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
摘要:“約定”是指某人和某人許下的諾言,在某年或某月后要實現的諾言,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契約精神”中的“契約信守精神”。“契約精神”包括契約自由精神、契約平等精神、契約信守精神、契約救濟精神,契約信守精神是契約精神的核心精神,也是契約從習慣上升為精神的倫理基礎,人們訂立契約源于彼此的信任,在訂約時不欺詐、不隱瞞真實情況、不惡意締約、履行契約時完全履行。這種關系與內在的原則,是一種自由、平等、守信的精神。我在輔導一些有不良行為的學生時,運用此方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關鍵詞:約定; 信任;尊重
一、案例背景
我們學校地處昌平城鎮地區,是昌平區最大的完小校,目前擁有學生近1600人。 因為每年的六一活動以表彰和展示為主,大部分學生是觀眾,參與性不強,孩子就沒有快樂的情緒體驗;其次是這兩年學校開發了第二課堂,各個興趣小組的開展,讓孩子們學會了許多技能,孩子們都能在參與的過程中進行展示,激發了更多孩子的自信;再次是我們學校開展了積極評價的積極心理的課題,在實施過程中,許多老師都喜歡上了采用“小組競爭、人人有崗”等活動形式,借助小印章、小獎票等多種手段,讓學生真正實現了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我發展。學生的行為習慣越來越好,小組內相互幫助、團結友愛,許多同學都積極主動的參與班級管理,減輕了老師的班務負擔。有了以上這幾個原因,我們這幾年連續在六一、學校藝術節組織了不同主題的游園活動,由于方案設計縝密,活動多樣,借助“游園卡、小印章”,所以每一次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既培養了孩子們的自主管理能力,同時,孩子們之間的友誼也越來越深厚,越來越懂得謙讓和寬容,學會了友善待人。在這里,積極評價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每次游園活動方案確定以后,學校都會精心設計一張游園卡,由組長拿著游園卡,帶領著小組成員去參加各個活動,為了達到好的效果,活動前,班主任都會組織召開班會,提出明確的評價要求。即:1.活動小組由組長組建和同學自愿相結合,各組由組長帶領,參與游園活動,如果在游園過程中,有了分歧,可以協商解決,少數服從多數。2.由組長拿著游園卡帶領同學們到各個活動區域參加活動,在活動時,按照活動要求完成,遵守活動紀律。3.每個活動區域的老師會根據同學們的表現,可以在游園卡上蓋小印章,表現特別好的,可蓋2個。如果在活動時,出現打鬧、大聲喧嘩、違反紀律的,老師有權不蓋章。活動后,班主任都會及時進行總結,班主任根據小組長的匯報和小印章的數量,評選優秀活動小組上報學校,學校再進行集體表揚。就這樣,在活動中,學生們的表現越來越好。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除了積極評價以外,約定,也會讓學生的不良行為發生轉變。
二、個案分析
一個五年級的男孩,叫小林,這個孩子因為父母離異,沒人管他,衣服總是臟兮兮的,也總愛跟同學打架,同學關系不是很好,同學們都不怎么愛跟他玩。第一次六一游園活動,沒有一個小組要他。老師也沒有強制,就讓他跟著自己做一些服務性的工作。一開始,他沒覺得有什么不好,可是看到其他同學興高采烈的到各個教室參加活動,心里也是癢癢的。等活動結束后,他一個人低著頭慢慢地走著,正好被我看到了。于是,在第二天,我找到他,問了情況。
從小林的描述中,我能感覺到,他是非常喜歡與同學們一起參加活動,只不過不注意與同學友好交往,不喜歡尊重和包容同學,所以,讓小林轉變他的行為,學會與同學能友好相處是關鍵。于是,我想到了“約定”這種方法。“約定”某人和某人許下的諾言,在某年或某月后要實現的諾言,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契約精神”中的“契約信守精神”。“契約精神”包括契約自由精神、契約平等精神、契約信守精神、契約救濟精神,契約信守精神是契約精神的核心精神,也是契約從習慣上升為精神的倫理基礎,人們訂立契約源于彼此的信任,在訂約時不欺詐、不隱瞞真實情況、不惡意締約、履行契約時完全履行。這種關系與內在的原則,是一種自由、平等、守信的精神。能不能我與小林也簽訂一個“約定”,進而達到改變小林的不良行為呢。
三、輔導過程與結果
1.做出約定
想到“約定”這個策略后,我就把他拉近了一些,握住他的手說:“老師很高興,你能把真實的想法告訴我,我知道了,你是不是特別想跟同學們一起參加活動?”當我握住他的手的一霎那,我能感覺到,他的手下意識的要往回縮,但我加了力度,聽到我的問話以后,他的手就停止了動作,任我握住,然后,抬起頭,點了點頭。我心頭頓時一松,接著問:“那,這樣的游園活動,是學校制定的規則,要讓組長來選人,這次沒有組長選你,你知道為什么嗎?”小林又低下頭,默不作聲。看到這樣,我頓了頓,接著說:“想一想平時,你和同學相處的如何?”“不好”,“怎么不好?能不能說說?”“同學總是在課間時欺負我!”“能具體說一說嗎?”聽到他的語氣加重,我追問道。于是,小林就把同學們怎么欺負他,不跟他玩的事情說出了幾件。“那你覺得這些事情的發生是不是都賴同學,你自己有沒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就是他們總是招我!”,小林不服氣的說道。我沒有說話,而是抬起一只手,在空中揮了幾下,問:“你聽到了什么?”“什么也沒有啊”小林一臉茫然的樣子,我還是不說話,用兩只手用力一合,“啪”的一聲,聲音順勢傳出。“聽到了嗎?”“嗯”。小林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同學關系就是這樣,任何事情的發生,兩方都會有責任,一個巴掌都拍不響,如果你總是看到同學的不對,總不找自己的原因,那么,你就會總跟同學吵架、鬧別扭,這樣誰會喜歡和你玩,所以,如果出現了問題,你能先想想我有什么錯,同學這樣做對不對,然后再決定怎么做,你想想,還會有那么多的矛盾產生嗎?”小林搖了搖頭,看到小林的態度有所轉變,于是,我順勢提出了約定。“既然你想跟同學一起活動,首先就要學會和同學友好相處,所以,老師愿意幫助你,讓你實現這個愿望,你愿意嗎?”“嗯,愿意!”小林用力的點點頭。“那這樣,咱們倆定一個約定:以前的事情咱們告一段落,誰都不提了,以后,如果再遇到同學和你發生了矛盾,你不能動手、也不能動嘴,而是雙手握在一起,想一想:我做錯了嗎?做錯了就要主動承認錯誤,如果是沒做錯,你再來我這,我告訴你怎么做,好不好?”“好!”小林答應后,轉身離開了,臉上的表情放松多了。
北京心理衛生協會學校心理衛生委員會學術年會論文集2018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