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政府工作報告摘要
五年來,創新驅動發展成果豐碩。全社會研發投入年均增長11%,規模躍居世界第二位。科技進步貢獻率由52.2%提高到57.5%。載人航天、深海探測、量子通信、大飛機等重大創新成果不斷涌現。高鐵網絡、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等引領世界潮流。“互聯網+”廣泛融入各行各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日均新設企業由5千多戶增加到1萬6千多戶。快速崛起的新動能,正在重塑經濟增長格局、深刻改變生產生活方式,成為中國創新發展的新標志。

在媒體眼里,兩會是“收集中國有價值信息的關鍵時機”,而政府工作報告則是每年兩會上的重頭戲。
2018年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甫一開幕,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立即引起全球媒體集體“刷屏”。中國發展將如何為世界注入新動力?中國方案,世界期待。
“創新”依舊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高頻出現的熱詞之一。總理在報告中共提及了53次“創新”,尤見其重要性。報告指出,“五年來,創新驅動發展成果豐碩。全社會研發投入年均增長11%,規模躍居世界第二位。科技進步貢獻率由52.2%提高到57.5%。”“快速崛起的新動能,正在重塑經濟增長格局、深刻改變生產生活方式,成為中國創新發展的新標志”。
報告提出改革科技管理制度,使績效評價加快從重過程向重結果轉變;對承擔重大科技攻關任務的科研人員,采取靈活的薪酬制度和獎勵措施。同時,我國還將推進“雙創”示范基地建設,打造“雙創”升級版。
我們注意到,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創新戰略的表述是“以創新引領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是第四項提到的工作任務。而在201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創新戰略的表述則上升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并且排序也提升到了第二項。在具體內容方面,對創新戰略的表述也從2017年的“加快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等產業性政策相關的內容,上升到形如“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等與制度建設相關的表述。這些變動表明,對創新戰略的考量從產業、政策層面逐步上升到了國家、制度層面,重視程度再次得到大幅的提升。
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創新發展是作為單獨一項任務進行了詳細闡述。在2018年,除了繼續將創新發展單列為一項工作任務之外,本次報告還把創新發展與其他多個任務進行了有機結合,將創新發展的戰略貫徹到了政府設定的目標體系之中。例如在第一項任務“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提出“加快制造強國建設。推動集成電路、第五代移動通信、飛機發動機、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產業發展,實施重大短板裝備專項工程,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創建‘中國制造2025’示范區”。在“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任務中,提出“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穩定和優化糧食生產。新增高標準農田8000萬畝以上、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000萬畝。”創新發展不再是孤軍奮戰,而是與其他多項政府工作任務有機結合,形成全面創新的局面。
在談及2018年政府工作部署時,總理不僅提到“強化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啟動一批科技創新重大項目,高標準建設國家實驗室。鼓勵企業牽頭實施重大科技項目,支持科研院所、高校與企業融通創新,加快創新成果轉化應用”,還對人才激勵政策做了一番表述:
“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改革,推動人力資源自由流動,支持企業提高技術工人待遇,加大高技能人才激勵,鼓勵海外留學人員回國創新創業,拓寬外國人才來華綠色通道。集眾智匯眾力,一定能跑出中國創新‘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