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問題及其對策研究

2018-05-10 09:28:53董曉宇
經濟研究導刊 2018年11期
關鍵詞:企業發展

段 婕 ,張 鵬 ,董曉宇

(1.西北工業大學a.西部產業經濟研究所;b.人文與經法學院,西安 710072;2.中節能環保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西安 710018)

一、問題的提出

近年來,受國家政策和生態環境的影響,節能環保產業得到各方廣泛關注。該行業作為戰略新興性產業,未來擁有廣闊的國內和國際市場。據IEA(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發布的“Energy efficiency market report 2016”顯示,2000—2015年,全球因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而節省的能源進口總量達到2.03億噸,約相當于IEA成員國每年能源進口量的7%。各國為了提高國內能源利用率、減輕生態環境壓力,都實施了自己的能效計劃。例如,澳大利亞制定了國家能源效率計劃,加大對國內相關產業的補貼,計劃在2015—2030年之間,將全國的能源利用效率提高40%。法國的綠色增長計劃,計劃到2050年將國內的能源消耗量在2012年的基礎上降低50%,并將二氧化碳的價格提高到每噸100歐元,促使企業重視節能減排。日本的節能環保產業發展開始于20世紀的石油危機之后。進入21世紀以來,日本以環境立國作為國策,為改善經濟結構、推動經濟轉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節能環保產業在日本取得了較快發展。到2015年年末,日本相關產業的國內市場規模達到了480億英鎊。在能源利用方面,日本單位GDP能耗處于世界最低水平,約相當于美國的一半、世界平均水平的1/3。日本的《建筑能源節約法》中提出將對國內建筑物實施新的能源消耗標準,并預計2030年新標準將幫助節約能源3.3億噸。

就國內而言,2015年全國節能環保產品銷售收入達4 700億元,而有關的環保服務的營業收入達4 900億元,總計9 600億元。2015年環保裝備銷售收入較上年提高10—15%,相關服務業增長超過20%。而在產業分布上,國內產業大體上呈現“一縱一橫”分布,其格局大體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一縱”產業帶集中于東部沿海地帶,初步形成環渤海、珠三角、長三角三大主要產業集聚區;“一橫”主要位于沿長江流域的中西部地區,以四川、湖北、重慶和湖南四省市為主,該區域內產業發展增速明顯,正在逐步形成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第二梯隊”。而在產業結構方面,相關服務業快速發展,其增速于2015年首次超過環保裝備制造業。環保產業初步形成了污水處理、大氣污染治理、固體廢棄物處理三大領域,產業發展相對成熟,企業數量增多,產業供給能力進一步增強。

宏觀層面上,國內的生態環境狀況和國家政策也為產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例如,2010年我國將節能環保產業列入戰略新興性產業重點扶持;而2016年12月26日發布的《“十三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對產業的發展基礎和產業總體的發展水平提出了更為明確的要求,計劃進一步提升技術裝備供給水平、創新節能環保服務模式,激發節能環保市場需求并計劃到2020年將該產業建設成為我國的支柱產業之一。另一方面,近些年來我國頻發的生態環境問題表明生態環境面臨的壓力逐步增大,使得公眾對于生態環境給予了更多的關注,這些客觀條件都助推了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截至2015年底,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的總產值達4.5萬億元,從業人數3 000萬人,營收超過10億的企業達70家以上。預計到2020年,能源和節能環保等綠色產業的產值將達到10萬億以上,增加產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將超過3%。

盡管近年來我國的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應該注意到我國的節能環保產業同發達歐美國家之間還有很大的差距。例如,我國單位GDP的能耗水平較主要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要高出50%以上。與歐美國家相比,國內產業在資金、技術和相關配套政策等方面還存在巨大的差距。另外,我國節能環保產業尚未形成有影響力的品牌,在國際市場上處于產業的低端,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此,本文根據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需要,結合我國實際,研究我國現階段節能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促進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相應的建議。

