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宇
(日本早稻田大學 人間綜合研究中心,日本 埼玉所澤 359-1162)
阿爾茨海默病是發生在老年期的慢性漸進性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該疾病嚴重危害我國老人的健康和生活質量[1]。老人對于該疾病表現知曉度是指,未被確診前對疾病表現形式有基本判斷。研究表明,社會資本·社會支持與老人對該疾病理解存在一定關系[2],社會資本是指社會網絡、互惠性規范和由此產生的信任;社會支持是指通過社會聯系所獲得的能減輕心理應激、緩解緊張狀態、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的影響[3]。研究顯示,得到社會支持的老人更不易患該疾病[4],社會資本充盈的老人對該疾病表現的知曉度較不充分的老人更深入[5]。為此,本研究通過對老人對該疾病表現知曉度的調查,了解表現知曉度情況對社會資本·社會支持的影響,為促進完善社會資本提供新思路。
1.1 調查對象 采用分層整群抽樣方法,選擇杭州市閘弄口街道、凱旋街道、長慶潮鳴街道、天水武林街道為樣本地區,各區域隨機抽取150位年齡為60歲以上的有理解能力的社區在住老人進行現場調查。調查總數為600人,回收問卷521份,有效回收率86.8%。
1.2 調查內容
1.2.1 一般資料問卷 由研究者自行設計問卷,包括人口統計學資料,基本健康狀況,家庭情況,收入情況等項目。
1.2.2 老年人對阿爾茨海默病的理解評價 采用“日本厚生勞動省對阿爾茨海默病表現知曉度研究報告書”中的評價量表[6],該量表由15個問題組成,具有條目明晰,操作簡便,回答率高的優勢,在日本得到廣泛應用(Cronbach's α=0.912; Kaiser-Meyer-Olkin =0.927)。
1.2.3 社會資本測評 采用日本版社會支持量表(MSPSS)與東京大學高齡社會綜合研究所制定的社會資本測評項目(Cronbach's α=0.940; Kaiser-Meyer-Olkin =0.914)[7]。此量表用于測量個體感知的來,自家庭,朋友和他人的社會支持,共計7個條目,采用Likert7點評分(1~7分),分值越高,感知的社會支持水平越高,總得分在28分以上,認定為獲得社會支持;社會資本測評包括15個項目,用于分析社區老人的社會資本情況[8]。

2.1 人口社會學特征 本次研究調查對象的平均年齡為67.27±9.14歲;其中男性213人(40.9%),女性308人(59.1%);55~、60~、70~、≥80年齡組分別占20.5%、41.5%、24.6%、13.4%;婚姻狀況中,已婚占84.8%,其他為15.2%;從受教育水平來看,中學及以下學歷占60.7%,高中學歷占23.4%,大專學歷占9.0%,本科及以上為6.9%。社區老人中至少患有一項慢性病的人數為375人(71.8%)。
2.2 社區老人對阿爾茨海默病表現的知曉度 對“阿爾茨海默病表現知曉度量表”進行統計分析,社區老人的平均得分為11.42分,其中得分小于11分有166人(31.9%),該部分老人對于阿爾茨海默病表現的知曉度較差;得分為11~20分的老人有341人(65.4%),該部分老人對阿爾茨海默病表現有一定了解;得分高于20分的老人有15人(2.8%),該部分老人對阿爾茨海默病的表現很了解。
“對阿爾茨海默病的表現知曉度”量表含有15個觀測標量:因健忘產生的不安情緒(X1)、記不起日期和地點(X2)、病因的多樣性(X3)、記憶退化(X4)、過去記憶回想(X5)、思維混亂(X6)、抑郁情況喪失信心(X7)、環境適應(X8)、環境喜好(X9)、照料需求(X10)、情緒控制(X11)、思維糾正(X12)、懷疑他人(X13)、交流障礙(X14)、藥物治療需求(X15),社區老人依據變量對阿爾茨海默病表現知曉情況做出選擇。對量表進行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伴隨KMO和Bartlett的檢驗),抽選出老年人對阿爾茨海默病表現的知曉度的3個公因子,原始累計率為64.97%。取樣足夠度的 Kaiser-Meyer-Olkin 度量為0.932,判斷為較高信賴性(P<0.05)。
對X1-X15的觀測變量進行因子分析,所得結果見表1。Z1、Z2、Z3分別命名為思維情況知曉、適應情況知曉與治療情況知曉。其中Z1的貢獻率為47.97%,高于其他公因子,所以思維理解是影響社區老人對阿爾茨海默病表現的知曉度的首要因素。本研究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1,量表信度非常好。

表1 相關矩陣的特征值
2.3 社區老人的阿爾茨海默病表現的知曉度對社會支持的影響 以是否獲得社會支持作為因變量,以阿爾茨海默病表現是否有因健忘產生的不安情緒、是否記不起日期和地點等X1-X1515個因素為自變量,進行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見表2。記憶退化是對老年人社會支持的危險因素;對健忘的不安、對過去記憶的回想、沒有抑郁后的喪失信心是對老年人社會支持的保護因素。

表2 社會支持對社區老人阿爾茨海默病表現的知曉度的二元Logistic分析
2.4 社區老人對阿爾茨海默病表現的知曉度對社會資本的影響 以是否擁有社會資本作為因變量,以阿爾茨海默病的表現是否有因健忘產生的不安情緒、是否記不起日期和地點等X1-X1515個因素15個因素為自變量,進行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表明,病因多樣理解、思維混亂、交流障礙是對老年人社會資本的危險因素;對過去記憶的回想是對老年人社會資本的保護因素,見表3。

