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琴
摘 要:伴隨著當前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我國日益注重幼兒階段教育工作,越來越多的家長為了幼兒健康發展,早早將幼兒送入幼兒園進行教育。但是,禮儀教育卻經常被忽視,禮儀教育對于提升幼兒品格具有重要作用。相關人員應當認識到幼兒階段需要加強對孩子的禮儀教育。
關鍵詞:現代文明;幼兒;實施禮儀;教育
我國是禮儀之邦,禮儀關系到人們的社會生活。禮儀不但是需要遵守的準則,而且是建立和諧社會的重要要求。由于幼兒心智并不是特別成熟,這就需要對幼兒進行引導,在幼兒階段就應當進行禮儀教育,這樣對于幼兒建立正確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深入研究了幼兒禮儀教育重要性,以及探討了如何利用現代文明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
一、加強幼兒教育中的禮儀教育的重要性
隨著心理學和教育學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教育學家和家長認識到幼兒教育的重要性。幼兒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對世界擁有著廣泛的好奇心,但由于自制力和自知力都比較弱,還需要家長和老師進行適當的引導,因此必須加強對幼兒教育的重視。中華民族是傳承千年的禮儀之邦,上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要求在對幼兒進行教育時就普及禮儀和道德要求,并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踐行禮儀規范。禮儀的要求是多方面、多層次的,一方面它對人際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提出行為準則,在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態度時,要采用恰當的方式,同時尊重他人的見解。一個不懂禮儀,不遵守禮儀的人,其生活方式和行為規范一定是與社會的主流思想相違背的。這樣的人與整個社會格格不入,很難與他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和合作,也就很難融入到社會中。因此,在對孩子進行幼兒教育時就要普及禮儀知識的重要性,教導孩子尊禮、守禮、知禮。另一方面,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有助于培養他們健康的人格,禮要求人們要學會感恩,學會知足,學會在公眾場合克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一些被社會所排斥和譴責的個人行為習慣,例如公眾場合隨地吐痰、圖書館內大聲咆哮等其根源都是沒有遵循禮儀的要求,更有甚者不懂得尊重他人、敬畏生命,做出違法犯罪行為。因此,如果對幼兒的禮儀教育提出嚴格的要求,在孩子年幼時就在其心中種下一顆善良知禮的種子,有助于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養成健康的人格。
二、如何有效利用現代文明對幼兒實施禮儀教育
(一)幼兒教師要言傳身教
對于幼兒來說,幼兒教師是除父母之外權威最大的成人,是學校教育中最主要的教育者。一方面,教師要向學生普及禮儀知識,告訴學生什么是禮儀和道德的要求,并要求學生嚴格遵守禮儀。另一方面,也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這是因為幼兒很可能會模仿成人,特別是老師和家長的行為。而且,如果幼兒教師都做不到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愛護教室中的環境,克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那么學生也就認識不到禮儀的重要性。
(二)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幼兒園環境
幼兒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在他們記憶所學知識,情景記憶的效果要優于邏輯記憶。因此,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幼兒園環境,有助于他們利用情景記憶來記憶禮儀知識。例如,教師可以繪制一些禮儀漫畫,將其粘貼到幼兒園的大廳、走廊、樓梯、教室內,色彩鮮艷、線條可愛的圖畫不僅能幫助幼兒理解禮儀的規范,也有助于他們記憶禮儀的知識。有條件的幼兒園還可以組織學生和家長參與到漫畫的繪制過程中,并通過幼兒園園內評選、班級評選的方式,選出優秀作品,并進行表揚,增加學生和家長的參與感。在班級教育中,可以根據幼兒年齡的不同,選擇合適的方式進行幼兒教育,例如,要求幼兒在入園后、上課前集體朗誦《弟子規》等禮儀規范,在課堂上進行角色扮演。還可以在幼兒園內開設“禮儀日”活動,讓所有的孩子都參與到活動中,在幼兒園內形成良好的禮儀氛圍。教師需要注意的是,進行這些活動和課程設計的最主要目的是讓幼兒在禮儀充沛的環境下成長,讓他們感受到禮儀的美,形式只是其次,內容才是主要。
(三)在一天的每一個環節中都滲透禮儀的要求
