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時期加強環境監測工作很有必要,主要工作內容是保證數據質量,提升數據質量的同時,為后續的環境治理工作提供支持。但是,縱觀當前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現狀來看,其中存在一系列問題,還有待進一步完善。本文就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展開分析,提出合理的措施予以實踐。
關鍵詞: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環境保護;體制機制
中圖分類號:X8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8)03-0143-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8.03.083
Abstract: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the new era. The main work content is to ensure data quality and improve data quality, and to provide support for subsequent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However, looking a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quality management, there are a series of problems that still ne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reasonable measures to put it into practice.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Quality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stitutional mechanism
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作為環境監測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數據監測質量高低直接影響到后續工作的有序開展。在環境監測領域不斷擴大的背景下,環境監測面臨的挑戰不斷加重,相應對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與時俱進,明確各個部門的職責分工,建立完善的管理流程,確保后續工作有序開展。總的說來,環境監測主要是通過收集和分析數據,綜合分析環境監測指標,在此基礎上提出合理的應對措施,推動后續工作有序開展。由此,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建設,有助于為后續環境治理和經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和保障。
1 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必要性
在社會經濟持續增長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發展經濟,導致自然環境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威脅到人類社會的長遠生存和發展。當前資源和能源總量急劇減少,環境污染現象尤為嚴重,加強環境保護工作已經成為當前首要工作內容[1]。環境保護工作開展需要相應的技術支持,環境監測的重要性十分突出,獲取可靠的數據信息,推動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建設,有助于為環境保護工作提供科學合理的數據信息,努力打造環境友好型社會,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
2 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在經濟發展中,對于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并制定了一系列的配套制度和政策,要求相關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機構和部門可以明確職責所在,包括工作內容和獎勵處罰等規定,推動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規范化和標準化發展,逐漸集合質量考核、技術培訓和檢查于一體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但是,在實際工作開展中,仍存在一系列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重視程度偏低
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開展中,需要相關部門予以高度重視和關注,能夠正確看待和理解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但是實際工作中,部分領導干部卻對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進行不正當的干預,在數據審核中,擅自變更數據,嚴重影響監測機構獨立性,監測數據的權威性和公正性缺失[2]。
2.2 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偏低
在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開展中,專業管理人員匱乏,實際工作經驗不足,難以對先進的理念和技術充分掌握,工作質量偏低。與此同時,由于工作特性,崗位人員調動頻繁,并且未經過專業培訓和考核,導致管理人員技術水平不高,職業素養偏低,無法勝任質量管理工作需求,存在一系列的問題有待進一步完善。
2.3 質量控制手段單一
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背景下,環境監測技術也在不斷發展和完善,但是相應的技術規范和監測標準卻并未同步發展,嚴重落后,與實際工作發展相背離。與此同時,環境物質開發和信息化水平偏低,導致質量管理工作績效水平偏低,不利于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和發展。
2.4 體制機制不健全
在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開展中,部分環境監測機構并未設立專門的質量管理部門,即便設立專門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部門,卻并未健全相配套的體制機制,導致人員的工作職能相交叉、協調不暢,不利于后續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有序開展 [3]。
3 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建設的有效途徑
3.1 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規
為了確保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有序開展,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規十分關鍵,直接關乎到各項工作是否能夠規范化開展。以往所制定的法律法規內容陳舊,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所頒布的,無法滿足當前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需求,迫切的需要建立完善的環境監測制度,確保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規范化和標準化開展,提升工作效率和質量。諸如,在配套的法律法規制定中,應全面考量監測機構的資質、配套工作制度、監測網絡和監測人員的資格要求等內容,確保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規范化和標準化建設,為實際工作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和保障。只有這樣,才能有效解決其中存在的不正當行政干預問題,促使后續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4]。
3.2 技術體系規范化
在環境監測工作開展中,環境監測的技術規范和監測標準是工作開展的主要依據,所以需要建立完善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為后續的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和工作有序開展提供保障。基于此,為了可以完善環境監測技術保障體系,需要加強科研力度,提供充足的資金來購置先進儀器設備,用于環境監測工作開展。但是,在具體的環境監測工作開展中,由于監測方法陳舊,技術規范和標準差異較大,所以工作質量良莠不齊,無法為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質量提供堅實保障[5]。故此,需要增加新技術和新方法研發力度,明確環境監測技術發展方向,制定完善的技術規范和標準,促使后續的環境監測工作有序開展。同時,還要制定配套的儀器設備技術規范和審核制度,主要是應對部分儀器設備在投入市場前,由于監測方法不當或是標準不統一,導致儀器設備的維修和審核工作完全依靠廠家,嚴重后果影響到后續的工作開展。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應該適當的吸收和借鑒國外先進的監測儀器設備維修和管理經驗,制定配套的技術審核制度,為后續工作有序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和保障。
3.3 提升人員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
質量監督人員自身的綜合素質水平高低,將直接影響到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質量,主要表現在質量監督人員自身專業能力、理論基礎、工作經驗和培訓機會等等。所以,需要定期組織培訓和考核,提升質量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和專業素養,具備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還要注重監測人員和管理人員之間的溝通交流,運用前沿的監測方法和監測技術,促使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規范化開展,打造一支高素質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隊伍。
3.4 優化工作機制
我國當前很多的環境監測機構資質不高,主要是根據國家制定的標準和政策開展工作,但是實際工作中想要獲得可靠的數據信息,需要保證監測方案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只有這樣才能為環境保護工作開展提供堅實的保障,為實際工作提供指導和幫助。
4 結論
綜上所述,在社會經濟持續增長下,生態環境遭受了嚴重的破壞,如何能夠打造環境友好型社會,需要環境監測工作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促使環境保護工作有序開展。這就需要提高環境監測重視程度,健全體制機制和配套制度,提升人員綜合素質,為后續工作開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吳斌修.關于強化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建設的探討[J].科技展望,2016,26(29):158.
[2]左安飛.強化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人員隊伍建設的有效措施[J].科技傳播,2016,8(19):179+260.
[3]何文光.強化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的建設策略研究[J].北京農業,2016,12(01):179-180.
[4]趙志遠,武秀梅.強化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建設的路徑探析[J].黑龍江科學,2015,6(07):132.
[5]商博,毛欣,金麗莎.山東省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建設運行現狀及對策[J].環境監控與預警,2015,3(06):52-56.
收稿日期:2018-01-04
作者簡介:王凱(1985-),男,本科學歷,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境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