表3 社會資本對社區老人的阿爾茨海默病表現的知曉度的二元Logistic分析
基礎調查顯示,社區老人患慢性病的情況較為普遍,老年人對阿爾茨海默病表現的知曉情況受多種因素影響[9]。因子分析的研究結果表明,社區老人對阿爾茨海默病表現的知曉情況主要分為思維情況知曉、適應情況知曉和治療情況知曉三個方面,其中思維情況知曉是其中最重要的影響因素。社區老人對阿爾茨海默病表現的知曉,首先是在思維上對該疾病有認識,意識到該疾病的主要變化是從記憶以及思維方式開始;而后對該疾病的“適應情況”進行了解,意識到在在患有該疾病后需要提高對適應環境的能力;在治療情況知曉層面則提示社區老人對治療產生的效果及治療所需的準備有所理解。通過對三個模塊知曉程度的提高,能夠有效增加社區老人對于阿爾茨海默病表現的知曉程度,并提高老年人的預防意識,從而讓社區老人能夠有意識地在思維、適應和治療三個方面開展自我干預,對阿爾茨海默病啟到較好的預防效果。
社區老人對阿爾茨海默病表現的知曉度與社會支持的關聯顯示,當老年人知道對因健忘而產生不安情緒后,會有意識地注重自己是否會患有阿爾茨海默病,并關注個人的社會支持狀態。社會支持與對阿爾茨海默病表現的知曉度之間的關系說明,社區老人在認識阿爾茨海默病過程中會影響其對社會支持的需要[10]。
社區老人對阿爾茨海默病表現的知曉度與社會資本的關聯顯示,社會資本作為社會資源的綜合,與社區老人對阿爾茨海默病表現的知曉度具有關聯[11]。社區老人的阿爾茨海默病表現的知曉度結果表明,老年人認識到阿爾茨海默病是由多種病因的引發,會導致老年人的社會資本的變化;阿爾茨海默病容易出現記憶混亂情況,并會影響老年人對社會資本的需求;老年人意識到進行記憶的回想則能夠讓老年人意識到自己相較于過去的變化,影響老人的社會資本。
對阿爾茨海默病表現的知曉度加深,能夠有效預防社區老人阿爾茨海默病的惡化以及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在對老年人阿爾茨海默病的預防中,應該重點促進老年人在阿爾茨海默病思維情況知曉度方面的理解,讓社區老人認識到該疾病的嚴重性,從而促進老年人鍛煉思維、提高身體自適性;在社會支持方面,加強老年人對于阿爾茨海默病表現的知曉度,有效提高老年人的社會支持;在社會資本方面,通過積極組織各類社會活動,鼓勵老年人從家里走出來,參與到音樂、運動等社會活動中[12],提高老年人對阿爾茨海默病表現的知曉度,降低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危險因素,充實老年人的社會資本。
參考文獻:
[1] 王艷,黃文湧,楊敬源,等. 阿爾茨海默病與個人社會網絡關系病例對照研究[J]. 中國公共衛生,2009,25(8):932-934.
[2] Beard RL, Daley R, O’Connor MK,etal. Relationship closeness as social capital: couples’ joint narratives of Alzheimer’s[J]. Gerontologist, 2015,55(6):75-78.
[3]卜長莉. 社會資本是社會支持的重要渠道[J]. 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1(2):1-4.
[4] 黃文湧,王艷,楊敬源,等. 社會支持對社區老年人群阿爾茨海默病的影響[J]. 現代預防醫學,2011,11(6):1001-1003+1006.
[5] 道繁祐紀恵,奧山真由美,甲谷愛子,等. A地區在住の高齢者の認知癥に対する認識と予防行動に関する研究[J],山陽論叢,2016, 22(8):29-40.
[6] 朝田隆. 若年性認知癥の実態と基盤整備に関する研究[C]//星野旦.長壽科學総合研究事業総括·分擔研究報告書,東京:長壽科學総合研究所,2009:28-38.
[7] Mika Kataoka,Kazuhiro Ozawa. Gender differences of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n the mental health condition of teachers in the A university [J]. The Journal of Medical Investigation,2015,62(2):56-61.
[8] 秋山弘子.高齢者の社會參加の実態とニーズを踏まえた社會參加促進策の開発と社會參加効果の実証に関する調査研究事業報告書[C] //秋山弘子.東京大學高齢社會総合研究機構2013年調査研究事業報告書. 東京:東京大學高齢社會総合研究機構,2014:1-20.
[9] 洪震,周玢,黃茂盛,等. 阿爾茨海默病的保護因素——運動和戶外活動[J]. 中國臨床康復,2003,6(1):24-25,43.
[10] 張新凱,李春波,張明園,等. 阿爾茨海默病的心理社會危險因素研究[J]. 中華醫學雜志,1999,68(5):15-18.
[11] 吳勤,周東升,徐銀兒,等. 城市社區老年人生活方式與老年癡呆關系研究[J]. 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4,34(6):678-681.
[12] 高志虹,王玲華,王世鍇. 音樂治療對輕、中度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影響[J]. 健康研究,2013,33(1):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