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頒布實施之后,農民合作將步入新的階段。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和發展,對于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關鍵詞:農民;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社 一、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其成員為主要服務對象,提供農業生產資料的購買,農產品的銷售、加工、運輸、貯藏以及與農業生產經營有關的技術、信息等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是農村組織制度的一種創新,是建立在農民自助、自主、平等基礎上的經濟組織。特別是《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頒布實施之后,農民合作將步入新的階段。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和發展,對于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1.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然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于2007年7月1日正式實施,2017年12月27日修訂。這是歷史賦予我們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社又好又快發展的大好機遇。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是發展現代農業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內容之一,是新形勢下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然要求,要充分認識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現代化農業發展進程中的重要作用。2007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指出,要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農業,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用現代發展理念引領農業,用培養新型農民發展農業。所謂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目的在于通過發展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來推行現代農業的發展。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內在要求。因此,發展現代農業客觀上要求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建設。2.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內容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地發展,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農民一家一戶辦不了、辦不好的事情越來越多,自闖市場的風險越來越大,這些困難嚴重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農民專業合作社順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通過建立聯合互助的合作機制,把農民組織起來,形成“小生產、大群體”的經營格局,打破地域界線,通過科學的產權制度和合理的利益機制,在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儲運、銷售諸環節中發揮著橋梁和紐帶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現代農業建設中的地位至關重要,是建設現代農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之一。3.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建設現代農業的有效載體農民專業合作社以農民為主體,以產業為依托,產生于農民,根植于農村,服務于農業,與農業、農村、農民有著天然的聯系和利益關系。這種組織形式很容易得到農民的認可,吸引農民積極參與進來。從實踐上看,農民專業合作社提高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使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增強了在市場中的主體地位,有了更多的發言權,在優化資源配置、組織農業生產、發展特色優勢產業、解決農產品銷售難、維護自身利益和增加收入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國家支持農業,支持農民的政策措施需要這樣一個載體來承接和落實。因此,農民專業合作社既是組織農民的載體,又是落實國家產業政策的載體,這種功能作用正是各級政府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載體。二、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作用目前,全國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已發展到近15萬個,帶動會員農戶3280萬和非會員農戶2237萬,分別占全國農戶總數的13.5%和13.2%。隨著改革的深入,農民專業合作社工作內涵不斷擴大、水平不斷提高,運行機制日趨規范合理,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發展現代農業發揮著重要作用。農民專業合作社有以下四方面的作用:1.有助于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通過家庭承包責任制和糧食購銷市場化等一系列農村經濟體制的改革,農民的市場主體地位已基本確立。然而,隨著農業市場化程度的進一步提高和農產品供求結構的不斷變化,農業經濟的基本矛盾——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的矛盾日益加劇。解決這一矛盾的基本途徑有兩條,一是擴大農業的經營規模;二是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前者可以通過農業勞動力的轉移和土地的合理流轉來實現,后者則主要通過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來實現。從國際上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很普遍,其作用極為重要。許多發達國家農場主生產的農產品,80%由合作社加工和銷售;在美國,參加合作社的農民約占90%;我國的臺灣和韓國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也很完善,通過這些合作社,這些國家和地區的農民利益得到了比較好的保護,農業生產走上了產業化、商品化和現代化的道路。從國內來看,隨著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發展,農村出現了多種形式的農民聯合與合作。2.有助于推進農業的產業化經營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核心是農業的縱向一體化。通過各類龍頭企業和中介帶動農戶的“公司+農戶”模式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一種形式,它在實踐中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又暴露出了一些問題。主要是絕大多數龍頭企業或中介組織與農戶是兩個獨立的利益主體,他們的利益聯結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大多停留在一般的市場合約基礎上,難以在市場波動時結成真正的利益共同體。而農民專業合作社植根于廣大農民之中,既能保持農戶家庭的獨立經營,又可以按照合作制的規則,克服單家獨戶在經營中的局限性,維護農民的利益,使入社農民形成利益共同體。農民專業合作社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理想載體,它既可以通過在組織內部發展龍頭企業來實現產業化經營,又可以依托自身的組織優勢,在龍頭企業和農民之間發揮中介作用,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3.有助于提高農民的自身素質以農民為主體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實際上也是一種學習型組織。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建設和合作制的運作,可以使農民在科技推廣、分工協作、組織管理、市場營銷、對外聯系以及民主決策等方面得到鍛煉,這既有利于農民科技意識、營銷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育,又可以增強農民的民主意識和參與意識,提高農民自我組織、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進而推進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促進農村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從這一意義上說,農民專業合作社是農民學習市場經濟、學習科學技術、學習民主管理、提高自身素質的好學校。4.有助于改善政府對農業的管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興起與發展,是市場經濟環境下農村微觀經濟組織的再造和創新,它不僅架起了聯結農民與市場的橋梁,也架起了聯結政府與農民的橋梁。一方面,政府可以通過合作社這一中介來引導農民,把國家的產業政策和措施落到實處,減少農民生產的盲目性和無序性,另一方面,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把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及時反映給政府,并及時得到由政府發布的真實可靠的農業產銷、科技和政策等信息,從而大大提高政府對農業與農村經濟調控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而獲得的效益主要表現在:一是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民可以共享大型農用生產資料,采用農業科技成果,從而提高農業生產率和農產品附加值;二是可以統一為成員開辟、擴大和深化市場,從而節約流通成本;三是可以統一為其成員搜尋市場信息,進行市場談判,處理市場糾紛,從而減少單家獨戶進入市場的費用。作者簡介:管新源,女,1985年,漢族,吉林大學生物與農業工程學院農業推廣2015級在職研究生,黑龍江工商學院工商管理系輔導員,研究方向:農業科技組織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