二、文獻回顧

在關于節能環保產業的研究方面,國內學者有:牛桂敏(2014)[1]從制度體系、管理體系、統計體系、市場化程度及社會化程度等方面指出了我國節能環保產業中存在的問題,并從上述幾個方面說明了如何增強產業競爭力來加快該產業的發展。郭建卿、李孟剛(2016)[2]指出現階段該產業的發展尚處于初期階段,急需完善相關制度,從制度層面規范產業發展。王文舉、向其鳳(2014)[3]運用投入產出表預測我國2020年的消費品結構和與之相對應的均衡產業結構,指出到2020年我國的節能減排水平將有較大的提高,從而說明了未來節能環保產業將有較好的發展前景。李樹(2015)[4]研究了政府在環保產業發展中的作用,提出政府應該培育多元化產權主體、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和建立完善的市場準入制度,為產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樊宇(2015)[5]回顧了中國環保產業調查歷程和組織方式,并就此與國外進行對比分析,提出了我國調查中存在的問題,并且就如何改進提出了建議。朱延福(2015)[6]利用長三角區域的季度數據分析說明了財政直接投入對于環保服務產業季度產值存在正影響,提出了政府應該建立持續性財政投入機制以促進產業發展的措施。呂榮勝(2015)[7]分析了中國節能環保產業創新生態系統的特性、功能和要素,并且闡述了該系統的機理,提出了通過構建節能信息服務平臺推動系統創新的構想。許長新、詹平原(2012)[8]分析了江蘇省節能減排工作的成就,說明了其對于該省產業升級的影響,并對如何推動產業升級、推動節能減排從政策層面提出了建議。黃嘉濤(2012)[9]分析了廣東省節能環保服務業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為發展該省的節能環保服務業提供了對策。李文軍(2016)[10]回顧了“十二五”期間我國節能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的發展,并對“十三五”期間如何繼續推進產業發展提出了建議。黃嘉濤(2013)[11]將廣東省的企業作為對象,分析制度秩序和市場秩序對節能服務產業治理效果和多個維度因子的影響程度,說明了制度秩序和市場秩序是影響節能環保服務業治理績效的根本性因素。王蕾(2012)[12]分析說明了我國區域節能潛力的估算,并且說明了如何設計節能環保政策。牛曉耕(2016)[13]以河北省為例,對當地的產業結構、能源消耗等進行分析,定量評測了當地節能減排的潛力。金培振(2011)[14]對中國和OECD的國際的能源效率和節能潛力進行,指出了中國在節能減排和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取得的進步和存在的不足。程云鶴(2013)[15]基于我國28省的面板數據分析說明了我國推動節能減排工作應從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技術進步和制度等方面采取綜合措施。汪克亮(2012)[16]分析說明了我國能源利用效率和節約能源、減少污染排放的潛力,并且說明了影響節能減排能力的具體因素。劉昶(2014)[17]分析了我國節能政策效果的持續性,并且就提高政策效果的持續性提供了建議。現有的國內學者對于節能環保產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產業發展的潛力,產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產業發展的宏觀環境等方面,并針對這些方面存在的問題為提升產業整體水平提出了建議。

從國外文獻來看,更多關注影響產業發展因素和產業發展現狀。如C.Abeelen,R.Harmsen和E.Worrell(2013)[18]分析了能源政策在荷蘭執行的效果。從分析結果來看,能源價格不是影響其國內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直接助推因素。R Kozik?,I Karasińska-JaSkowiec(2015)[19]通過波蘭的案例分析說明了如何通過公開采購法帶動節能環保產業發展,進而保護國內環境。M.Syafiq(2015)[20]評估了現行的環境影響評估標準對于印度尼西亞的海洋環境保護的有效性,并針對分析結果對如何提高標準提出了改進建議。S.Smoilov(2015)[21]運用國外案例經驗,分析說明如何從經濟層面加強哈薩克斯坦國內的環境保護和自然管理。Satoshi Ohnishi和Minoru Fujii(2015)[22]等用比較研究方法分析了日本實行生態新城政策以來,綠色循環經濟在日本的發展情況,提出了改進在廢物利用的供應鏈管理并逐步在全國推廣現有經驗,推動生態環境建設。

綜上所述,就產業發展的現有文獻看,之前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我國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宏觀環境和我國某地區該行業的發展條件,而有關于國外相關產業發展情況的對比和如何吸收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促進國內該產業發展的研究相對薄弱。之前的研究為分析我國在產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且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措施提供了參考。