從幼兒園到課程結束,幼兒在幼兒園內一天中的每一個環節都要滲透禮儀的規范。例如,在家長送幼兒入園時,要教導幼兒向家長告別,向朋友問好;在上課學習中,要教導幼兒遵守課堂秩序,不能隨意走動,也不能大聲喧嘩;在吃午餐時,要教導幼兒珍惜糧食,明白“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不要浪費食物;在進行午休時,要配合教師的安排,不能大聲吵鬧,以免影響其他同學的休息;在進行戶外活動時,要學會與朋友進行合作,即使在活動中與同學發生爭執也要通過溝通解決問題;在離開幼兒園時,要向教師告別。
(四)在各種節日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
中華民族擁有5000年的歷史,由此而衍生了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再加上時代的發展和西方文化對中國的影響,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節日越來越多,幼兒園可以通過節日活動,對學生進行禮儀教育。在三八婦女節時,讓孩子制作賀卡送給母親和女性老師;在重陽節時,讓幼兒看望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在中秋節時,可以讓孩子開展制作月餅的活動,通過這種方式傳承傳統文化;在國慶節時,有條件的學校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升旗儀式,讓幼兒一起唱國歌,祝賀祖國生日;在六一兒童節時,鼓勵幼兒參加各種文藝表演,慶祝自己的節日等等。還有很多其他的節日也可以進行設計,讓幼兒在歡樂的度過節日的同時,浸潤在傳統文化和禮儀教育中。
(五)通過比賽的形式鼓勵幼兒講文明,懂禮儀
在日常的幼兒園活動中,可以通過開展各種各樣的小比賽鼓勵幼兒遵守文明要求、恪守禮儀規范。例如,可以開展講文明禮儀故事的比賽,既可以講歷史名人講文明懂禮儀的故事,也可以講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先進事例。對于幼兒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表現,幼兒教師也應該進行及時的評價,對于表現優異的幼兒事跡教師可以通過攝影的方式攝錄下來,定期進行評比,由幼兒們評選出“文明之星”、“禮儀之星”,并且進行表揚,鼓勵其他的幼兒學習。
(六)家長要與幼兒園形成密切的配合
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要通過生活中的每一點小的點滴進行教育。因此,僅僅通過幼兒園的課堂教育是不完善的,家庭才是幼兒成長和生活最主要的場所,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幼兒園會通過發放手冊、召集班會等方式對家長進行文明禮儀的培訓,并通過班級老師與家長形成溝通,一方面讓家長了解到幼兒園中文明禮儀教育的方法和進度,另一方面也鼓勵家長密切配合幼兒園中的文明禮儀教育。同時,幼兒園也鼓勵家長多閱讀相關的書籍,用科學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教導孩子遵守文明禮儀,在生活中做到言傳身教。對于家庭文明禮儀教育頗有體會的家長還可以通過講座這種方式分享給其他的幼兒家長。在學習了各種禮儀知識之后,家長還要經常帶孩子接觸外面的世界,將文明禮儀在日常生活中實際踐行。有條件的家長還可以為孩子建立電子的文明禮儀相冊,用攝影等方式記錄孩子每一次點滴的進步,在孩子表現優異的地方要及時進行表揚,如果孩子對禮儀的某一個方面理解有差異,也要及時的進行糾正。這樣家校聯合,全面對孩子進行禮儀教育。
三、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有效利用現代文明對幼兒實施禮儀教育,幼兒教師要言傳身教、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幼兒園環境、在一天的每一個環節中都滲透禮儀的要求、在各種節日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通過比賽的形式鼓勵幼兒講文明,懂禮儀。與此同時,家長要與幼兒園形成密切的配合。
參考文獻:
[1]陳一瓊,陳岳芬.農村鄉鎮幼兒園體驗式禮儀教育的實施策略[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7,19(06):115-117+121.
[2]王燕.淺談文明禮儀教育在游戲活動中的實施策略[J].華夏教師,2017(09):81.
[3]孫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對小班行為禮儀教育的啟發[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11):223.
[4]劉敏.為幼兒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礎——幼兒禮儀教育策略探討[J].赤子(上中旬),2016(24):203.
[5]李洪銀.禮儀教育在幼兒園實施方法策略的研究[J].學周刊,2013(02):208.
[6]蔡文瑞.開展幼兒禮儀教育 促進幼兒全面發展[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2(12):71-72.
[7]顏紅芹.開展幼兒禮儀教育的意義及其有效途徑[J].學周刊,2011(2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