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楠
摘 要:現階段,我國實行的司法制度主要是由建國初期確定的人民司法理念以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劇本原則而形成的,司法制度在建國后期的憲法中未得到規定。因此,司法制度仍是執政黨政策調整的范圍,其主要是由審判組織體制、檢察組織體制以及黨政委法委對政法工作的領導機制。基于此,文章闡述了完善司法管理體制和司法權力運行機制的意義,分析了我國司法管理體制的現狀,并總結了完善司法管理體制和司法權力運行機制的任務。關鍵詞:司法管理體制;司法權力運行機制;完善引言:司法體制改革在提升國家治理能力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我國司法制度的發展呈上升趨勢,且已建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但是,在外部因素干擾、司法水平限制、訴爭延滯不決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我國的法治化進程受到一定的約束。因此,政府部門應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推進司法制度建設,并堅持我國的基本國情,為審判權和檢察權能夠依法、獨立、公正地行使提供保障。1完善司法管理體制和司法權力運行機制的意義1.1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必然要求司法制度是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司法體制中仍存在一些問題,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這就需要政府部門加強對其改革完善。司法管理體制和司法權力運行機制是司法制度的重要內容。相關法律中明確了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這有利于解決影響司法公正、制約司法能力的深層次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1.2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舉措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環節,為憲法法律的貫徹實施提供了重要保障,在社會的發展中發揮了參與社會治理、矯正違法行為、修復受損秩序、守衛公平正義的重要職能。司法通過公平公正裁判案件,能夠將公平、公正、有序的法治軌道融入到社會秩序及主體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中,通過懲罰、矯正破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秩序的違法行為,調整主體間失衡的權利、義務關系,能夠為受損秩序的有效修復提供保障,進而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除此之外,政府相關部門必須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建立公正、高效、權威的司法制度,這樣才能從實體、程序、時效上為公民的合法權益提供保障,使人民群眾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1.3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迫切需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重要目的是提高司法公信力,讓司法真正地發揮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最后一道防線的作用。因此,政府相關部門必須不斷完善司法體制改革,逐步形成科學合理的司法管理體制以及規范、高效的司法權力運行機制,進而為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地行使職權提供保障,并充分發揮出司法的權利救濟、定分止爭、制約公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等作用,保證人民群眾的公平正義。2我國司法管理體制的現狀司法機制主要由司法管理體制和司法運行體制組成。其中,司法管理體制能夠有效地解決司法機關的設置以及司法權力的配置問題;而司法運行機制往往會涉及到司法機關在使用司法權力解決具體案件的法律程序和機制。同時,我國現有的司法管理機制是通過在長期的司法實踐活動中不斷積累經驗而形成的,其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以及探索、改革的性質。因此,我國的司法管理機制往往具有政策主導、檢審為主以及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主要依據的特征,而相關政府部門需要進一步澄清司法管理體制與其相關基本法律之間的關系,進一步推動司法管理體制的發展。3完善司法管理體制和司法權力運行機制的任務3.1建立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的制度機制我國相關法律法規中已明確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而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很多領導干部往往會為了一己私利或地方利益、部門利益,出現為案件當事人請托說情,對案件處理提出傾向性意見或具體要求等情況,甚至有些領導會以公文公函等形式,直接向司法機關發號施令,這種情況嚴重影響了司法的公正性,甚至會引發冤假錯案。因此,政府相關部門必須建立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保障司法體制的公正性。3.2建立健全對行政權制約的運行機制。政府相關部門必須建立約束行政權的運行機制,這樣才能夠進一步完善司法管理體制和司法權力運行機制,增強司法對行政權制約監督的效果。同時,還要健全行政執法與司法相銜接的機制,規范查詢、移送、提供證據材料、轉換證據等銜接程序。除此之外,相關部門還要強化破壞國家法律法令政令實施重大違法事件的檢察,通過建立檢察機關適度介入重大行政執法案件、行政監管領域重大違法事件的同步調查、有效監督機制,充分發揮出檢察機關代表國家行使公益訴訟的職能,進而為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及社會利益提供依據。3.3完善訴訟機制3.3.1健全矛盾糾紛調處機制司法機關應以人民群眾打官司難、司法救助難、權利救濟難以及保障性、機制性障礙的解決措施為依據,樹立司法為民、便民、護民的管理理念。同時,為了解決訴求表達、心理干預、矛盾調處、權益保障等問題,司法機關可以建立完善的多元主體參與以及暢通有序的機制,并不斷完善司法調解與行政調解、人民調解、行業調解相銜接的體制,這樣才能夠使矛盾糾紛得到有效的化解。3.3.2完善司法利民便民機制為了實現司法利民便民的目標,司法機關可以不斷完善網絡、電話、郵件、信函,公民預約、社區巡回、上門服務特殊人群等受案、立案、申訴等方式,這樣才能夠有效地解決群眾的訴求。與此同時,司法機關通過建立多渠道的便民、利民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為當事人的便利訴訟、權力救濟以及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提供了保障,進一步促進社會的穩定發展。3.4正確處理司法文明與社會穩定的關系司法文明進步是我國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優越性的重要標志,也是司法體制改革的重要價值取向。對有利于司法文明進步的改革舉措,要在確保社會大局穩定的前提下積極推進。司法體制改革要從實際出發,不能脫離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盲動冒進。要把改革的進度和力度與社會可承受程度統一起來,使改革有利于社會安定,得到人民群眾的理解支持。3.5加強人民群眾監督和社會監督司法機關應進一步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為人民群眾參與和管理審判活動提供保障,加強對監督檢察機關查辦職務犯罪的立案、羈押、扣押凍結財物、起訴等執法活動的完善。相關部門在辦案過程中要依照有關規定主動發布權威信息,規范媒體對案件報道的流暢,避免因輿論問題而影響司法的公正性。結束語:在社會的快速發展中,深入貫徹落實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戰略部署,是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必然要求,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的重要舉措,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現實需要提供了保障。因此,司法機關樹立公平、公正的理念,深化司法體制改革,不斷強化制度規范,以構建出現代司法制度模式,為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提供保障。參考文獻:[1]徐漢明.論司法權和司法行政事務管理權的分離[J].中國法學,2015(04):84-103.[2]孟建柱.完善司法管理體制和司法權力運行機制[J].長安,2014(12):6-11.[3]決定,規范司法行為,出庭制度,司法權力,司法體制改革.完善司法管理體制和司法權力運行機制_求是網_黨刊為本思想為王[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