三、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現狀

與國外的相關產業相比,近年來國內該產業發展速度較快,不少企業已經初步形成規模。當前,國內產業發展現狀如下。

(一)產業規模加速擴張,迅速成為支柱產業

“十二五”以來,該產業以年平均增長速度保持在15%—20%。其中,國家每年可再生能源領域投入資金約677億美元,位居全球之首。2014年,在環保形勢日益嚴峻的情況下,我國環保設備產量規模穩步增長。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在2014年環保裝備制造業產值達到5 111億元,提前一年完成了《環保裝備“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的“2015年產值達到5 000億元”的目標。節能服務業產值達到新高:2013年國內合同能源管理投資為742.32億元,到2014年為958.76億元,同比增長29.16%;2013年,節能服務產業總值為2 155.62億元,2014年達到2 650.37億元,同比增長22.95%。2014年,綠色循環經濟產業產值達15 000億元,就業人數達2 000萬,回收可再利用廢棄物和重復利用各種廢棄物總量達2.5億噸,節能標準煤2億噸,污水減少排放量90億噸,固體廢棄物排放量降低11.5噸。2015年,其產業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達2.1%,產業總產值在GDP比重達6.5%。

(二)行業競爭日益激烈

受政策鼓勵,許多中小型企業進入節能環保產業,增加了產業的市場活力。與大型國有企業相比,中小企業具有規模小,經營靈活的特點,更容易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進而提高自身生存能力。但是,由于大型國有企業擁有資金和技術方面的優勢,中小企業很難在市場上獲得生存空間。此外,大型國有企業還通過兼并重組的方式搶占市場份額,增強自身實力。

(三)對外行業競爭力不強

與國外的相關產業相比,國內的節能環保產業起步較晚,在國際市場上不具備競爭力,缺乏核心技術。例如,在水處理方面,我國的生活和工業污水凈化設備可以達到國內標準。但是在高端水處理設備制造方面,如高端高活性污泥和家用凈水設備滲透膜的制造,由于技術水平有限,仍然落后于發達國家。在脫硫脫硝技術、余熱余壓技術和節能電機生產上與世界先進水平相依然相差較大。目前,美國、日本和歐盟的相關產業已經步入成熟期,占據了國際節能環保市場的大多數份額。其中,美國是國際上最大的節能環保產品的生產和消費國,擁有國際上最大的需求市場;據估計,德國的相關產業到2020年有望成為國內的主導產業,并超過其傳統的裝備制造和汽車產業;日本的節能環保產業在政策的鼓勵下,其節能環保服務業每年的增長速度保持在30%左右。

(四)產業布局已具雛形,由東向西逐步擴散,“一帶一軸”的格局大體形成

“一帶”是“沿海發展帶”,集中于珠三角、環渤海和長三角為核心的聚集發展地區。“一軸”主要是由長江沿岸省市組成的“沿江發展軸”。其中,環渤海地區在技術水平等方面有較強的優勢,而長三角地區節能環保產業有較好的發展基礎。此外,在全國其他地方,如中西部的重慶、武漢等地,也形成了自身的產業發展模式。另一方面,各地區在產業發展水平上有較大差距。東部地區由于良好的經濟和技術基礎,積極促進區域內產業的發展,因而在產業發展水平上處于領先地位。而中西部地區受自身的資金技術的限制,產業發展水平相對滯后。

總體上來看,國內節能環保企業多面臨技術和市場環境帶來的瓶頸。在國內市場上,中小企業因自身的實力和客觀的市場壟斷等原因難以獲得發展;而在國際市場上,我國在許多關鍵領域仍然受制于人,在高端市場難以獲得市場份額。本文選取了產品進出口總額、TC指數、RCA指數和其在節能環保國際市場上所占份額四個指標來分析我國節能環保產業存在的差異。

1.產業進出口總額對比。進出口總額反映了進出口一國國境的貨物總金額,可以直接用于反映一國在對外貿易方面的總規模。

圖1 中日美德四國節能環保產品進出口總額情況對比(億美元)

由圖1可以看出我國節能環保產品的國際貿易變化。從2011年起國內節能環保產品由貿易逆差轉為貿易順差,且順差額逐年增大。從出口額來看,國內節能環保產品出口額于2010年首次超過日本并且差距逐年變大,與美德的差距也逐年減小,這表明我國節能環保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貿易狀況有所好轉。

