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婷,劉宇宏 ,林文享,黎學琴,王 明
(1.深圳市深港產學研環保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廣東深圳518055;2.深圳市生態經濟促進會,廣東深圳518022;3.深圳市源清環境檢測有限公司,廣東深圳 518057)
能源的開發利用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隨著全球能源資源、生態環境等問題的突出。我國能源問題日益突出,2000年以來我國原油年均消費增速都超過8%,2006年石油進口依存度接近50%,單位產值能耗是發達國家的3—4倍,節約用能,提高能源效率成為各地區發展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導向,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發展綠色金融,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新時代我國將打造經濟發展、能源、環保的新高地。在地區經濟發展過程中,能耗水平能反映該地區的能源利用效率,而研究城市經濟發展與能耗水平的關系,利于尋找能源資源利用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發現問題,對地區低碳循環發展科學決策具有重要意義。
考慮到一個地區工業領域可能包含低碳產業和高碳產業,所以一定程度上難以界定該地區工業發展是否屬于低碳化。按照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理論,可以通過判斷一個地區工業領域人均碳排放情況來衡量該地區工業發展的低碳化狀況[1],具體如公式1所示。公式中三個變量與工業碳排放量、經濟增速,產業結構與技術進步緊密相關。
其中,Clevel表示工業碳排放水平,C工表示工業碳排放量,e工表示工業增加值,P工表示工業人口數量。
環境庫茲涅茨倒“U”形曲線是描述經濟增長與環境污染排放量之間數量關系的經驗曲線。國內外學者對經濟增長與環境污染之間關系進行了大量的實證研究工作[2],采用不同方法,包括運用空間面板數據模型[3]、動態門限模型[4]、主成分分析法構成環境污染綜合指數、閾值面板模型[5]、數值模擬方法、協整理論、時間序列數據等方法,研究經濟發展與二氧化碳指標、工業廢水排放、污染物排放量[6]、工業固體廢棄物排放、工業廢氣排放等之間的關系。
本文參考工業碳排放水平分析方法來分析地區能耗水平,以地區人均能源消耗代表地區能耗水平,以地區人均GDP、單位GDP能耗為變量,建立廣東某地區能耗水平計算公式(見公式2)。
其中,Elevel表示地區能耗水平,E總表示地區能源消耗總量,GDP為地區國民生產總值。
依據廣東某地區2005—2016年人均GDP和萬元GDP能耗的面板數據,采用時間序列數據方法,分析經濟發展與能耗水平的關系,并運用脫鉤理論方法[7](如表1所示),分析經濟發展與能耗水平的脫鉤關系。
表1 經濟發展與能耗水平的關系判斷依據
圖1 經濟發展與能耗水平脫鉤關系
運用上述方法,以地區人均能耗代表地區能耗水平,基于廣東省某地區2005年至2016年人均GDP和萬元GDP能耗的面板數據,計算該地區2005—2016年的能耗水平(見表2)。從表2分析可知,隨著經濟的發展,該地區能耗水平逐年增長趨勢顯著,由2005年的4.19tce/萬元增長到2016年的9.25tce/萬元,相對增長率達到120.76%。
表2 廣東省某地區能耗水平(2005—2016年)
該地區以人均GDP表示經濟發展水平,以人均能耗代表能耗水平,依據廣東某地區2005—2016年面板數據及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理論,分析該地區經濟發展情況與能耗水平的關系。發現該地區經濟發展與能耗水平呈一元二次多項式關系,屬于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的上升部分,一定程度反映該地區能耗水平與經濟發展符合環境庫茲涅茨曲線規律。經濟發展與能耗水平關系式如公式3所示。
運用函數極值原理運算,當人均GDP達到30萬元/年時,地區能耗水平達到峰值9.747噸標煤/人·年,如圖2所示。
圖2 廣東省某地區能耗水平與經濟發展關系
根據歷史人均GDP數據,繪制隨年份變化的人均GDP曲線,如圖3所示。當人均GDP達到30萬元/年時,解方程x為25.20,即年份標記為2029.20年。也就是,預計到2029年該地區能耗水平達到峰值,并開始呈下降趨勢。
圖3 廣東省某地區經濟發展情況
運用表1脫鉤原理,基于2006—2016年人均GDP變化率、能耗水平變化率面板數據,分析該地區經濟發展與能耗水平脫鉤關系。發現2006—2016年經濟發展與能耗水平基本呈相對脫鉤關系,其中2013年出現絕對脫鉤現象(如表3所示)。可見,該地區隨著經濟的發展,能耗水平相對較少,經濟與能耗水平距離縮小,地區發展呈經濟快速增長、低能耗水平的發展狀態。
表3 廣東省某地區經濟發展與能耗水平的關系
分析該地區2009-2016年產業結構,發現其經濟發展以第三產業發展為主,并呈逐年增長趨勢。該地區第三產業比重由2009年的71.08%增長到2016年的84.74%,相對增長率達到19.22%。結合表2脫鉤分析結果可知,隨著該地區第三產業比重不斷增長,經濟發展與能耗水平呈持續相對脫鉤現象,較大程度表明該地區產業的低能耗特征是經濟發展與能耗水平脫鉤的主要原因。經分析,該地區第三產業主要有餐飲、酒店、商貿等類型,應作為日后節能工作開展的主要對象。
通過該地區能耗水平與經濟發展關系、產業及原因等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該地區能耗水平由2005年的4.19tce/萬元增長到2016年的9.25tce/萬元,相對增長率達到120.76%。一方面,說明能源資源消耗對地區經濟發展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反映出該地區經濟發展迅速。
該地區經濟發展與能耗水平關系與環境庫茨涅茨曲線特征基本一致,當人均GDP達到30萬元/年時,地區能耗水平達到峰值9.747噸標煤/人·年,預計到2029年該地區能耗水平達到峰值,并開始呈下降趨勢。表明該地區正快速向低碳化方向發展,若能繼續加大經濟發展,并積極采取節能降耗措施,特別是加大商貿業的節能改造,提升經濟增長速度,降低能耗水平,將會促使能耗水平峰值前移。
通過分析得出該地區經濟發展與能耗水平呈相對脫鉤關系,主要體現為人均GDP增長速度較快、人均能源消耗量相對較低、地區經濟向綠色低碳的方向發展。
鑒于該地區第三產業主要有餐飲、酒店、商貿等類型,并為該地區能耗水平主要貢獻體,所以應作為日后節能工作開展的主要對象。
參考文獻:
[1]我國工業低碳發展的基本概念/背景及作用解析[EB/OL].OFweek-高科技門戶,2016-10-01.
[2]李鵬.環境庫茨涅茨倒U形曲線在西部地區的現實考證——基于空間面板數據的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4,(57):39-44.
[3]黃瑩,王良健,李桂峰,蔣狄.基于空間面板數據模型的我國環境庫茨涅茨曲線的實證研究[J].南方經濟,2009,(10):59-68.
[4]何彬.國有經濟比重、區域經濟增長與碳排放——基于動態門限庫茨涅茨曲線的分析[J].江漢論壇,2013,(7):84-88.
[5]于法穩.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脫鉤關系的實證研究[J].內蒙古財政學院學報,2009,(3):29-34.
[6]覃巍,丁慧.基于環境庫茨涅茨理論的廣西經濟增長與環境治理協調性研究[J].學術論壇,2011,(10):142-148.
[7]盧曉彤,盧忠寶,宋德勇.基于閾值面板模型的我國環境庫茨涅茨曲線假說再檢驗[J].管理學報,2012,(11):1689-1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