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磊
摘 要:結合實際,針對人為因素對指紋自動識別系統檢索質量的影響及對策進行了論述。關鍵詞:人為因素;指紋自動識別系統;檢索質量;影響;對策指紋自動識別系統以其所具有存儲量大、比對速度快、效率高、質量好、便于網絡應用等諸多優越性,使指紋管理工作發生了質的飛躍。在公安實戰中,運用指紋識別系統也比破一系列大要案件,在打擊犯罪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實際運用過程中發現,不是所有案件指紋自動識別系統都能比中,筆者經過長時間的實踐,認為有諸多因素直接影響檢索質量,除了系統本身有一定誤差外,人為因素也是一項重要原因。本文將重點討論人為因素對檢索質量影響以及對策。1 人為因素對現場指紋質量的影響影響現場指紋的人為因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勘查人員的提痕水平。能否提取到犯罪指紋,將直接影響案件的偵破,勘查人員對現場犯罪指紋的遺留位置的甄別能力,是影響指紋檢索質量的先決因素。否則,現場提取的指紋是無關人員的指紋或者非犯罪指紋,一旦進入現場庫,不但大量浪費系統資源,還會嚴重影響反查的比中率。二是顯現技術方法。操作員的顯現方法是否得當,將直接影響到指紋圖像的清晰度以及特征點的數量。例如刷顯時,粉末的選擇和刷顯的力度;熏顯時,溫度、濕度以及熏顯時間的長短;試劑顯現時,操作員對試劑濃度的配比濃度選擇。三是編輯特征水平。現場指紋大多數是條件較差,經常出現殘缺、模糊、變型等情況,因此系統自動提取的特征中,“假特征”和特征錯位的情況非常多,這就要求監視員必須對現場指紋進行人工編輯和修正,能否將現場指紋反映出來的細節特征準確標出并提交系統,是影響系統檢索質量的重要環節。2 人為因素對檔案指紋的質量的影響檔案指紋捺印質量的好壞非常關鍵,是指紋自動識別系統能否發揮作用的主要因素。從目前我市利用指紋識別系統直接比中的案件來看,出現在候選隊列前10名的占70%以上,且捺印質量普遍較好,即捺印完整,油墨均勻,紋線清晰不變形,指紋自動提取特征比較準確。如我轄區趙建軍系列盜竊案,由于對嫌疑人指紋的采集質量較好,通過系統直接比中案件11起。由此可見,樣本指紋的捺印質量是決定指紋識別系統能否把嫌疑人的指紋列入候選指紋的關鍵,如果指紋采集質量較差,必然會影響查案的準確率,甚至導致查檔漏案,貽誤戰機。另一方面,由于基層信息采集部門的管理力度和采集員的責任心有一定的差異,采集檔案指紋時經常會有油墨不均、用力過猛或者捺印面積不夠,甚至有時出現漏采現象,這些人為因素都對檢索質量有重要影響。3 檢索人員的技術水平因素實踐證明,引進指紋自動識別系統仍然需要技術人員個人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和綜合素質。查檔人員在檢索案件的時候,對現場指紋的把握程度,特別是對紋型、中心、三角的把握和特點的合理運用最為關鍵。利用系統檢索案件一般有500名候選指紋,且在屏幕上比對甄別,與手工查檔相比難度大,這種查檔方式對查檔人員的操作水平、檢驗水平、綜合素質要求更高。有的案件第一位監視員沒有比中,另一位卻因為特征點編輯方法不一樣而比中案件。利用指紋自動識別系統為偵查破案服務是一個負責的系統工程,隨著進庫指紋的不斷增加,查破案件的機會將不斷增大,但影響指紋系統查檔的更多因素也就會慢慢出現,這就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提高自己的水平和素質,爭取運用指紋識別系統為偵查破案提供更多的證據。