識,深入解讀各項稅收政策,及時識別稅務風險,利用內部審計、預算控制等手段,提高稅務核算的規范性,避免造成企業的經濟損失。2.3 增強稅負業務能力其一,適應稅收環境。面對“營改增”的實施,小企業應該適應新的稅收環境,一方面根據不同稅率制定納稅方案,結合納稅比率、經營種類確定增值稅率,以緩解稅收壓力;另一方面要參考增值稅數額進行抵扣,如果經營狀況良好,可以增加原料購買數量,適當擴大增值稅額。其二,開展納稅籌劃。小企業面對的供應商不同,增值稅也就不同,在材料的購買、運輸上均會產生增值稅[4]。對此,企業應該進行納稅籌劃,在經濟活動中注意降低成本,及時制定納稅籌劃方案,從而降低企業的稅收負擔。其三,小企業會計人員要和稅務機關管理人員加強溝通,提高對“營改增”政策的理解,增強實際操作能力,充分利用優惠政策,提高會計管理水平。2.4 涉稅人員專業培訓“營改增”政策在小企業內部的實施,其落腳點是稅務崗位人員,這些人員的思想素質,影響稅務工作的效果和質量。對此,小企業應該結合稅收政策的要求,定期組織員工進行培訓,可以邀請會計和稅務管理專家開展座談會,針對“營改增”進行深入講解;結合工作實踐經驗,不斷提高涉稅人員的專業能力。還要協調涉稅部門之間的關系,將會計核算和決策相結合,構建一支高素質、高能力的稅負管理團隊。2.5 加強合同履約管理小企業在合同管理上,不論是合同的擬定,還是合同的簽約,均要加強風險防控意識,實現精細化管理的目標[5]。其中,管理重點包括價稅分離、納稅身份等,既要審查資格,又要主動提供企業名稱、聯系方式、信用代碼、銀行賬戶等信息,為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開具提供有利條件,避免形成法律糾紛。此外,在結算票據上,要明確是普通發票還是專用發票,根據稅率高低、能否抵扣,對報價的合理性進行評價,真正做到節約成本、降低稅負的目標。3.結語綜上所述,“營改增”是我國稅制改革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小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帶來的影響包括營業收入、納稅范圍、稅負核算、合同簽約、會計控制五個方面。對此,企業應該規范會計核算方法、做好會計內控工作、增強稅負業務能力、涉稅人員專業培訓、加強合同履約管理,促進小企業可持續發展。參考文獻:[1] 寧會珍,楊偉偉.論“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的財務影響——基于對CS公司財務數據的測算[J].商業會計,2017,(1):63-65. [2] 阿日古娜.試分析“營改增”對小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時代金融(下旬),2016,(9):99,104.[3] 阿日古娜.四大行業“營改增”政策解析與企業應對[J].財務與會計,2016,(14):12-12.[4] 葉治斌.后“營改增”時代小微企業稅務會計處理探析[J].商業會計,2017,(11):21-23.[5] 沈慧."營改增"對小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7,(12):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