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虎
摘 要:近年來,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影響,施工企業的兩極分化趨勢逐步加快,以十九大建設美麗中國為標志,建筑行業將迎來變革發展的新紀元,而身處其中的施工企業,只有以精細管理為核心,加快培育核心競爭力,深化項目管理、成本管理、風險管理和績效管理,才能迅速把企業推動到更高的發展層次上去,在市場深度洗牌中發展壯大。關鍵詞:精細管理;施工企業;項目管理 “定責任 定方案 定考核”深化項目管理“把項目部作為模擬利潤中心實施一級管控”是目前行之有效的項目管理模式,此模式在增強本部集中管控方面有著較大優勢,但是項目部責任主體地位不明顯,對項目管理人員的激勵作用有限,越來越多的施工企業推行項目管理目標責任制考核辦法,確定項目履約要達到的目標,從工程一開始就為項目部“定責任”。在責任制落實過程中,對照標化手冊,對項目部的運行情況進行實時監測、分析,對監測到的問題、風險或潛在風險及時制訂相應管理措施或解決辦法,在工程推進全過程中指導項目部“定方案”。從某種程度上說,項目管理目標責任制是企業、項目部向對方的一種承諾。項目部通過進度、質量、技術、安全生產、采購、資金等管理為企業創造效益,企業按照約定和決策程序兌現報酬、獎勵,反之則予以相應處罰,雙方責權利關系在“定考核”中得到充分體現,這就從根本上增強了項目部管理人員的責任主體意識和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歸根到底,就是要變單一施工拉動為投資、海外等多核驅動,激發每個項目部的責任主體地位,增強系統內生增長動力。另外,對于集團型的施工企業,除了加強項目管理,還要加強適應性組織建設,加強總部和區域經營建設,加強執行力和企業文化建設,革除管理粗放弊端,以管理創新對沖規模擴張與資源不足的矛盾。“抓計劃 抓創新 抓條目”完善成本管控 近幾年,在市場大環境整體下行的大背景下,為將成本費用控制好,施工企業的員工首先要從思想上牢固樹立成本意識和節約意識,并在此基礎上抓好以下三項工作:一是狠抓計劃管理,強化施工組織設計編制及進度管理。《施工組織設計》是工程推進的綱領性文件,為提高施組的科學性、計劃性、實操性和嚴肅性,要專門制訂施工組織設計編制辦法和審查批準管理辦法,嚴格編制、審核和執行流程,加大對相關責任人的問責力度。二是推動工藝創新與改進,提高施工效益,降低施工成本。工藝創新對降低成本的作用是巨大且顯而易見的,比如不少企業在沿海圍海造陸中采用的“超軟淤泥質土無砂墊層軟基處理技術”,對成本的降低是革命性的。在持續深化企業新的技術先發優勢和比較優勢的同時有效降低成本。三是從提高標后預算的質量入手,著手建立成本管理的長效機制。將成本的測算、控制、核算分析作為項目管理的核心,細化成本清單條目,分清項目投標成本、責任目標成本、計劃成本和實際成本,加強項目成本的全過程控制和分析。凡是對項目成本造成影響的,均納入成本分析范圍。“預測 預警 預案”防范企業風險風險是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的必然產物,風險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及時發現風險并將其控制在企業可以承受的范圍以內,企業今年的風險管控工作將重點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強風險預測。從招投標開始即組織相關部門對招標文件進行科學評審,對項目風險、現金流狀況、項目要達到的目標進行預測,制訂相應對策措施,以確保項目順利實施。比如為防范應收賬款風險,企業特別要求在工程合同中約定結算時間、審計時間、審計方式、工程款逾期罰款等內容。二是建立預警機制。任何事情都有底線,突破了底線就意味著風險,從這個角度講,各職能部門對底線的堅守過程其實就是風險預警機制發揮作用的過程。越來越多施工企業的法律事務部把主要精力轉移到項目合同管理和證據管理上來,把事后法律訴訟轉移到事前法務防范和事中監督控制上來,認真分析每個項目的合同履約風險并向項目部下達《法律建議書》。三是完善應急預案。信息時代下,風險如果處置不當極易演變為危機,情況嚴重的還會威脅到企業生存。在下行壓力下,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合同履約風險、安全風險、資金風險等應急預案,加大應急演練力度,加強危機公關知識學習與培訓,穩步提高企業應對突發事件的反應速度和處理能力。“對標 對表 對照”打造卓越績效近年來,很多施工企業企業開始導入卓越績效模式,并將該模式的導入作為企業開展管理提升活動的主要路徑。在此過程中,不少企業成功借鑒“對標、對表、對照”三對管理方法,進一步提高管理成熟度。所謂對標管理,即是對照標桿找差距,找出總體工作的目標和努力方向;所謂對表管理,即是對照表單抓落實,將標準或制度轉化為表單,使員工依照表單落實并執行;所謂對照管理,即是對照標準或制度提問題、抓細節、糾偏差。通過對標、對表、對照“三對”管理方法,企業應對現有管理流程、標準進行全面分析,最后確定專項管理提升領域,明確歸口管理部門和責任人。經過不懈努力,才能形成“學管理、重提升、對標桿、爭卓越”的良好氛圍,產生管理不斷提升與工作持續改進的雙重效益,才能隨時發現和糾正管理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使各專業管理邁上新臺階。在同質化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環境下,管理日益成為影響施工企業發展的決定性要素,只有對照標桿企業的管理經驗和做法,深挖自身的優勢與潛能,大膽求索,持續提升,才能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積蓄更多正能量。精細管理對任何企業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施工企業的轉型與升級之路必將充滿坎坷,充滿未知,需要堅韌的毅力、持續的努力,相信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精細管理在施工企業一定能夠落地生根。參考文獻:[1]劉起濤.《全面深化改革 打造五商中交 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N].交通建設報,2014-1-22(2-3)[2]陳江勇.《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影響因素研究——基于“政、企、銀”的評價差異分析視角》[J].《企業管理》,2012第3期,(34-35)[3]張振民.《中交集團疏浚板塊核心競爭力構建研究》[D].天津大學,20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