2.TC指數對比。TC指數,又稱貿易競爭力指數,該指數從絕對優勢角度反映一國產品或服務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和地位。其計算公式為:

其中Xij代表j國i類產品的出口額,Mij表示的是j國i類產品的進口額。TC指數大于0表示該國的i類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備競爭力,越接近于1時表明該國該產品的競爭力越強。

由圖2可以看出,我國節能環保產品2015年的TC指數為0.07,表明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較弱,而日本和德國的國際競爭力大于0.3,在國際節能環保市場上競爭力較強。

3.RCA指數對比.RCA指數,又稱為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用于測算和反映一國某產業在國際市場上的比較優勢。通過該國某產業在本國出口總額中所占的比重與該產業在世界貿易中所占的比重的比值來計算。其優點在于剔除了不同國家經濟主體總量波動的影響,從而更好地反映某國一產業出口水平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所具有的相對優勢。計算公式為:

圖2 主要國家環保產品出口TC指數

其中,Xij反映的是j國i類產品占該國貿易出口總量的比重,Xiw反映的是i類產品占世界貿易出口總量的比重。RCA指數大于1時,該國i類產品貿易具有比較優勢;小于1時,具有比較劣勢。

圖3 主要國家RCA指數

從圖 3可以看出,美國和德國RCA指數均大于1.5,說明兩國出口的產品比較優勢明顯,且這種優勢近年來不斷增強;日本相對美德來說,RCA指數較小,但是同中國相比仍然具有很大優勢。中國10年來的RCA指數有所上升,但是總體來說,不具備比較優勢。

4.國際市場份額對比。國際市場份額是指一國某產業的出口總額在全球該產業出口額所占的比重,直接體現了該產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表1 中日美德四國節能環保產品國際市場占有份額對比 (%)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世界環保市場份額中,我國所占比重逐年上升,并且于2010年首次超過日本,與美德等發達國家的差距也逐年變小。但應該注意到的是我國目前出口的節能環保產品仍然以初級加工制造產品為主,產品科技附加值較低。

四、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存在的問題

一是政策激勵不足。以節能環保產業的資金投入為例,現階段,我國投入資金約為國內生產總值的0.8%左右,遠低于發達國家1.7%—2.2%的平均水平。多數中小企業面臨資金短缺問題。對比日本的發展經驗可知,在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過程中,國家政策對于減輕企業負擔,引導投資具有重要作用。同時,許多優惠政策在實踐中也存在諸多問題。以國家的優惠補貼政策為例,許多企業并沒有將補貼資金用于研發或擴大生產,而是每年依靠國家補貼實現扭虧為盈。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差,一旦補貼政策停止,不少企業將面臨倒閉風險。

二是產業結構不合理。當前我國節能環保產業尚處于發展初期,國內產業多以初級加工制造業為主,產品技術含量較低,在國際市場上也不具備競爭力。許多國內生產的節能環保產品僅能滿足國內產業標準,難以出口贏得國際市場。由于我國在關鍵技術和核心裝備上對國外尚有較強的依賴性,使得國內企業在節能環保咨詢和生態環境修復等高端市場上少有涉及。未來亟須進一步提升產業技術水平,推動產業的發展層次提高和產業結構優化。

三是行業存在惡意低價競爭。在市場競標中,一些技術標準低的企業為獲得市場份額惡意壓低價格,技術標準較高的企業反而由于標準和報價原因處于不利地位。在國家利好政策影響下,大量中小企業涌入該行業。各企業自行定標,導致產業標準良莠不齊,不少技術標準高、實力強的企業由于低價競爭面臨困境,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現象。

四是企業規模小。最新公布的《中國能源集團500強發展報告》統計顯示,2015年進入能源集團500強的企業中,節能環保企業僅10家。其中,中國節能環保集團總公司的營收約為464億元,而其余9家企業的營收總和僅為263億元,前者不足后者營收總和的60%。而在入圍的10家企業當中,僅一家進入百億元規模企業行列。全國每年1.5萬億元的環保產值,被大概3萬家企業瓜分,這些都反映出我國節能環保產業體量總體偏小的現狀。

(二)產業問題成因分析

當前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表明節能環保產業在政府政策、企業自身和產業層面還存在很大不足。形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有:

