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彩蓮
摘要:班主任是班級建設的主導者,學生是班級建設的執行者,兩者互相配合,才能讓班級變得和諧溫馨。筆者認為,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一、讓學生感受到你的愛;二、讓習慣落地;三、把“錯”變成可用的資源。班級溫馨和諧的氛圍能夠在學生的心田播種習慣,播種信念,播種希望,足以支撐學生走向詩和遠方。
關鍵詞:班級;管理;舉措
教育是一門藝術,教師的職責不是按照自己的思想去改造學生,而是去喚醒他們的自主意識,對自己富有一種責任,使他們學會如何做好自己該做好的事情。班級建設的重要意義在就在于通過班級氛圍去影響、引導、進而去改變人。班主任是班級建設的主導者,學生是班級建設的執行者,兩者互相配合,才能達到完美的效果,讓班級變得和諧溫馨。筆者認為,創建溫馨和諧的班級,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親其師,信其道:讓學生感受到你的愛
世上有很多東西,給予他人時,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樣東西卻是越分越多。你也許會問:那是什么呢?我將毫不遲疑地回答:“那就是愛!”
身為一名教師,我經常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最重要的條件是什么?是高尚的品德、廣博的知識,還是豐富的教學經驗?
一代先圣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就教誨我們:仁者愛人。泰戈爾也曾嘆道:不是槌的打擊,乃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臻于完美。魯迅先生指出:“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愛。”
“每個人都需要愛”,在多年從事教育工作之后,我深深地體會到這句話中所蘊涵的道理——在愛的世界里,一切都充滿了陽光。
毫無疑問,作為老師的我們是愛孩子,發自內心的、真誠地愛著孩子??墒恰墒恰⒆觽兡兀克麄円苍S只是感受到你嚴厲;也許只聽到你的批評,即使那是為他們好;也許只是感受到你的恨鐵不成鋼,即使……,總之,他們覺得老師說的都對,但是那些語言冷冰冰地,沒有一點溫度。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只有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師的心,真切感受到老師的愛,那么,孩子才會非常樂意與教師并肩前行,沐浴在愛的世界里的孩子,才會更加積極和充滿陽光。
(一)以尊重為基石
“美德少年”的評選如期開展,我很細致地與孩子說明美德少年的評選細則,待學生清楚后開始自薦和推薦。平時默默無聞地小莫同學每天認真準時地收拾餐具,所以我率先推薦小莫同學成為“盡責奉獻美德少年”。小莫同學當時覺得特別不可思議,看著他驚訝的表情,我能體會他內心的興奮與不安。事后,小莫給我寫了一封信,很短但很動情,他說他特別感謝我對他的肯定,他感到自己被重視,他的勞動被尊重,他表示以后會更加認真地對待學習和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就是這樣,老師的尊重,就可以化成孩子的動力,激勵著他們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人的內心里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學生雖然年齡小,但在集體生活中的他們,內心更加渴忘尊重和一視同仁。因此,我會以一顆善良而博愛的心與學生相處,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尊重。
(二)在“小”事中堆砌愛
