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元勇
摘 要:文化生產力是指文化轉化為生產力并促進生產力的解放、改革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文化生產力是指馬克思主義文化對改造主、客觀世界的實踐活動的推動力。解放、發展馬克思主義文化生產力,促進社會和諧,推動改革進行,務必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創新能力,增強馬克思主義文化產品的影響力、滲透力和引導力,使馬克思主義文化“產品”自身與各種文化傳播介質相融合;深化學習馬克思主義文化,發展馬克思主義文化產業。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文化產業;文化生產力
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推動著人類對生產力理解的多樣化。特別是知識經濟時代,文化作為推動人和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所以越來越受到重視。馬克思主義是發展中的人類精神文明,對生產力的發現起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文化,深入探究馬克思主義文化生產力的內涵、意義及提高途徑,可以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
一、馬克思主義文化生產力內涵界定
文化生產力是指能夠作用于生產力,并促進生產力變革、解放、發展的文化要素。這些文化要素由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方面組成。因此,文化生產力內涵包括精神生產力的內涵。文化生產是一種人類實踐活動,是文化生產主體用特定的方式、方法改造對象而創造出新的存在物的活動。
二、馬克思主義文化生產力的作用
(一)馬克思主義文化對生產力的直接推動作用
從古至今,由于文化中的優秀成分具有豐富的生產內容,創新生產工具(思維方式變革,服務人發展人的方式方法變革) 提高勞動者素質等方面的直接推動生產力發展,直接服務于人的發展的意義,成為提升人類幸福指數的重要部分。而馬克思主義文化,作為合人性、合社會發展規律的文化存在,直接推動了社會文化的發展,生產力的解放、發展,人的發展。
(二)馬克思主義文化生產力對人類實踐活動的直接影響及變革作用
馬克思主義文化生產力是指馬克思主義文化作用于社會各項實踐活動,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這種作用,主要體現在促進人的發展,直接對實踐主體、客體,實踐材料的優化、組合的推動上。人類實踐活動涉及到生產力的三個基本要素,人類具體實踐有直接改造自然和人類社會的人類勞動及科學實驗三種形式。馬克思主義社會體系和馬克思主義文化對社會各項實踐活動的直接影響及變革作用,即對生產力的推動作用完全不低于科學技術作為生產力的作用。
(三)馬克思主義文化生產力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
1鞏固人民當家做主地位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鞏固和發展人民當家做主的地位,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指導,提高社會成員對國內外局勢的判斷能力,對科學道路、方向的辨別能力,深化落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堅持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向科學的、發展的馬克思主義所指引的人類社會發展方向前進。
2穩固黨的執政地位
馬克思主義文化生產力的提高,對于黨員和干部素質的提高,對于黨的運作制服的完善,對于中國共產黨拒腐防變,促進黨更好更快發展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提高馬克思主義文化生產力也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重要表現,是黨不斷提高“向心力、凝聚力、戰斗力、影響力”的重要體現。馬克思主義文化生產力的不斷提高有利于穩固黨的執政基礎,使黨的“執政力量源泉”用之不竭。
3增進人民內部和諧,保障社會穩定
馬克思主義文化對社會不良思潮的疏通、引導,對社會心理的積極引導,讓社會成員充分理解: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多民族情況,整體社會成員素質等特殊國情,國內、國際政治環境是政治體制改革過程中需要切實考慮的;真正理解:我國的政治體制改革需要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同社會發展的進度和整體社會成員的心理接受程度緊密結合起來。
4推動文化產業,促進經濟發展
馬克思主義文化生產力的提高,豐富了文化產業種類,推動文化產業優化產業結構,加大馬克思主義文化對我國其他文化產業的促進和發展,為社會主義文化繁榮,提高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為人的全方位自由發展,,提供更好、更多的文化產品,文化事業的發展繁榮也進一步促進了我國經濟發展。
三、發展馬克思主義文化生產力的途徑
提高馬克思主義文化生產力發展水平需要做到以下方面:
(一)不斷豐富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繁榮發展馬克思主義文化
馬克思主義文化的豐富和發展需要我們堅持求實態度,要總結國內外社會實踐的利弊經驗,并適當將這些寶貴經驗錘煉、取其精華,以豐富發展馬克思主義文化。同時,我們也要繼承我國傳統文化和國外文化中的優秀成分,發展繁榮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
(二)不斷提高勞動者素質
勞動者在自身發展的過程中。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特別是馬克思主義文化知識的集聚、知榮知恥的情感集聚、堅韌不屈的意志集聚、幫助他人、樂于奉獻的行為集聚等方面的集聚,從而為勞動者掌握馬克思主義文化,運用馬克思主義文化武器改造客觀和主觀世界提供強大支撐。
(三)大力發展壯大馬克思主義文化產業
馬克思主義文化產業的振興,關系到馬克思文化的影響力、滲透力;關系到其他文化產業的平穩推進;關系到馬克思主義文化生產力作用的有效發揮;關系到社會成員的健康良性發展,最終影響到社會的和諧穩定。因此,解決馬克思主義文化產業發展壯大的問題已是刻不容緩。而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對馬克思主義文化產業運作管理環節進行明晰,對馬克思主義文化產品進行深刻了解,明確馬克思主義文化的產品特點,豐富和發展其傳播手段和形式。
四、結語
在目前深化改革、促發展的形勢下,要高度重視并努力提高馬克思主義文化生產力。讓文化發展為我國政治體制改革保駕護航,進而為推動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造福人民。
參考文獻:
[1]田衛東,張健.文化產業的時代語境及實踐訴求[J].齊魯學刊. 2010(03).
[2]錢立潔.公共文化的時代自覺及其踐行[J].泉州師范學院學報.2008(05).
[3]李校利.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支點——2009年文化生產力研究新進展[J].西安歐亞學院學報.2010(03).
[4]成濤,李樹德.文化生產力客體性要素探討[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