首先,環保意識淡薄。相比于傳統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發展節能環保技術會增加企業的生產成本,因而企業不愿額外投入資金,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受政策影響很大。其次,節能環保產業本身投資大、資本回收期長,企業難以短期獲利,從而限制了資本流入。就整個社會而言,同樣存在環保意識淡薄的問題。現階段,政府是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主要推動者,而日本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最初動力來自于民間并伴隨有社會整體環保意識的提高。這種差異反映出加強環保教育,提升環保意識的必要性。

其次,配套措施不到位。當前,我國在與節能環保產業相關的配套措施的貫徹過程中存在許多缺陷。以能源和資源價格為例,國內水電等資源的價格長期呈低位運行狀態,使節能環保產品降低節約資源成本的優勢難以凸顯,從而限制了產品在市場上的推廣。而國家對于“三高”企業的政策也難以徹底貫徹實施。就排污費制度而言,盡管國家較早地頒布了相關政策,但在當前產業調整過程中,對高耗能企業額外征收排污費用意味著加重企業負擔,隨之而來的可能是企業倒閉和稅收、就業難以保證等社會問題,這種沖突使得地方政府在政策貫徹過程中處于兩難境地。

再次,行業標準缺失。當前產業內多個領域缺乏完整細致的產業標準,不同企業執行在減排和凈化標準上存在較大差異。其主要原因在于產業發展尚不成熟,產業內部企業在發展水平上存在較大差距,使得與行業發展水平向適應的行業標準難以制定。而在市場競爭中,標準低、報價低的企業更容易贏得市場份額,使得行業整體標準難以得到提高,從而限制了節能環保產業對生態環境的改善作用。

最后,科技水平低,資金投入不足。近年來,受國家政策和資金投入影響,節能環保產業的研發能力有所提高,但是在許多關鍵技術和核心設備研發上尚有欠缺。同發達國家相比,產業自主創新能力較弱,限制了產業競爭力的提升和產業結構的優化。節能環保技術提高需要企業給予大量的資金研發投入,然而現階段,大多數中小企業除自有資金外難以獲得額外的融資支持,企業用于研發的資金減少,產業技術水平難以提高。

五、促進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政府層面

1.創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節能環保產業具有社會性和公益性,同時產業投資大,見效慢,需要國家政策持續引導。現階段我國對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有較大的支持力度,未來較長時間內政府需要繼續發揮這種引導作用。同時在政策的制定過程中還應該關注下面幾點:一是要在產業層面上盡快促進行業標準的出臺。合理的行業標準是規范產業發展,推動行業發展水平提高的保證。只有制定合理可行的行業標準,才能發揮市場優勝劣汰的作用,促進行業公平競爭,從而激勵行業整體節能環保技術水平提高,進而提升產業整體實力。二是要打破壟斷,放寬行業準入門檻。當前我國節能環保市場上的企業以大型國企為主,國企因為多種優勢在市場上有很強的競爭力,使得小微企業難以獲得發展。政府應該創造更為公平的市場環境,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增強市場活力。此外,中央政府應該加大對于地方保護主義的排查力度,促進節能環保市場公平化、市場化,促進實力強,技術水平高的企業做大做強。三是為產業的發展建立配套的金融支持體系。改進信貸服務體系,為節能環保產業信貸融資開辟專門通道,創新貸款抵押方式,使企業能夠采用應收貸款和專業機構擔保等方式取得資金,解決企業資金短缺的問題。鼓勵企業采取直接融資的方式進行籌集資金,支持企業通過發行債券等方式獲得資金支持。同時,對于實力強的企業,鼓勵其上市融資,解決節能環保產業發展中的資金困境。四是要促進能源價格合理化。對于能源資源價格實行更為合理的階梯式定價,發揮價格機制的作用,促使企業在成本的壓力下轉向節能減排,進而拉動市場需求,帶動產業發展。

