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慧民
摘 要:高中語文新課標特別強調學生除了要具備聽、說、讀、寫等能力,還應具有較強的語言運用能力,以及一定的探究能力、審美能力。要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就必須徹底改變教學方法。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閱讀技巧
語文教學研究表明:語文教學以閱讀為本,在閱讀過程中,尊重閱讀者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強烈的自我需要意識,還學生以自我感悟的機會,重視學生探索、發(fā)現(xiàn)的過程。這種模式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供了自由的空間與和諧的情境。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承認和肯定,學生的興趣和想法得到尊重,并由此獲得成功的滿足感,有效地提高了語文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
一、設置懸疑,引發(fā)興趣
“引而不發(fā),躍如也”,在課堂閱讀教學中教師的任務在于一個“引”字。“引”就是啟發(fā),就是暗示。要求教師“不發(fā)”是為了讓學生“發(fā)”,而且“會發(fā)”,讓學生動起來,成為課堂的主體,而“引”的最佳方式是設疑提問。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設疑,抓住啟發(fā)的最佳時機來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與求知興趣,從而誘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活動。如在講述5項鏈6一文時,我們只著重在理解作者莫泊桑構思深意上提出問題:“作者為什么在小說的結尾要安排一個瑪?shù)贍柕屡c佛來思節(jié)夫人相會的場面?為什么要點明項鏈是假的這個事實?”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能夠沒有興趣嗎?通過這個問題的討論,我們實際上把握了小說全部構思的匠心,也把握了全篇的精華。
二、分層教學,注重鉆研思考
對于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對于不同的閱讀材料選擇不同的側重點。在課堂上鼓勵學生自由組合,各抒已見,大膽討論,上臺陳述。教師要為學生的閱讀實踐創(chuàng)設民主的環(huán)境,提供自主條件,既要充分關注學生閱讀態(tài)度的主動性、閱讀需求的多樣性、閱讀心理的獨特性,更要高屋建瓴,敢于率先打破傳統(tǒng),走出思維定勢,以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進一步“逗”起學生探究的熱情,讓他們充分享受鉆研思考過程的樂趣。如學習《籬笆那邊》時,在分析“上帝”這個形象時,在學生的思維都固定在 “權威的代表”、“正統(tǒng)思想的化身”、“別人思想行為的禁錮者”、“以自身刻板僵化的理念來扼殺世間美好事物的冷面統(tǒng)治者”上面,為了使探索更為深入,可提出疑問:草莓的甜美只是想象的結果,若草莓是酸的,是苦的,我們真的不需要“上帝”嗎?這樣的問題一拋出,學生的思維一定會被激活,從而走向更遠更深。
三、優(yōu)化閱讀教學,提高閱讀標準
優(yōu)化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工作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尤其是在江蘇省新的高考方案的形勢下,任何學生都不敢對語文的學習掉以輕心。如果學生花了大量的時間學習語文,結果卻是毫無收獲,對于他們來說,將是致命的打擊。當前,我國正在全力開展課程與教學改革,希望能借助改革,優(yōu)化課程和教學系統(tǒng)。在改革進程中,大家都有著強烈的優(yōu)化課程與教學的意愿,這是推進改革的重要思想基礎。在當下,確定優(yōu)化教學的具體標準,必須考慮以下一些前提:首先,要反映現(xiàn)代教學的一般規(guī)律和基本價值;其次,要符合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時代的社會歷史要求和我國教學工作的國情;再者,要體現(xiàn)教學改革發(fā)展的方向性和進步性。我國有學者曾明確指出,“當前我國在課程與教學改革中應堅持的優(yōu)化教學的標準是:個人全面發(fā)展、多快好省、真善美統(tǒng)一。”
四、自主感知閱讀,自由表達觀點
高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了沉默的習慣。只是低頭學習,忽略了自主自由表達自己看法和觀點的過程,這與課程標準所提出的觀點不符。教師要學會及時更新觀點和教學理念,讓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夠自主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與看法。對于文本材料有自己的理解。比如在學習《我與地壇》這課內容時,讓學生自主閱讀,探究問題,自主思考并能夠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史鐵生在地壇思考時都在想什么?你是怎樣認為的?這樣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就學會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使閱讀和表現(xiàn)能力得到了鍛煉。
五、提高學生閱讀技巧,培養(yǎng)個性化閱讀
個性化閱讀就是在閱讀過程中尊重學生個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營造適當?shù)慕虒W環(huán)境,去開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對文本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從而提高學生閱讀質量。想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個性,對文本進行創(chuàng)造性閱讀其技巧有如下幾點:①培養(yǎng)興趣。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這就說明了興趣對學習的重要性,只有對事物感興趣才可能主動去學習。興趣是學好的根本,語文課是比較枯燥無味的,而且對文字的積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所以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才能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②教師講課手段多樣化。語文課很無聊,大多數(shù)學生都提不了興趣,再加上呆板的教學方式是調動不起學生語文閱讀的積極性的。如果采用花樣教學,運用音樂作品、電影作品、歌詞等手段去講解一首詩歌或一篇文章,來抓住學生的眼球,讓學生在這豐富多彩的講課形式下找到自己閱讀的出發(fā)點和興趣點,從而養(yǎng)成主動地閱讀,逐步實現(xiàn)個性化地閱讀。
六、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教學,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針對性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中,學生在課堂的學習知識有限且涉及到的知識范圍較窄,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也相對分散,不能充分理解文章的內涵,這使得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很慢。教師應該根據(jù)這種情況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教學,多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思維,使課內外緊密聯(lián)系,以不斷提高學生的文學水平、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
總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和學生的知識水平、理解水平有非常密切的關聯(lián),教師在處理閱讀教學有關內容時,應當首先對閱讀標準加以確定,并以此標準為指導,實現(xiàn)教學路線的合理設計,且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包括知識儲備、閱讀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等準確界定,使學生在面對文本時能夠從宏觀上把握、從微觀上思考,同時注重后期的反思工作,真正提升高中階段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