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三五”提出了“全民閱讀”規劃,這給當前正處于轉型期的出版產業帶來了機遇,在政府的推動與引導下,全民閱讀已經形成了良好的氛圍,也為出版產業帶來了更好的需求空間,成為全民閱讀內容的提供者和傳播者,為了更好地迎合“全民閱讀”需求,出版產業需要強化自身經營模式,并進行產業創新,這樣才能為“全民閱讀”提供更好的服務。
關鍵詞:全民閱讀;出版產業;創新
“十三五”將“推動全民閱讀”列為文化建設的重點項目,基于此,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出臺了全民閱讀“十三五”時期發展規劃》,對如何實現全民閱讀工作常態化、規范化做出了規定,并提出要共同建設“書香社會”。在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推動下,“全民閱讀”快遞普及,在我國省、市以及鄉村地區都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同時“全民閱讀”也成為中國出版業的熱詞,為出版產業帶來新的商機,提供了更加寬泛的消費空間,開辟了一條出版產業的創新發展之路。本研究在對“全民閱讀”影響下的出版產業機遇與挑戰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完善措施,使得在“全民閱讀”作用下,出版產業得到了更好的發展。
一、“全民閱讀”規劃下出版產業的機遇
(一)為出版產業發展提供導向
在“全民閱讀”規劃中明確指出要進一步擴充優質閱讀、兒童閱讀、數字閱讀等方面的內容,同時將閱讀范圍劃定為“全民閱讀”,這為出版產業未來發展提供了導向,對出版產業得到戰略發展部署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提出要注重出版產物的多樣化,豐富出版內容和樣式,以滿足不同年齡、不同文化層次、不同愛好讀者的閱讀需求。
(二)為出版產業提供巨大商機
在“全民閱讀”規劃發布以后,“全民閱讀”作為一項基本國策在全國范圍內實行了深入的推廣,“全民閱讀”更是將深入基層作為地方政府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來進行閱讀推廣、閱讀需求保障、實體書店扶持、全民閱讀“七進”工程建設等方面的推動,
這為出版行業提供了巨大的商機,推動了各渠道出版物的銷售,同時由于政府加大了在文化服務方面的財政支持,為出版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穩定保障。
(三)為傳統出版產業轉型提供契機
“全民閱讀”推動了出版產業的發展,無論是在內部優化提升方面,還是在外部市場動力方面都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全民閱讀”的長期、深入開展,使得閱讀內容、方式的質量需求更高,這就需要出版產業轉變原有運行方式,適應社會發展形勢,充分利用各種社會資源,實現傳統出版和數字出版的結合轉型。
二、“全民閱讀”規劃下出版產業的挑戰
(一)碎片化閱讀的沖擊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浮躁情緒越來越明顯,品一杯茶、看一本書已經成為“歷史”,快節奏生活方式使得人們的閱讀方式也發生了轉變,以“手機”為終端的第五媒體的快速普及,使得“低頭族”越來越多,這種新媒體方式也使得閱讀方式發生變革,越來越多的人通過放棄閱讀,或是通過新媒體方式來進行閱讀,這對傳統出版形式造成巨大沖擊,實體書店的數量正在快速減少,已經瀕危。
(二)新媒體讀書平臺的興起
新媒體的快速普及,使得新型讀書方快速興起,同時在“全民閱讀”的推動下,成立了各種各樣的讀書平臺,如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等,吸引了很多追求方便、個性的讀者。這些新媒體讀書平臺興起之后,迅速占領讀書領域,據相關數量統計,2016年“十點讀書”擁有用戶數量超過2000多萬。當前新媒體讀書平臺的累計閱讀人數已經超過7億,這對于出版產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競爭。
(三)出版產業運行成本過高
為了更好地迎合“全民閱讀”規劃,出版產業需要更多的紙質圖書推廣,而在環保、物價上升的雙重作用下,紙張價格迅速上漲,使得紙板圖書價格提升,不僅提高了出版產業的運行成本,同時也影響了與數字出版產業的競爭,很多客戶寧愿花很少的錢、甚至不好錢在網上閱讀,也不愿意花幾十元錢來購買紙板圖書。
