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 王立艷 肖姍姍 畢 菲 蓋廣清
【摘 要】“高聚物合成工藝學”是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重要的專業課程。該課程以鍛煉學生獨立思維能力和工藝實踐能力為目的,注重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本文重點探討了高聚物合成工藝學的教學改革,對課程教學內容、教學設計、教學方法及考核方式等進行研究,在提高教學質量傳授知識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體能動性,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關鍵詞】高聚物合成工藝學;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法
中圖分類號: TQ3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2095-2457(2018)06-0025-001
【Abstract】Polymer synthesis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main vocational curiculum of polymer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mbing the enhanced independent thinking quality and process practice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the course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raining high-quality professionals. To this en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of polymer synthesis technology. The research on teaching content, instructional design, 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with the stimulated learning interest and increased subjective initiative,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to use knowledge, as well as promoting integrative skills of applying knowledge.
【Key words】Polymer Polymeriz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ssessment methods
《高聚物合成工藝學》建立在高分子化學和高分子物理基礎上,是工科高等院校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和復合材料等專業的本科核心課程[1]。該課程以合成工藝為主線,主要介紹高分子材料領域中重要品種的生產方法、結構和性能等內容。該門課程強調工程技術觀點和實踐技能訓練,注重培養學生工程實踐意識和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從事高分子設計、改性、加工和應用奠定基礎。鑒于該課程的重要性和復雜性,國內各高校對該課程不斷進行教學改革與創新,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積極進行高聚物合成工藝學課程建設。但在有限的學時下有效傳授知識,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動力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廣大教師仍是一個巨大挑戰。
1 了解課程特點,豐富教學內容
高聚物合成工藝學以聚合物的合成工藝為主線,系統介紹了高分子材料領域中重要品種的生產方法、結構與性能以及應用等相關內容。通過聚合物的合成工藝這條主線,根據高聚物的合成機理,按照連鎖聚合、逐步聚合方法,逐章介紹本體聚合、懸浮聚合、溶液聚合和乳液聚合、陰離子聚合和陽離子聚合、線型縮聚和體型縮聚以及加成聚合典型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工藝,并對高聚物的改性進行詳細的概述[2]。在學習高聚物合成工藝學課程時,要結合高分子化學和高分子物理課程,從結構決定性能角度出發,詳細探討高分子的鏈結構和高分子凝聚態結構對高聚物性能和合成工藝的影響。此外還要考慮工業生產擴大化對合成工藝過程的影響。通過典型高聚物的生產工藝學習,使學生熟悉工藝實施過程中原料和配方、溫度和壓力等工藝條件、間歇聚合和連續聚合的操作方式等各種控制因素對產品質量的影響,熟知工業化生產的特點、配方原理、工藝流程等,能夠依據結構和性能關系自主分析和討論同類高聚物的制備方法和性能特點。
高聚物合成工藝學課程內容較為全面,但新的合成方法和改良的工藝流程不斷涌現,授課老師應與時俱進,不斷提高專業水平和知識儲備,結合新型優質高聚物的發展,把相關的前沿發展融入課堂,不僅豐富教學內容、開闊學生視野,也能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為綜合性素質人才培養奠定基礎。
2 教學方式多樣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的課程教學以老師講授為主、學生聽講為輔,課堂氣氛較嚴肅,學生缺少自主能動性。而老師的講授多以課本知識為主,缺少必要的知識擴展,且師生之間缺乏互動,教學效果不理想。課堂教學是教學最重要的環節,教學方式多樣化和激發學(下轉第31頁)(上接第25頁)生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3]。傳統授課方式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提高其自主學習的能動性。結合多媒體教學,廣泛收集相關知識的前沿發展并采用師生共同討論的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促使學生主動去求知、探索和實踐,并在該過程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4]。充分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為學生打開專業的大門,通過形象化和直觀化多媒體教學結合傳統教學方式,在確保學生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的基礎上,擴大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采用“師生互動”的授課模式,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圍繞課程重點和難點提出問題,讓學生分組查閱相關文獻和資料并進行討論,進一步在課堂上進行講解。通過全體學生和老師的深入討論、補充和點評總結,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還可活躍課堂學習氣氛提高學生積極主動性并提高教學效果。
3 考核方式多樣化
成績考評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對老師授課效果和學生學習知識水平的評價,也是取得教學反饋信息的主要方法。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不僅是知識的掌握,還包括能力的提升。合理的考核方式可以督促學生牢固掌握知識,查缺補漏,強化弱項,提高綜合能力[5]。學生課程的總成績由平時成績、期中成績和期末成績組成。平時成績不僅考察學生的課堂出勤率,更是考察學生課堂學習效果。平時成績占20%,其中出勤率和課堂發言各占10%。期中考試占30%,主要考察學生階段性學習效果以便鞏固重點知識。期末成績占50%,是對該課程內容的總體考察。期末試題也不再是傳統的知識記憶型試題,而側重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綜合掌握和實際應用能力。優化的考核方式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和督促學生加強平時學習并注重課堂學習,也能更好的反映出學生的真實水平。
4 結語
本文介紹了《高聚物合成工藝學》課程針對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的幾項教學改革措施。隨著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社會對綜合性素質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通過優化課程教學可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掌握程度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作為新時代的大學教師應該重視課堂教學并針對產業的發展需要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充分發揮課程的優勢為社會提供優秀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林英,宋慶平,沈顯榮,等.互聯網+《高聚物合成工藝學》教學研究與實踐[J].高分子通報,2017(4):77-81.
[2]王久芬,杜拴麗.高聚物合成工藝學[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13.
[3]陳雅娟.以三大重構推進高校教學改革[J].江蘇高教, 2017(12):46-49.
[4]葉端南.高校課堂中多媒體教學的作用及其存在的問題[J].青年時代,2017(29):175,177.
[5]張錦化,鄢文,韓兵強,等.國內外大學課程考核方式對比及對工科課程考試制度改革的啟示[J].教育教學論壇,2017(49):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