2.加大政策鼓勵扶持力度。減輕企業稅負,制定更合理的稅制體系。現階段針對節能環保產業的稅制分為兩個層面,一方面通過企業所得稅、增值稅、資源稅、消費稅和營業稅等方面給予企業優惠,另一方面對于資源產品增加額外稅負。但在實踐中許多稅收政策對消費的調節作用并不明顯。如針對一次性筷子制定的消費稅并未使一次性筷子在市場上的銷量受到太大影響。今后我國應該綜合考慮居民消費和企業生產中各個產品的污染情況,設計更為合理的稅負體系,更好地發揮稅收的調節作用。其次,通過政府采購加大對于節能環保產品的支持力度。政府采購對于國民經濟有很大的影響作用,統計顯示2015年其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約為13%。政府通過加大對于節能環保產品的采購量,可以直接拉動對于節能環保產品的需求量,進而帶動產業結構調整,推動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

3.促進官企民通力合作。加強各方合作是實現信息暢通,保證監管效果的有效措施。建立由政府、公明和企業各方代表組成的負責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專門組織,確保信息及時公開。加強政企溝通,確保產業發展情況的及時反饋,使政府了解企業發展中的需要,從而為企業發展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保證政府和公民之間的信息公開,及時準確公布節能環保信息,進而增強公民節能環保意識,更好地發揮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對于政府和企業的監督作用,保證政策的落實效果。

4.加大執法力度,明確環境責任。近年來,國內加強了在環境方面的立法,但落實效果較差。其問題在于地方政府普遍存在執法不嚴的現象,很多地方不能很好地貫徹環境標準,導致部分地區的環境越來越差。針對這一情況可以明確各方責任,將環境問題同地方政府官員政績相掛鉤。設立每年地方環境標準,對于標準落實不到位和生態問題較多的地方政府切實追責。地方政府也要轉變發展思路,改變以往高耗能、高污染的發展模式,兼顧節能環保與經濟發展。

(二)企業層面

1.加大自主創新和科研投入。能環保產業的發展需要科學技術的支持和推動,科技水平是影響該產業發展層次、產業競爭力和培育自主品牌的關鍵。企業應該加大對于節能環保技術的研發投入,重視技術在產業發展中的作用,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建立創新激勵機制。同時大力吸引科研人才并給予激勵,增強企業人才儲備。

2.促進新技術推廣。加強同各高等院校、研究所之間的合作。高校和科研院所憑借自身技術積累和人才優勢,在技術水平、難題攻關和新技術研發方面有很強的競爭力。企業要加強與高校和研究所的合作,推進技術的轉化,建立高效的產、學、研體系。積極利用其技術優勢,逐步打造品牌優勢,提高企業競爭力。

3.尋求國際技術合作。在國際市場上,美、日、德三國在行業內上有傳統優勢,其節能環保技術競爭力很強。企業要加大同國外企業的技術合作,了解行業發展動態,參與產業分工并學習吸收先進技術。一方面,通過國際合作帶動產業更好地整合產業鏈資源,從而逐步提高企業自身的研發能力、技術水平和國際參與度;另一方面,通過對外合作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

(三)公民層面

1.提高環保意識。提高環保意識對于增進公民對于國家政策的理解,加大公民對于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具有重要作用。伴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公民會自覺加大對于節能環保產品的支持力度,從而增加市場對于環保產品的需求量,帶動產業做大做強。

2.加強節能環保教育。公民在日常生活中,要自覺接受環保教育,同時積極關注生態環境,為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建言獻策。另外,公民要發揮自己對企業落實生態環境政策的監督作用,促進環境政策更好地貫徹。

參考文獻:

[1]牛桂敏.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探析[J].理論學刊,2014,(5):43-47.

[2]郭建卿,李孟剛.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難點及突破策略[J].經濟縱橫,2016,(6):52-56.

[3]王文舉,向其鳳.中國產業結構調整及其節能減排潛力評估[J].中國工業經濟,2014,(1):44-56.

[4]李樹.市場主導型環保產業發展中政府的作用研究[J].經濟縱橫,2015,(1):20-23.

[5]樊宇,吳舜澤,趙云皓,等.中國與國外環境保護統計方式與內容比較[J].統計與決策,2015,(21):4-7.

[6]朱延福,薛金奇.環保服務產業發展與財政直接投入驅動關系的實證研究——基于長三角數據[J].華東經濟管理,2015,(11):81-87.

[7]呂榮勝,葉魯俊.中國節能產業創新生態系統耦合機理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5,(19):50-55.