一次,小A同學在課間時扔橡皮砸到同學,兩人起了爭執,我回班后班長就向我匯報。我什么都沒說,在上課后讓小A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一遍。剛開始小A不說,低著頭,我并沒有發作而是繼續說:“我們到學校就是來學習的,學習知識,培養習慣,犯了錯誤也沒關系,老師允許大家犯錯誤?!蔽铱吹叫臉上特別驚訝的表情。我繼續說:“我只是想讓你告訴大家發生了什么,讓大家分析一下哪錯了,之后改了就可以了?!毙同學一聽沒有批評,沒有請家長,就把事情說了一遍。我繼續問:“你知道錯哪了嗎?”小A同學說:“我不應該上課扔橡皮。”“知道錯了,下次不要再犯了,坐下吧。”小A站在原地不敢坐?!拔蚁嘈判也不是故意的,他只是表達方式欠妥當。我們要給同學改正的機會??!”小A聽到我的話,緩步走回座位坐下來。
事情就這么過去了,若干天后,小A特意對我說:“趙老師您知道嗎?我特別感謝您。因為我把橡皮扔出去之后就知道錯了,但是我抹不開面子去承認而已。您沒有批評我,真的是保護我的自尊心,我覺得您真的很愛我們。”
孩子的話讓我很意外,原來這就是愛的溫度嗎???并非苦口婆心的說教,只要你能理解他,包容他,等待……
讓學生感受到你的愛,孩子才會愿意接受你的教育,你才能夠把你的育人理念發揮到極致,進而再去進行班級管理。
二、讓習慣落地
葉圣陶曾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培根有言:“習慣是人生的主宰。” 習慣即命運,成功從培養習慣開始。
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主要取決于最短的木板,而不取決于最長的木板。人的失敗往往由于自己的某種缺陷所致。那么,好的習慣就是人們走向成功的鑰匙,健康人生的基礎是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不管是美好的品德,還是較強的學習能力,一切都基于良好習慣的培養,班級管理的重頭戲就是習慣培養。
習慣的培養宜小不宜大,宜細不宜粗,越細越小越有成效。剛開學的一個下午,我突然想到要收學生的語文作業本,便急匆匆向教室走去。剛走進教室,便立刻覺得走進了“書的海洋”,鋪天蓋地,滿眼都是。學生們的課桌上橫七豎八地放著好多書,仔細看了一下,有數學書;有英語作業本;有的學生桌子上竟然還有上午沒來及收回的品德課本……看著凌亂的教室,我不禁低聲嘆了口氣!唉……
“趙老師是來收語文作業本的。”一聲要求后,只見學生們立刻行動了起來。有的學生在課桌上的書堆里翻;有的跑到后面的書包里找;有的索性坐到地上,把課桌里的東西全倒出來一本一本地翻……有的學生一邊找一邊絮叨,明明放在桌子上了,怎么沒有了?課桌上沒有,又到桌斗里找。當時的場面很熱鬧,教室里的溫度好像也立刻升了好多,變得熱了起來。
將近過了5分鐘,語文作業本才收齊,由于學生要繼續上課,我當時什么也沒說。
第二天的晨會,我在黑板上寫了“書本的家”幾個大字。學生們看到這幾個字,有的不禁皺皺眉頭,好像在說:“書還有家?”有的不禁睜大眼睛,直直地看著我,好像在說:“趙老師,寫錯了吧,書本怎么可能有家?”有的調皮學生甚至小聲嘟囔:“趙老師,您講笑話呢吧,今天可不是愚人節”……
我清了清嗓子說:“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放學后,每個人都會回到自己的家,肯定不會走錯。在學校里,教室就是我們的家,一進校門,大家目的地明確,一準走進自己的教室。因此全校才會秩序井然。其實,我們也可以給自己的書和本找個家,讓它們每天都有一個固定的位置,從哪兒拿的就放回到哪兒去。這樣一來,也就不會出現,昨天找不到作業的情況了。”幾個聰明的學生狡黠一笑,好像在說:原來是說這事呀。我繼續說道:“趙老師可以給你提供一個安家格局。課桌里的書本可以分成兩堆:左邊一堆,只需要放當天常用的書,諸如數學書,語文書之類;右邊就放當天需要的作業本。課桌上的書和本就要做到一課一整理,及時放到后面的書包里或課桌里。我們得讓它們回家是不是?”
聽過我的一番調侃,學生們對于安“家”工程的啟動,已經躍躍欲試,按耐不住了,就等著大干一場了。
一聲令下,每個學生都帶著極高的熱情,投入到勞動中。書本全都整理一遍,桌斗里變整齊了,課桌上也變干凈了,教室里好像立刻亮堂了許多。
我當時就要求收學生的數學課堂練習本,全班同學好像提前說好似的,動作化一,全都低頭到桌斗的右邊去拿。我不禁豎起大拇指,說:“同學們的動作真快呀!安家工程實施不錯?!边@時,只看學生精神抖擻的,腰挺得直直地,頭抬得高高的。我想學生不僅為自己的勞動成果感到自豪,也感受到整齊的美好與便捷。
可惜好景不長,有的學生課桌里不到下午就亂了,課桌上又擺放了好幾本書。看來安家工程也只是初具規模,流于表面,并未深入人心。要想始終保持教室的整齊,還得要大干一場……
