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依寧
摘要:對于剛剛進入青春期的六年級孩子們來說,一部分青春期問題,也會困擾著某一些孩子,他不知道該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一個被“分手”而陷入迷茫中的孩子找到了我,想尋求幫助,了解到了孩子的問題,通過談話與孩子共情、對孩子情緒的疏導以及幫助孩子找到自己應對的方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個時期。
關鍵詞:青春期;情緒疏導
本學年主要教六年級的心理課,面對這些剛剛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們,也會面臨青春期的一些問題困擾著某一些孩子。作為心理老師,在每一學期課程開始的時候,我都會說:如果你有需要,王老師愿意成為你們的聽眾,并盡可能的幫助你。
一天下午,我在一樓上二樓的樓梯上,一位男生叫住了我:“王老師,能和您說幾句話嗎?”我說:可以,你說吧。然后我們就走到了一樓挨著小天井的樓梯口。看著男生的表情,感覺很無助,眼淚就在眼眶中打轉,隨時都會哭出來。他說最近有一件讓他特別傷心的事兒,想和我說一說,希望我能夠保密。答應了他之后,由于課間時間較短,約他第二天的課間操時間和他細談。
第二天早操時間如約和這位男生聊了半個小時,了解到,男生和另一個班的女生是男女朋友的關系,本來之前還好好的,但是女生突然和他說分手,這讓他覺得很是想不明白,并且覺得傷心。了解到他的基本情況之后,首先我以共情的方式疏導男生的情緒,緩解分手給他帶來的傷心,其次幫他梳理他跟女生之間關系,理性的看待他和女生之間的這種“喜歡”,是被女生的外貌還是某個特點、優點所吸引?男生說:只是覺得和這個女生很聊得來,聊天覺得心情比較舒暢,覺得女生學習也很好,很欣賞。聽男生說完,我就以旁觀者的角度幫他梳理,這種聊天的感覺很好,所以讓你覺得有不一樣的感覺,并且你還很欣賞她的學習,這些好的感受讓你認為這是一種喜歡,王老師能明白你的感受,現階段你認為這是你喜歡的人,但是未來的道路上或許還會有更多讓你欣賞、讓你喜歡的人。其實我們要做的,就是理性看待這些欣賞,并且去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特點、優點,讓我們自己變得更優秀,這才是更重要的,臨近期末,我們首要任務更應該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其余的先暫且放一放。時間過得很快,30分鐘很快就過去了,我們約好下一次談話是兩天后的課間操時間。
第二次談話時,他說:一想起女生的事情,就覺得明顯沒有心情寫作業、復習了。然后我就順勢問他,那沒心思寫作業復習的時候你又是怎么做的呢?男生告訴我,他會玩兒會電腦轉移一下注意力。我又繼續追問,現在請你回憶一下,玩兒完電腦,你的心情又是如何呢?男生說:好像比之前好了點,沒那么難受了,就能看看書、做一些別的事情,暫時就忘了她的的事情。我又說:其實你自己已經找到了緩解的好方法,堅持一段時間之后,我相信你,你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陸陸續續總共聊了三個上操時間,最后一次談話時,男生顯然沒有了第一次的那種傷心、不知所措,顯得淡然了很多。再過一段時間,我相信這種傷心和難過,會更淡,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別的事情上。期末樓道碰到了男生,問他:最近感受如何?他能笑呵呵的告訴我,挺好的,沒事兒了。
其實對于這些懵懂的孩子來說,遇到從未遇到的問題時,更多的困惑可能不在于事件本身,而是不知道如何處理這件事。這時候就需要我們給予孩子一定的支持和幫助,疏導情緒、看清問題的本身、轉移注意力,把時間和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兒上,但是整個過程中,老師只是輔助作用,主要還是孩子自己的轉變。
青春期的男生、女生遇到這種事情,不愿意和家人說,有的也不愿意和班主任老師說,作為心理老師,我愿意成為學生們的聽眾,盡可能地幫助她們,未來的我還會繼續。
北京心理衛生協會學校心理衛生委員會學術年會論文集2018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