4 減少人為因素影響的對策減少人為因素對現場指紋的的影響,一方面是要建立完善的培訓制度,使基層勘查人員的勘查水平以及后期的指紋顯現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提升能力,提升原始現場指紋的質量;另一方面是要求查檔人員要充分掌握指紋識別系統特點,充分發揮系統作用。 4.1 現場指紋的查檔(正查)符合系統檢索查詢條件的現場指紋,應具備7點以上相對集中、相對穩定的細節特征。入庫時,一是要準確地分析、判斷現場指紋的指尖方向,掃描錄入的指紋圖像,指尖方向一定要正確,切忌方向傾斜、上下顛倒。二是分析判斷指位選擇范圍要全面,編輯中根據指紋的面積、形狀、紋線結構及現場等情況,盡可能準確分析判斷現場指紋的指位。對不能確定指位的,全部選擇。三是確定紋型,提高查準率,值得注意的是僅反映中心部位的一部分,看似箕型紋的指紋要考慮雙箕斗、長斗,對不能正確區分的紋型,以全選為益。四是細節特征點的選擇宜集中不宜分散。相對集中、穩定、可靠、準確、質量較高的細節特征,應盡量選用。如果現場指紋比較清晰完整,條件較好,編輯時一般一次選用12至25個細節特征點。精確標注細節特征,尋找、確定細節特征應由點到面、先易后難,通常從紋線最清晰或重點的部位開始,然后順紋線流向四周延伸、追蹤尋找;五是注意選用能夠有效地反應現場指紋形態、紋型的細節特征,如斗型紋,選用順著中心花紋流向的上下左右細節特征點,能夠突出斗的形態,提高準確率。4.2 檔案指紋的查檔(反查)這項工作既可以查出重卡,保證系統入庫指紋質量,又可以及時破獲一批案件,甚至能能查出一些積案,提高了工作效率。反差時,一是組合一人多張捺印樣本檢索,審核犯罪嫌疑人捺印指紋樣本如果有多張不清晰或不完整的指紋卡,應該全部倒查,做到倒查與順查相結合。我曾經倒查出一起案件,比中犯罪嫌疑人程孝波一起盜竊村民住宅案件,但在查重時發現外市公安機關捺印的文英偉是同一個人,此人使用假名,后將兩份檔案卡都提交比對,又比中另外3起案件,擴大了戰果。二是擴大指紋比對范圍,對于重點嫌疑人可以把十指指紋按照現場指紋單指分別掃描輸入,提交現場比現場,從而擴大比對候選指紋數量;對于團伙盜竊的慣犯,不但要查本人,而且要查同案,甚至前科犯罪中的同案及同案的同案也要查,這樣也會提供擴大戰果的機會。我轄區比中過嫌疑人唐飛盜竊居民樓案件,后發現其同案犯狄廷生,技術員將兩人的指紋提交比對,共比中案件12起,案犯到案后交代參與作案30余起。三是堅定信心,強化自身查破案件的意識,要相信送檢的現場指紋一定是犯罪嫌疑人所遺留,而且犯罪嫌疑人樣本指紋一定在庫內,只有具備上述思想,才能自覺地去履行其職責,全心全意地運用指紋系統檢索查詢,直至查中犯罪嫌疑人。5 運用指紋自動識別系統的心得體會指紋比對是一個枯燥而且煩瑣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查檔員在系統比中嫌疑人后,往往工作就不在延伸下去了,其實我覺得一名優秀的查檔員不但要精通指紋系統的各種功能,而且要有一定的分析和人工比對能力,因為指紋系統畢竟都是固定的電腦程序,沒有主觀能動性。查檔員比中案件以后,注意分析案件的時間、地點和作案手段,然后將類似的案件原始現場指紋調出,進行有目標的人工比對,做到有的放矢,這樣可以將一些條件較差或者得分較低的案件比對出來。利用這一點,可以將人為因素和指紋系統巧妙結合起來,成為新的破案增長點。如我轄區周某系列盜竊案中,利用指紋系統反查時,僅能比中4起案件,但通過整理,將類似手段的案件指紋進行人工比對后,在系統比對的基礎上又比中6起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