大環境擺放分門別類有規矩,小環境自然跟著學。先從班級物品的擺放開始。我對學生們說:“每天我們的作業本呀,書呀用得太多了,我們也給各科作業本安個家吧。”學校為每個班級提供了書架,讓教師們放各科的作業本,我就把后面的四個格子,分別貼上數學,語文,英語,及平時事務 4個標簽,各科的作業都有了自己的格子。
習慣的培養就是如此,需要老師細化要求,長期堅持,這樣在班級的氛圍的影響下就能轉化為學生的內驅力,進而形成班級特色。
三、把“錯”變成可用的資源
(一)明確對錯,關注自信
小鑫參加英語情景劇的訓練,英語老師首先在班級中進行選拔,他脫穎而出很開心,隨后他就參與到緊張的訓練中了。有一天,他在班級日志中寫到:英語情景劇的訓練真的枯燥,臺詞那么多,里面還有許多是我們沒有學習過的,每天中午都要去訓練,在學校根本沒有時間去寫作業,連一點休息的時間都沒有,回到家還要寫作業,我覺得好累啊。我想放棄了?。。∪齻€紅紅的大驚嘆號。
一個同學跟貼:“你別放棄啊,加油?!边€有:“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大家都鼓勵小宋要堅持。我看到小宋沒有因為同學的鼓勵而有所改變,我知道,他認為付出的很多,可是他沒有看到自己的收獲,他沒有了努力的動力,于是我跟貼到:小鑫,把你認為情景劇中最難最長的單詞寫下來,把你最難記住的一句臺詞寫下來。小鑫雖然不明白我的用意,也還是依要求在下面跟貼了。幾個平時熱衷英語學習的同學圍攏在一起,抓耳撓腮地拼了半天,又把句子讀了半天,可惜也是磕磕巴巴。他們一起去找小鑫,小鑫當時就大聲流利地把單詞和句子讀了出來,同時還向同學解釋起句意以及詞語的意思。同學們當時就大聲說:“哇哇,你好厲害啊!”我看到小鑫當時有些不好意思,我就說:這都是你每天辛辛苦苦訓練換來的,同學的贊揚你當之無愧,我也向他樹起了大拇指。同時,我又繼續寫道:任何付出都會有收獲,任何堅持都會讓你一直進步下去。你還放棄嗎?小鑫在后面用紅筆寫了一個大的“不”。
自信心是一種內在的精神力量,它能鼓舞人們去克服困難,不斷進步。高爾基指出:“只有滿懷信心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把自己沉浸在生活中,并實現自己的理想?!蔽疑钪孕诺牧α?,作為班主任我常常鼓勵學生,以陽光的心態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愛,用實際行動感染著每一個學生,讓學生做任何事都充滿自信,以此作為克服困難的動力。
(二)明確對錯,提出建議
每天早上都有固定的時間進行英語的晨讀,學生們也都認真遵守。這天,我無意中抬起頭,看到帥帥正在立著的大大的英語書后面偷偷地寫著什么?這時下課的鈴聲響起了,同學們結束了晨讀,我就直接問:“帥帥,你剛才在寫什么?”我連著問了兩聲,帥帥都沒有回答我,也沒有起立,看來他并不想告訴我。我見他如此,我就沒有繼續做聲。
學生與我相處久了,他們知道,有問必答是基本的禮貌,況且上課時老師的問話是必須要回答的。這時,小干部就小聲在旁邊示意他站起來回答。帥帥自知躲不過,沒站起來眼圈就先紅了,小聲說:“我昨天沒有在備忘本上記錄作業,想著一會組長要來收了,我就想著快補上。”
我并沒有急于說什么?而是把問題推給了孩子們?!按蠹叶悸犆靼琢藛幔磕阍趺纯??”學生知道我會就事論事,大膽說出自己的觀點就可以,學生不怕說錯,因為我不會因為說錯觀點而去批評誰。班長首先站起來:“帥帥不應該在英語晨讀時補抄備忘本。如果昨天沒有記錄,和老師承認錯誤就可以了?!蓖瑢W們都贊同地點點頭,其實對錯的判斷對于高年級學生來說“小菜一碟”。我話鋒一轉,“如何改正呢?你有什么建議?”學生們紛紛舉手發言,我用期許的眼光看著帥帥,他會意地站起來:“老師留作業后馬上就記錄在備忘本上,以免忘記。在英語晨讀時,要認真,不能做其它的事。”
六年級的學生,很多事情孩子都已經明確是非,老師與其非得在對錯上糾結,不如挖掘“錯”事中的教育資源,給學生一些適當的引導和鼓勵,讓學生更快地成長。
總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班級溫馨和諧的氛圍能夠在學生的心田“播種”--播種習慣,播種信念,播種希望,足以支撐學生走向詩和遠方。
北京心理衛生協會學校心理衛生委員會學術年會論文集2018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