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孕育了中華兒女的生命。然而,由于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黃河流域的水資源已經受到了嚴重的污染。黃河水的污染問題關乎國計民生。本文分析討論了黃河流域所不能承受的污染之重,分析了水資源污染的嚴重情況以及水資源污染治理的迫切必要。關鍵詞:黃河流域 水資源 污染治理 措施1.引言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流域所儲存的水資源養育了中國百分之十二的人口,對中國農田的百分之十五進行了灌溉。黃河的經濟價值極高,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的發源地。黃河給我們帶來了生命,但是發生于黃河流域的災難,也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損失。黃河水的泛濫,會導致沿岸的百姓損失大量的經濟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因此,我國在對黃河流域的防洪工作上付出了很大的精力,黃河的防洪問題也一直是黃河流域的主要治理問題。然而,洪水問題的治理卻僅僅只是黃河流域水資源問題的一部分,只不過黃河流域的水污染問題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但是黃河的水資源的污染問題,也會給沿岸的群眾以及我們的國家和社會帶來很嚴重的危害和損失。2.黃河不能承受污染之重黃河水的污染問題關乎國計民生,黃河水的污染源包括以下幾種:工業廢水以及生活污水的排放所造成的污染,稱為點污染源;由黃河水的源頭以及流經的沿岸地區所匯入黃河當中的泥沙造成的污染;沿岸地區的農田所使用的化肥以及農藥等富含營養元素的物質流入黃河水所造成的污染,稱為面污染源。隨著我過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的人口也在相對的增加當中。因此,人口的增多必然導致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量的增多,這些日益增多的污水和廢水流入黃河,故而黃河水的污染也變得越來越嚴重了。眾所周知,我國對遼河和海河以及淮河的水污染的治理非常重視,并且也付出了很大的精力,頒布了很多相關的水污染治理的法律條文。而對于黃河,由于黃河的泥沙含量很高,從黃河水的表面上來看,其水質的污染并沒有遼河和海河以及淮河的水質污染嚴重。但是,由于黃河水接收的污水和廢水含量多,其水質的污染已經到了比較嚴重的程度,對黃河水的治理也是迫在眉睫的。在二十世紀末期,黃河水當中有超過半數的水資源都已經達到了四類、五類甚至是超五類水,黃河水質的污染程度已經相當嚴峻。由于部分河段污水排放量很高,例如在三門峽市,于九十年代開始,黃河的水就開始發黑了,人們當時稱三門峽水庫周邊的黃河水為醬油水,足見其嚴重的污染情況。由于當時人類缺少保護水資源的意識,沿岸的居民有的將洗滌劑直接排放進黃河流域,導致黃河水面上漂浮著一層泡沫。黃河流域的水資源總量占了我國水資源總量的百分之二左右,但是在全國的水資源污染上,黃河水卻承擔了幾乎全國水資源百分之十的污染,黃河水環境的承載力已經被超越,水體已經無法自凈,也就是說,黃河水已經不能依靠自己的天然稀釋和生物能力等完成水質的凈化,認為的對污染的控制和治理工作十分緊要。但是對黃河水資源的治理工作,不能僅僅停留在表層上,僅僅從技術層面和工程層面對黃河水進行治理已經不能夠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和人民對黃河沿岸生態環境的更高要求了。這就要求研究者們從生態層面上對黃河水進行生態治理。要想用生態友好的方式對黃河水進行治理,就要改變用水觀念,開發創新技術手段,對黃河進行治理的創意設計。工業企業排放的污水造成的點污染十分嚴重,在黃河流域的主要河段內,每年黃河所接受的污染物數量已經高達十四億之多。黃河流域的主要污染物來源是在汾河以及渭河流域內。由于比較集中的污染水的來源地,以及比較集中的工業如造紙業和化工業,因此相對來說治理比較有目的性。工業企業為了自身的利益,將廢水不經處理就排放,大大加重了黃河水的污染。企業的利潤不及污水處理的費用,因此這種偷排的現象很多。徹底改變這種現象不僅僅要加強處罰機制,更要從我們的經濟體制上想辦法。黃河流域的水土流失現象也十分嚴重,因為水土流失匯入黃河的泥沙便是造成黃河水質污染的面污染源。泥沙問題是黃河的典型問題,造成了黃河嚴重的色度污染,對黃河水質的狀況也造成了顯著的影響。由于泥沙內可能攜帶化肥或者農藥等污染物質,這些物質隨泥沙一起進入黃河,造成了黃河水的富營養化。黃河流域的水污染問題正在越來越嚴重,導致黃河流域的水域功能嚴重降低,黃河沿岸的土壤水土流失嚴重,植物甚至無法正常發育,動物也隨之銷聲匿跡,因此部分流域范圍內的生態環境十分惡劣;與此同時,黃河流域內的水資源的環境承載力大大下降,人們的正常生活已經受到了大大小小的影響,周邊社會經濟的發展也受到了限制。更嚴重的是,部分流域的生態環境的惡劣程度已經威脅到了人們的人身安全。對黃河污染的治理勢在必行。3.黃河水污染治理措施首先,要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對黃河水質進行科學管理,環境部門要與水利部門合作,同時負責沿岸的管理以及河道的管理工作。在黃河水資源污染的治理過程當中,要靈活應變,由于黃河水質的特殊性,要不斷完善規定的制度,協調生態平衡。其次,要實施排污收費的制度。污水的排放是黃河水受到污染的主要原因,從經濟方面來講,最有效地限制排放的措施就是排污收費制度。誰污染誰治理,讓人人都為黃河水的污染負責。再次,為了響應我國可持續發展的號召,對黃河水污染治理最好要考慮到生態環境效益,采用生態治理法,從生態的角度出發。流域水資源的治理是一個系統的工程,要多不同的利益方進行調和,以求達到共贏,為黃河流域水資源的治理提供良好的條件和基礎。不僅僅地方政府要積極參與,社會群眾也要積極配合。當前在黃河流域的水污染問題持續加重的狀態下,我們要突破傳統的水污染的治理模式,要在生態的視角下出發,將黃河污染的治理提升到創新層次,達到生態友好共存的目的。要妥善解決黃河流域水資源污染治理所存在的一些零零散散的問題,改善黃河流域水資源的管理以及污染治理工作的總體運行機制,從而綜合提高黃河流域水資源污染治理的效果。參考文獻:[1] 陳致泰. 汾河水系全流域污染治理建議[J]. 山西水利科技, 2010, (01): 11- 13.[2] 劉巍, 李娜. 江河污染治理的生態學原理與工程學、社會學原則[J]. 東北水利水電, 2013, (08): 23- 25.[3] 王兆文. 黃河三角洲油區污染治理技術集成應用研究[J]. 綠色科技, 2012, (01): 110- 111.[4] 蓋超合. 黃河下游地區微污染水庫藻類影響及治理措施探討[J]. 生物技術世界, 2012, (09): 16.作者簡介:郭子君(1997.5.3-)女,漢族,陜西省臨潼縣,身份證號:230604199705034721,本科生,研究方向:水利水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