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健 金龍泉 李棟
摘 要:對于一個人的成長來說,身體健康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說身體健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情況。但是經過實際調查我們不難發現,很多大學生在體育運動面前,經常也會由于不同原因導致心理障礙問題的出現。舉例來說,可能學生由于一些生理因素上的排斥問題,或者性格較為內向等等,對在他人面前做動作有所排斥等等,這些都可能構成學生體育運動障礙的原因,這樣看來,體育運動本身的健康價值自然也就無從實現了。本文針對心理采納該的成因以及表現形式進行分析,之后探討了相關對策,希望可以給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一些參考。關鍵詞:大學生體育運動;心理障礙;心理分析一個人的健康情況其實分為兩個部分,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對于一個學生來說,體育運動的作用是多樣的,不僅可以讓學生的身體得到鍛煉,還能讓學生的心態變得更為積極。但是在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很多學生在體育鍛煉過程中或多或少出現了一些負面心態,其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可能是運動方式選擇不當,也可能是學生本人的因素等等,然而一旦形成心理障礙,將會對其日常生活熬成嚴重影響。現在社會各界對于學生體育運動心理狀態給予了極高的重視,本文針對這方面的問題進行了一些探討。1 學生體育運動心理障礙成因1.1 外部環境因素正常來說體育運動大多是在室外露天開展的,每個學校硬件條件有所區別,很多場地規模較小,學生自然無法施展拳腳,這對于學生體育運動興趣的培養也是非常不利的。從另一方面來看,學校體育設施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很多學校體育器材投入使用時間較久,現在已經無法發揮正常功能,例如籃板損壞、雙杠銹蝕等等。作為高校來講,首先需要完善自身的硬件設施,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運動條件,但是就現實情況來看很多學校本身環境并沒有達到這樣的標準,沒有形成運動氛圍。1.2 學生自身心理的問題很多學生在體育運動的過程中會在心態上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過于擔心完成情況,害怕遇到困難,擔心自己難以將其克服掉,會產生些負面心態,缺乏自信心的情況非常嚴重。其實總結起來很多學生都會遇到困難轉而選擇放棄,這種情況占據比例很大。選擇學生成長環境往往過于順利,在意志力培養方面是有所欠缺的,體育運動可以讓學生的意志力得到明顯提高,但是很多學生并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久而久之自然會形成心理障礙。其實興趣對于學生來講有很強的指引作用,如果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就能讓學生積極開展體育鍛煉,一旦學生產生了興趣,學生自然會積極參與到運動中來。1.3 教師的教學方式不當除了上述兩條之外,教師也是一項影響力很大的因素。在整個體育運動環節之中,教師起到的是表率的作用,給學生起到示范效果,在整個體育課堂中處于主導地位,作為教師來講無論是教學能力還是教學方法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多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采用自己的教學方式,并且將精力放在動作訓練上,并不重視學生自身的想法,很多學生也就因此產生了抗拒心態,在這種情況下,自然也就不會聽從教師的教學。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因材施教,結合學生自身情況選擇最為合適的方法來教學。2 大學生體育運動中常見的心理障礙還有些學生在第一次進行該體育動作的時候發生過令自己恐慌的事情,在之后類似的體育鍛煉中,只要處于該階段,就無法進行,大腦注意力只停留在第一次產生恐慌的地方,簡單來說,就是心理陰影。如果心理陰影不及時消除,可能今后的注意力都無法集中在體育運動中。動機能力障礙一般是指大學生對體育訓練的認知不到位,不知道自己是否適合或是喜歡這項運動。如果動機能力不充足,就無法自己主動進行體育運動,而這種障礙導致的負面結果也是對體育運動越來越厭惡煩悶;另一方面,如果有過剩的動機能力去進行運動,那么學生將無法專注于一項體育運動,反而更容易造成體育運動中發生的失誤。3 應對大學生體育運動心理障礙的策略3.1 創建良好的體育環境學校首先可以擴建體育場地,將操場范圍擴大,每個班級在體育運動時能夠更好地發揮所長。另外,體育器材可以有效更新,將一些破損過度的籃球、足球替換成嶄新的體育工具,將生銹的雙杠啞鈴重新添置,還可以將破損的足球網進行修補等,一個好的體育環境能夠有效緩解大學生體育運動的心理障礙。學校可以多多舉辦與體育運動相關的文化節,讓體育氛圍充滿整個校園,令每個學生的興趣高漲。3.2 樹立健康的運動觀念使學生克服體育運動的心理障礙,首先要提高其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只有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才能順利展開一系列體育運動。應當從學生的冒險精神和意志力方面進行培養,讓大學生認識到體育運動的重要性,克服學生的自我厭棄和對體育的排斥。將學習目的和意義進行重新疏導,從旁指導學生的拼搏精神,并且幫助他們克服一些恐慌擔憂心理。正確的體育運動方式能增強學生免疫力,有效提升學生整體精神面貌,要讓學生面對失敗不要氣餒膽怯,悉心引導體育基礎訓練,等學生的基礎知識得到了提升,他們自然而然不會感到恐慌和排斥,反而會愛上體育運動的鍛煉,這一步驟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可以有效克服學生的心理障礙。3.3 教師的教育方法創新教師需要根據學生每個人的身體素質和個人心理情況進行記錄和分析,整理出一個最適合全班的體育活動。在每一次運動中都要細心講解注意事項,對學生的情況進行了解,適當地將運動難點升高或降低,結合其興趣和生理特征展開教學。有些學生身體素質高,有鍛煉的經歷,就加大難度等因材施教,尊重個體差異,致使每個學生能感受到體育運動的重要性。4 結束語經過前文總結,我們首先探討了大學生體育運動心理障礙的成因,其主要包括外部成因、學生自身心理因素以及教師教學方法不當,之后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一些解決對策。對于一個人來說,適當的體育鍛煉不僅可以鍛煉出強健的體魄,更能大大讓自身的心態變得更加積極,這對于一個人的一生都是非常重要的。大學不僅僅需要教給學生專業知識,給學生樹立健全的人格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一個學生只有培養出良好的身體是素質、積極樂觀的心態,才能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參考文獻[1]王利娥,劉奮山.大學體育教學中學生心理障礙的成因及克服方法[J].陜西教育:高教,2015(9):55-56.[2]邱英,朱大軍.大學生體育運動心理障礙的原因分析及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7,7(9):103-104.[3]蔡小瓏.當代大學生體育心理障礙的成因及改善對策研究[J].昆明民族干部學院學報,2016(1):1-2.[4]李宇.不同的體育鍛煉對高職大學生心理障礙的影響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15.作者簡介:趙健,男,大連海洋大學,講師,從事體育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