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風險的有效防控要靠金融機構自身”,機構應加強公司治理和內部管控。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黨委書記胡曉煉建議,及時彌補監管空白點,消除一些灰色地帶,讓那些“渾水摸魚”的現形出來; 監管要有效協調,在各個領域、不同機構都要有效協調,一種金融行為要有一個監管標準,不能出現那么多“套利”行為。胡曉煉表示,希望監管機構在出臺監管規定時要加大和市場的溝通力度,讓金融機構早做準備,以防對金融機構的行為和對市場產生沖擊。談及金融風險,胡曉煉認為,風險較大的金融集團有一些較明顯的特點。比如,杠桿率非常高,在資產擴張的過程中大量舉債或無節制地舉債。同時,這些機構在法人治理方面也不夠 健全,無論是股東還是經理層都存在一些問題?!斑@些機構在經營過程中出現了一些異化。”胡曉煉稱,為此監管部門出臺了一系列規定, 采取了一些強有力的措施來化解風險,不讓“黑天鵝”飛起來,也不讓“灰犀?!睕_出來。
全國政協委員、中投總經理屠光紹“兩會”期間指出,匯金需要在總結過去的經驗基礎上,根據國家金融改革發展新環境、新任務來更好進行“匯金模式”的優化和創新,以更好適應國家金融改革新任務?!爸饕€是在金融機構公司治理結構方面發揮作用。”商業銀行的公司治理結構是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和現階段金融機構發展的重要部分,在股東治理結構當中,在促進公司特別是參控股國家重點金融機構經營當中,更注重防范金融風險,更注意服務實體經濟,更注重深化金融改革。此外,專業化、具有公司治理參與能力的外派董事隊伍,也是“匯金模式”發揮作用的堅實 基礎。“匯金作為國家出資人代表,在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方面,主要是通過派出董事、監事來行使職能和權力。”目前,匯金已具備相當規模的董監事隊伍,派駐在各個重要的金融機構。其中,對于董事的要求非常高,需要擁有較高的專業化水平,熟悉金融政策及方向,特別是要了解金融發展改革面臨的問題和挑戰。與此同時,他們也要善于和公司其他董事及管理層進行溝通協調,才能在公司治理結構方面真正起到作用。
目前,國有企業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寧高寧表示,這需要用更多的智慧、更多的政策和更大的勇氣來推進改革。第一,股權的改革。目前,國企改革需要更深入一步的就是股權改革,就是混合所有制改革, 特別是對于中央企業。這里涉及如何處理好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和對企業的管理問題,如何處理好董事會管理團隊的問題,如何處理好新來的股東股權大小和管理方式的問題,如何形成合力等問題。第二,戰略方向的調整。老國企、老產業如何創新,如何進行新的戰略引領,如何真正從追求數量轉到追求質量,如何進行產業升級,這涉及整個內部管理系統。從內部管理效率決策系 統到薪酬評價體系都需要改革,以真正滿足創造出世界一流企業的需要。 第三,人的觀念、人的水平、人的能力提升都是必須的,否則完不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全國政協委員、大唐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陳進行表示,國有企業改革取得了重大進展,多數國有企業已初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但從現實情況看,國有企業現代企業制度仍需要進一步完善,部分企業的法人治理結構還需要加快健全。他建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國有資產法》等法律法規進行相應的修改,從法律上保障發揮國有企業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
對于混合所有制改革,他建議適當提高民營企業持股比例,增強民營資本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積極性;健全激勵機制,進一步增強基層員工的改革獲得感;打通改革容錯機制、創新包容機制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讓企業家放開手腳、甩開膀子干事。
針對一些董事會形同虛設、未能發揮應有作用的問題,他建議加快簡政放權,進一步落實和維護董事會依法行使重大決策、選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權力,充分發揮董事會的決策作用,可以考慮擴大中央企業董事會授權試點范圍;加強董事會和董事隊伍建設,成立外部董事占多數的規范董事會,健全董事會內設機構,完善運行機制,確保權力放得下、接得住、運行好。
“在國有企業壟斷和半壟斷的行業,民營企業的投資比例、投資形式依然受到諸多限制,難以享受到與國有企業同等權益?!比珖f委員、湖南省工商聯主席張健建議,打破行業壟斷和國有企業壟斷,鼓勵國有企業與民 營企業在所有競爭性領域公平競爭;加快制定特許經營管理辦法,允許民營企業進入特許經營領域;加快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減少針對民營企業的行政審批事項,禁止變相審批,提高審批效率;大力發展民營企業主導的產業基金,推動民營企業間接進入某些行業領域。 在控股權方面,國企不“放手”導致民企難“牽手”。張健提出實行控股機會平等。在市場化程度比較高、非關系國家重大戰略和安全、非公益和非自然壟斷行業和領域,鼓勵民營企業獲得控股地位。鼓勵國有企業通過減持和轉讓資產存量,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為民營企業提供更 多的控股機會。此外,張健建議在加強投資收益保障方面要“雙管齊下”?!耙环矫?,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改革, 督促國有企業在混合所有制企業中按法律和合同規則保障民營企業的投資收益權利;另一方面, 盡快制定和完善有關民營企業投資權益保護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建立處理民營企業投資權益糾紛 訴訟和監督機制。”
混合所有制改革作為國企改革的突破口,要實現股權的多元化,要有合理的股權結構,從資本的數量和結構優化上都要多元化,以吸引更多投資者,最終的目的是要實現國有資本的做大做強做優,同時還要保證國有資本不流失,還要在流動中增值。現有的國有企業在股權多元化的過程中,如果國有不控股,會出現比較多的問題,比如多層審批等,還有一些國有企業的非上市公司要走招拍掛的程序,因此,到底哪些國有企業控股哪些參股,都需要進一步探索和思考。集團公司下的二級和三級公司可以放棄國有資本的控制權,由國有獨資變成多元控股,外資也可以參與,但需要注意混改是否能夠做好,還與職工的接受度有關??陀^上看,混改涉及職工根本利益的,比較難以決策,但大力推進混合所有制的方向是對的。從地方的實踐看,未來要規范混改程序,比如對金融類企業不能失去控制權。在大的集團公司層面,推進進程要相對謹慎,可以謀求整體上市或者主體上市,而不是所有資產都要上市。
國有企業要推行精細化管理,提升企業管理和風險防控水平。要完善決策機制。制定重大事項決策清單,明確什么樣的事項要上什么樣的會議研究決策。要理順母子公司關系,處理好分級授權等關鍵問題,增強集團對子公司的整體管控力。尤其是投資問題, 母公司要增強管控力,應當集中管控的投資,要集中到集團董事會,不能過度放權和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