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愛瑞
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一些挫折和失敗,沒有一個人的成長是一帆風順的。作為班主任無論我的學生學習成績怎樣,我都希望我的學生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我希望他們可以面對生活中一切困難,希望他們的臉上永遠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背景:
我班的李某同學,他個頭不高,黑黑的,眼睛很大,但看起來有點空洞,臉上永遠是一幅愁苦的表情。他的家庭很不幸,父親在他4歲時遇車禍去世,沒多久母親由于無法忍受貧苦的生活,將他丟給現已是古稀之年的爺爺奶奶后一去不復返。孤寂貧苦的生活使他非常的害怕寂寞,缺少父母關愛的他害怕被別人的忽視。在班中他好比演雜記中的小丑,總是喜歡嘩眾取寵,在課堂上他經常弄出點讓你意想不到,始料不及的事情來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有時他的一句話使本來安靜的教室頓時像自由市場一樣熱鬧。每當課后老師問及他的時候,他總是一幅痛改前非、追悔莫及的表情,但過后依然我行我素無視于老師的諄諄教誨。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過:“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懇求別人對自己的關懷。”像李哲這樣的學生,雖然外表活躍,其實內心感情較為豐富。鑒于他的行為表現,作為班主任的我經常找時間與其交流,漸漸的我發現他的這種行為完全是無意識的,主要原因在于他內心深處害怕別人忽視他的存在,他需要同伴的關注,因而習慣性的來吸引別人的注意力。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了解了事情發生的原因后我認為對于李哲的行為表現,千萬不能訓斥、懲罰、那樣就會嚴重挫傷他的自尊心。我時時提醒自己,從生活、學習、身體健康等方面去關心他。
轉化過程:
首先,我經常找他聊天,聽他說,他倒也能夠把心里話講給我聽,這讓我非常高興。我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在我們的交流過程中,讓他感覺到,還是有人可以明白他、理解他,關注他的。然后,我在“我能理解你”的前提下,講出一些自己的看法,擺事實、講道理,以求得他的認同。我總是鼓勵他說:“在人生漫長的征途中,不可能永遠是一帆風順的,挫折和失敗是必然要發生的。身殘志堅的張海迪曾說:必須對生活先有信心,才能使生活永遠繼續下去。生活實踐證明:成功和自信是互為因果的,百折不撓的意志是成功的真正動力。雖然生活對你不公平使你感到自卑,但從積極的方面講,強烈的自卑感,往往會促成你先在其他方面有超常的發展,因為我相信生活一定會以另一種形式回報你的,只要你相信你能行。”
其次,我任命他為數學課代表,這樣多了與老師交流的機會,使他感受到了被重視的渴望。一位心理學家說過這樣一句話:“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賞識”。與此同時我經常讓他幫我傳達一些臨時性的任務,這樣他往辦公室跑得勤了,雖然很辛苦但他卻沒有一點怨言,而且樂此不疲。課上我經常讓他回答問題,不給他“走神”的機會。我還隔三岔五地打電話到他家去,監督他的生活是否逐漸走向規律,及時地對他表揚或批評。使他感受到老師的關愛。我用愛心、激勵來點燃他自尊自信的火種,讓這熊熊之火成為他努力向上的動力。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世界沒有才能的認識沒有的。問題在于教育者要去發現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和發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引導。”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發現李哲的畫畫得非常好,于是我任命他為板報組小組長。后來他的表現十分出色,受到了同學們的一致好評。他也漸漸的體會到,原來對外界的人和事還可以這樣看、這樣想。使他能從自己人為制造的悲觀中走出來。
最后,我指導他交幾個朋友,可以不必封閉在自己如此狹隘的心靈空間內,這樣,會覺得生活得更開心一些。在爭得他的同意下我將它的故事講給了班上的其他同學,目的是希望全班的同學都對他伸出援助之手,于是同學們經過商議將“特困生”的名額給了他,而且大家對他多了幾份關愛與幫助。給他創造了一個輕松、愉快的生活氛圍。
轉化效果:
久而久之我發現他變了,上課他多了幾分專注,少了幾分哀傷;課下多了幾分笑臉,少了幾分幽怨;說話時多了幾分客氣,少了幾分謾罵;完成作業時多了幾分認真,少了幾分馬虎;更重要的是他的眼睛了多了幾分熱情,少了幾分空洞;在他的臉上多了幾分燦爛的笑容,少了幾分無奈。
可以說李某還只是初步的轉變,我的工作還需要繼續下去,我希望能通過我的努力,使這個單純的孩子體會到,平凡的生活常以再平常不過的場景揭示樸素而深沉的哲理:生活是豐富的。帶著欣賞的眼睛大膽的向前走吧,總會有好風景在等著他,只要懷著快樂的心,世間萬物都會讓他收獲快樂。只要臉上常帶著笑容,我們就可以坦然面對生活中的一切困難。
有一首歌,名叫《愛是LOVE》。而作為一個教育者,我覺得愛是理解、愛是寬容、愛是信任、愛是賞識。讓我們用師愛的陽光溫暖每一片稚嫩的童真,用師德的雨露滋潤每一枝可愛的蓓蕾。讓學生在和諧、愉快地成長環境與氛圍中,發揮特長,展示自我,健康的成長起來。讓孩子的臉上多一份發自內心的笑容。
北京心理衛生協會學校心理衛生委員會學術年會論文集2018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