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稅收一直以來都是我國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屬于重要支柱,政府通過財政稅收就可以積極進行宏觀調控和社會建設,可以說稅收情況是否穩定直接影響到我國經濟發展情況。但是稅收工作的開展本身也是需要一定成本的,如果成本得不到控制,將會給我國財政稅收工作的開展帶來很大的不便,也會給我國經濟的發展帶來一定的阻礙。本文首先總結財政稅收成本的影響因素,之后結合稅收工作中的一些原則探討了降低稅收成本的對策,希望可以給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一些參考。關鍵詞:財政稅收;成本;稅制;原則對于稅收工作本身來說,其主要有兩個環節可以產生成本:首先政府各個部門在開展稅收工作的過程中會產生一部分成本,這部分成本占比較大,大約可以達到稅收成本的80%左右,同時納稅人在支付稅金的時候也會產生一些不可避免的手續類的費用。總體上來說,雖然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情況較好,但是財政方面一直以來都較為緊張,財政赤字情況比較普遍。與此同時,財政稅收成本還在不斷提高,所以這對于我國的財政問題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在這種情況之下,需要我國采取有效措施來對成本進行有效控制,這樣才能讓稅收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得到有效提高。1 財政稅收工作成本影響要素探討1.1 管理機構設置問題總體上來說,我國稅收管理機構的分布是非常分散的,如果稅收管理機構不夠集中,這就難免會造成一系列嚴重的社會問題。舉例來說,每個分散的稅收管理機構之間,無論是基礎設施還是檔案資料都無法進行共享,會浪費大量的建設成本。除此之外,納稅人所需要用更多的時間和費用來納稅,雖然機構分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稅收帶來的收入,但是其中還要消耗更大的成本。所以這樣看來,總體上來數量,稅收管理機構分散是一項非常不利的因素。1.2 成本意識較差雖然就我們平常的認識來說,很多財政稅收部門應該不存在經濟緊張的問題,所謂的財政危機并不會牽扯到稅收管理的相關部門,這個認識不僅僅廣泛存在于社會各界,很多稅收機關的工作人員也存在著這樣的心態,在這種情況下成本意識自然是普遍缺失的,不僅如此,基本的資金核算和成本控制工作都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很多地區的稅收管理部門由于工作成本非常高,導致其直接挪用、扣押國家對該地區的建設撥款,導致建設推遲,甚至會導致貪污腐敗問題的出現,這需要我們給予足夠的重視。1.3 稅收政策問題這個問題可以說是我國稅收工作成本較高的最關鍵原因了,由于制度的不完善,稅收管理工作中的漏洞將會不斷擴大,這對于我國財政稅收管理工作的成本控制是非常不利的。其實這個問題已經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重視,已經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是這些措施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總結起來,稅收制度和政策中存在的問題包括支出透明度不足、相關教育工作缺失、稅率計算復雜等等方面的問題,其實這些問題的存在也是社會上頻繁出現的逃漏稅問題的重要原因,其實和你多納稅人都不知道納稅的具體地點、具體機關和具體數額,同時稅收目錄相當復雜、稅率計算難度很大,也給了很多人逃稅漏稅的機會。2 財政稅收實施的基本原則財政稅收效率影響著國家的經濟發展,而不斷加大的成本又為健康發展埋下了許多不安定隱患,嚴重的影響了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秩序。財政稅收是國家職能,關系到全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進步。只有不斷降低財政稅收成本,才能有效保證稅收順利開展。2.1 稅收經濟效率原則較高的工作效率能夠緩解人們的稅收壓力,保證稅收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安伯政社會經濟發展的最大化。因此,稅收工作必須堅持經濟效率原則,通過國家征稅,讓有限的資源進行科學合理配置,使各項經濟機制能夠完善和運行;另一方面是在不影響稅收負擔的前提下,實現稅收收入的最大化,要以節省征納雙方費用為原則,進一步提升稅務行政管理的效能,以最簡便的稅制完成操作。2.2 稅收公平原則只有公平公正的稅收才能保證社會和國家經濟發展的穩定,因此,國家必須通過相對措施來保證稅收的公平性,以此來縮小我國的貧富差距、人們的經濟收入差距,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緩解社會矛盾問題,保證社會發展的穩定性。因此,公平性是我國稅收工作需要堅持的最重要的原則之一。公平的稅收能夠提高納稅人交稅的自覺性,縮小社會貧富差距,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建設,保證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3 如何降低我國財政稅收成本3.1 精簡稅務機構并調整布局,實現減員增效的目標要根據我國當前發展的實際狀況以及時代發展的背景,逐漸完善當前財政稅收機構。傳統而功能不健全的稅收管理機構早已不具備適用性,在發展節奏越來越快的今天,稅收管理機構若想從根本上解決成本支出過高的問題就必須調整機構布局,將其打造成一支精簡、高效率的機構。要想達到機構精簡而工作高效的目的,就必須對機構內責任心缺乏以及工作態度較差、意識能力較差的人員進行刪減。3.2 培養稅收成本觀念,凈化稅收征納環境財政稅收工作人員的觀念意識和工作能力將很大程度上決定稅收工作的質量,因此,必須加強對工作人員成本理念的建設;不斷提升工商、銀行、海關和公安各部門配合力度,通過完善的協護稅網絡和制度遏制各個部門爭利的現象,全面治理稅費不分和以費擠稅情況的發生;稅務部門還要不斷加強宣傳引導,全面提高社會整體納稅意識,各級黨政干部也要學好稅法,不能政府干預稅收;稅務機關也要加強成本意識,在工作中,時刻把成本核算、納稅成本和稅收負效應放在心理,時刻提醒自己,在為國家工作,為社會服務。通過對制度的不完善,拿出合理的全年分析、預算,各部門按預算執行,并把稅收成本列入考核體系,合理分配資源、完善獎懲制度,從本質上改善和提高稅務工作整體效率。4 結束語經過前文總結我們不難發現,在財政稅收工作中,成本支出是一項難以避免的問題,但我們也應該杜絕無原則的浪費情況,首先需要對財政稅收工作各個環節中的問題予以重視,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將其解決。本文針對現有的一系列問題,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對策,包括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重視工作人員的理念、完善各項制度等等。稅收工作無論是方法還是形勢都在不斷變化之中,所以我們應該不斷改革工作方式,不斷提出有效對策,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保證稅收管理這項工作的有效性,給我國經濟發展提供必要的前提條件。參考文獻[1]慕長泰.我國稅收成本的因素分析及法律控制[J].新商務周刊,2017(6).[2]林木西,崔純.我國實體經濟稅費成本現狀及財政政策建議[J].地方財政研究,2017(5):10-16.[3]王秋莖.影響我國稅收收入增長經濟因素的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7(12):154-156.[4]李路路,李雅靜.影響我國稅收收入的因素分析——基于1995-2014年數據的實證分析[J].西部皮革,2017,39(6):88-88.作者簡介:田衛東,身份證號:452731196911046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