[8]許長新,詹平原.節能減排對江蘇產業轉型升級的影響分析[J].南京社會科學,2012,(6):17-25.

[9]黃嘉濤,張德鵬,林紅菱.廣東省節能服務產業現狀分析及發展對策[J].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4):87-89.

[10]李文軍.節能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發展:“十二五”回顧與“十三五”建議[J].江淮論壇,2016,279(5):28-34.

[11]黃嘉濤.節能服務產業秩序與治理績效的實證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v.33;No.291(17):96-99.

[12]王蕾,魏后凱,王振霞.中國區域節能潛力估算及節能政策設計[J].財貿經濟,2012,(10):130-136.

[13]牛曉耕,張國豐,孫麗欣.節能減排效應分析與節能減排潛力預測[J].統計與決策,2016,(8):105-107.

[14]金培振,張亞斌,李激揚.能源效率與節能潛力的國際比較——以中國與OECD國家為例[J].世界經濟研究,2011,(1):21-27.

[15]程云鶴,齊曉安,汪克亮,楊力.技術進步、節能減排與低碳經濟發展——基于1985—2009年中國28個省際面板數據的實證考察[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3,(1):51-60.

[16]汪克亮,楊寶臣,楊力.基于環境效應的中國能源效率與節能減排潛力分析[J].管理評論,2012,(8):40-50.

[17]劉昶.節能政策效果的持續性探究[J].經濟縱橫,2014,(5):25-29.

[18]Abeelen C.,Harmsen R.,Worrell E.Implementation of energy efficiency projects by Dutch industry[J].Energy Policy,2013,63(4):408-418.

[19]Kozik R.,Karasińska-JaSkowiecI.ProtectingtheEnvironment Through Public Procurement Law-The Case of Poland[J].2016,44(5).

[20]Syafiq M.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n Indonesia Regard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Marine Environment from Industrial Pollution[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Policy&Management,2015,17(3).

[21]Smoilov S.Enhancement of the Mechanism of Economic Regulation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Nature Management in the Republic of Kazakhstan Based on the Use of Foreign Experience[J].Review of European Studies,2015,7(3):119-23.

[22]Ohnishi S.,Fujii M.,Fujita T,et al.Comparative analysis of recycl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Japan following the Eco-Town program for eco-industrial development[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6,(114):95-102.

猜你喜歡
企業發展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8期)2022-09-20 06:44:30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6期)2022-06-29 01:11:44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中國核電(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云南畫報(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從HDMI2.1與HDCP2.3出發,思考8K能否成為超高清發展的第二階段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華人時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日本少妇又色又爽又高潮| 青青操视频在线| 老司机精品99在线播放| 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麻豆| 日韩黄色大片免费看| 黄色网址免费在线| 中文字幕自拍偷拍| jizz在线观看| 久久五月视频| 中日无码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本| 欧美日韩北条麻妃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97在线国产视频| 欧美午夜性视频|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激情综合五月网| 国产国拍精品视频免费看| 浮力影院国产第一页| 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精品| 国产成人AV综合久久| 欧美日韩综合网|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粉嫩| 亚洲综合色区在线播放2019| 日本免费a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不卡| 久久大香香蕉国产免费网站| 欧美a在线看| 又粗又大又爽又紧免费视频| 成人在线天堂| 亚洲精品777| 成年看免费观看视频拍拍| 黄色网址免费在线| 亚洲黄色成人| 91外围女在线观看| 91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白浆免费视频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美女91视频| 日本欧美精品|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美女高潮全身流白浆福利区| 亚洲高清资源|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1区2区| 中字无码精油按摩中出视频| 91在线精品麻豆欧美在线|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区性色| 亚洲综合片| 欧美国产三级| 中文字幕免费播放| 91亚洲视频下载| 久久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区| 亚洲日韩精品伊甸| 女同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 av色爱 天堂网| 思思99热精品在线| 国产麻豆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999| 亚洲av无码久久无遮挡| 国产欧美视频综合二区 | 成年人免费国产视频| 国产噜噜在线视频观看| 69av在线| 国产精品一线天|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 超清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国国产a国产片免费麻豆| 国产精品露脸视频|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欲色|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 亚洲永久免费网站| 色综合五月| 黄色网站不卡无码| 97在线国产视频| 欧美日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