三、全民閱讀規劃下出版產業的創新之路
(一)認清出版產業社會責任
“全民閱讀”作為國家于政府主導的一項重要文化建設工作,是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大型主題活動,出版產業在其中充當著重要的角色,因此,出版產業要認清自己的形式,也能夠承擔起自己的文化使命和社會責任,能夠在具有工作落實中做到與“全民閱讀”的深度融合,要通過自我管理、自我提升來配合“全民閱讀”,首先要能夠引領社會閱讀潮流,做好文化傳播活動,要注重品牌文化建設,增強人們的文化認同;其次要提高文化服務意識,要認清自身在文化傳播中中介人與執行人的重要使命,做好文化傳播服務工作,要密切關注群眾、關注國家動向,并積極聯絡專家學者進行深入調研,以此來進行相關作品創作,從而將社會形勢、國家動向傳遞給讀者。
(二)打造精品文化品牌
出版產業要做好文化品牌建設,打造精品文化品牌,則局昂才能更好地為“全民閱讀”服務。首先要提高出版產業內涵,樹立自身良好品牌形象,要對“全民閱讀”規劃有正確的認識,要能夠全面理解“全民閱讀”政策,并以此為基礎進行市場需求調研,合理進行市場定位,分析在“全民閱讀”環境下的讀者需求,并根據自身產業優勢,制定合理化的營銷對策,采取合理化的營銷渠道,從而更好地占據市場,并推進“全民閱讀”的有效落實,從而依托“全民閱讀”打造文化品牌;其次要做好原創精品圖書策劃,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人民更加傾向于個性化需求的滿足,只有創新的作品,才能吸引受眾眼前,所以出版產業要做好原創工作,根據自己發展需求,依托原創精品,打造自身文化品牌。
(三)加快數字出版產業建設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快速發展,數字出版已經形成模式化,我國數字閱讀用戶數量在快速增長,據相關數據統計,2016年,我國數字閱讀人數累積量已經超過7億,數字出版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20億元,這離不開“全民閱讀”規劃的推動,更離不開數字時代的發展,因此對于出版產業來說,只有不斷地適應市場發展需求,不斷完善自身結構建設,才能在市場中立足于發展。出版產業的數字化建設,可以從以下方面實施,一是打造自由數字化出版產品,通過成立相關產業項目,將自身資源優勢集中體現出來,成立自有數字化出版平臺,如部分出版社成立了自己的數字化出版中心,形成數字出版新模式。將此作為平臺,進行相關文化信息的收集與開放,并注重信息的原創性,以此來提高自身數據化建設競爭力;二是做好網絡宣傳工作,要根據自身數字化出版平臺的特點與優勢量身打造宣傳方式,能夠將自身優勢“突出”宣傳出來,以此吸引更多的讀者,同時提高自身品牌價值;三是開發網上閱讀平臺,通過試讀、下載等方式來進行自身形象的展示,同時此平臺應該具備雙向溝通模塊,能夠由出版社進行形象展示,也可以與讀者進行自我展示與溝通,從而為出版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一個更好的來源。
結語
全民閱讀時代已經到來,這給出版產業帶來了機遇與挑戰,出版產業要深刻體會國家政策方針的導向作用,正確認識自身所處的形式,積極融合社會資源,不斷深入自身產業創新,做好文化品牌建設,以此來更好地為“全民閱讀”服務,同時也能夠實現自身產業優化轉型,提高出版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韓曉東.東亞出版人齊聚烏鎮共商全民閱讀與出版轉型[N].中華讀書報,2017-09-27(001)
[2]屈瑞新.全民閱讀背景下的出版社應對策略[J].出版發行研究,2017(07):42-44.
[3]馮娟娟.論全民閱讀環境下網絡文學出版的發展[J].出版廣角,2017(13):35-37.
[4]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廣西教育出版社助力廣西書展[J].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2017(05):2.
[5]董明偉.全民閱讀與冀版圖書出版經營定位[J/OL].出版廣角,2017(23):38-40+46.
作者簡介:
王凱豐(1982- ),男,本科,出版專業中級職稱,從事全省農家書屋建設管理和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