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艾紅
摘要:“以情養正,以情毓德”把學生培養成有發展的社會公民。在教育過程中從班訓入手培養目標意識,用制度提升規則意識,以活動陣地磨煉意志。工作重點落在對個別生的引導上并重視“一班一品”特色班集體建設。班主任的職責就是:精心呵護和灌溉,不斷地給予新的營養,讓孩子們從一顆種子慢慢的成長為參天大樹!
關鍵詞:溫度;制度;特色;集體
很喜歡三毛的一句話:每個人心里都有一畝田,用它來種什么?種桃種李種春風,開盡梨花春又來。其實,教育的圣地也是一畝田,用它來種什么?種善種美種智慧,情灑人間香滿天。十五年的班主任生涯,本著思想,行為兩手抓的策略,“以情養正,以情毓德”。
初二接班時我班孩子的性格偏向自私,不懂得感恩,不會與人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學習方面缺乏勤奮,懶于思考。一度成為學校的老大難。因此我把重塑我班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和良好學習習慣為常規工作的落腳點。把“以情養正,以情毓德。帶一群有溫度的孩子,造就一群有發展的學生。”作為我的帶班理念。以初中學段德育目標為依托,力爭把學生培養成有擔當,肯努力,樂思考,懂感恩,善合作,有發展的社會公民。
我新接手的班級是由10名男同學,五名女同學組成的十五人班。班級雖小,也要有規劃。班訓就是班級發展的藍圖。
一、以精神文化來侵潤學生的心靈,用有溫度的班訓播下目標的種子
十五名孩子性格迥異行為各色,人數雖少,問題不少。我采取促進孩子自我教育的方式,將班訓的制定權交給學生,以班級問題的修正為出發點,引導孩子自己制定班訓。
以提升班級男孩女孩內在文明素養為目標,以學風建設為契機,我班班訓最終敲定為:優雅明媚展淑女氣質,謙恭禮讓顯君子風度。認真規范會書香氛圍,勤學善思創班級輝煌。并以:勤學善思,開拓進取為班級口號。把勤勞的小蜜蜂作為班級成員的象征。與此同時學生還自擬了班級公約:勤學篤思凌云志,學會傾聽敬師尊。讀寫規范上好課,完成學業孝雙親。守時惜時多閱讀,團結玩樂有分寸。勤勞儉樸懂禮貌,尊長愛幼奉愛心。積極健康重安全,講究公德守誠信。靠右慢行懂規則,遵紀守法好公民。為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學生編寫了童謠:同學們還將童謠編成快板,紛紛傳頌。
作為奮斗目標和班級發展藍圖的班訓誕生于班級每個人,得到每個成員的認同,形成共同的心向、氛圍與輿論。
二、以制度文化來滋養學生的德行,用溫情的制度播下規則的種子
我們通過班級目標責任制,小組競爭評比制,計劃落實反饋制,個人綜合素質德育考評制,作為班級運轉的保障。讓學生的日常行為有章可循,用以促進穩定的品格和價值觀的形成。在優秀學生的帶領下,在制度的鞭策下,孩子們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改進自己的學習狀態,常規活動中有筋骨,學習競爭中顯風骨,處處體現人性之美。
三、以行為文化來潤澤學生的成長,開展各種活動播下智慧的種子
1.開展“辯一辯”“謝同伴”的生生溝通活動
“每日作業評語”,溝通心語,等師生情感互動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學生體會一種生活氛圍、一種精神力量,善良的種子在萌發。
2.開展家校共育活動
我班利用短信,電話,微信,假期家訪等方法和家長進行及時的溝通,與此同時積極組織科任老師進行定期的會商。了解孩子的課堂學習動態。形成團結一心的協同育人工作團隊。
3.開展各類競賽活動
我們通過競賽促使孩子們在緊張的學習之余身心得到放松。班級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傳統節日主題班會,傳統節日手抄報比賽,清明節,追憶英雄演講比賽等等,傳統文化教育過程中提升孩子愛國情懷。不定期組織孩子進行《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小學生守則》的背誦評比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孩子們的文明素養顯著提升。并且認真進行四個一,社會大課堂的組織和延伸教育。孩子們發自肺腑的感言視頻錄制,學習心得體會。都是他們端正的學習態度的體現。孩子們在社會實踐中學習,即開拓了視野也提升了意志品質。
4.開展感恩互動活動
在班級中展現自己的溫情面,愛學生,也要求學生愛我。“暖心話相互說”起到了良好作用。也就是當我關愛孩子時,孩子也關愛我。我班有這樣的暖心話互動。關愛的延伸。當老師課下輔導聲音啞然之時,有可愛的孩子遞過來的金嗓子喉片。在大課堂興奮之余有孩子發過來:老師別忘了喝點藿香正氣的短信。在食堂就餐時,有可愛的小手遞過來的湯碗。這并不是教孩子們如何對我好,而是讓孩子們知道關懷他人,知道感恩。知道愛是彼此的付出。他們不只是被愛,還有愛同學、愛各科老師,愛學校,愛他們的家人。漸漸的,班級的同學團結友愛,班風變得充滿溫情。
5.開展個別生教育
不忽略班中每一個孩子的存在,關注班中每個孩子的成長是我的帶班原則。小雨:是班里的特殊學生,是人們眼中“有證”的孩子。假期家訪的初次見面中,在長達一個小時的時間里他竟沒有和我這個繼任的班主任說過一句話。同行的老師說,在過去的一年里也沒有聽到孩子說夠過三句話。我默默的在心里為小雨定下了教育目標即:引導孩子進行有意義的溝通,學會與人交流。學期初為小雨定下每日引導孩子說三句話的工作計劃。經過一學年的努力,現在的小雨變成了班級小信使,班級上交的任何材料都是他負責上交學校,不緊會說話了而且愛說話了。
6.進行一班一品,特色班級建設
從班訓的制定,到班級公約的形成,再到班級制度的保障,在活動承載之下。初二(1)班從最開始的自然班級,逐步演變成為一個班風正,學風濃,凝聚力強的班集體。從外在氛圍到內涵修養,在我們逐漸蛻變的過程中,勤學,善思,和諧,感恩的班級精神融入到學生的心靈,努力在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做事,學會感恩的路途之上,越做越好!完成了從初二(1)班到學思班的華麗蛻變。對于我們的班集體來講,學思班班名承載著集體文化和集體精神,更是一個集體的定位和發展方向。是這個集體特色的外在體現。全體成員全力踐行我們的班級公約,從學苗風采,學思PK榜,學思之星,學思成果展四個方面展現我班特有的風采,打造學思班集體。
與此同時我們通過努力得到了學校的認可,和全校師生的一致好評。學年獲得20次流動紅旗,數量最多。被學校授予優秀班集體榮譽稱號。同時在學思班級建設過程中,學生們對閱讀形成了濃厚的興趣。我們也被評為區書香班級。
教育是“一畝田”,撒下智慧的種子,收獲人性的純真與歡笑;教育是“一畝田”,播散善良的種子,收貨人性的溫暖與真情!教師的意義,就在于精心呵護和灌溉那顆小小的種子,不斷地給予它新的營養,讓它從一顆種子慢慢的成長為參天大樹!
以情養正,以情毓人,帶一群有溫度的孩子,造就一群有發展的學生。本著這一理念我會深入探索,不斷改進。
參考文獻
[1]王亞輝.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6,01:38.
[2]鄧秋,梁友志.滲透精細化管理,提升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6,12:9
北京心理衛生協會學校心理衛生委員會學術年會論文集2018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