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香花
摘 要:眾所周知,在當前經濟的快速發展下地勘投資有所減少,導致地勘經濟發展受到影響,面對這一局限,地勘單位需要緊緊抓住供給側改革這根稻草,實現經濟轉型升級,如此才可提高地勘經濟發展,才能實現可持續進步。本文主要從多個方面對供給側改革下地勘經濟發展的策略加以分析與論述,為地勘單位奠定基礎。
關鍵詞:供給側;地勘單位;經濟發展
因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國地勘行業發展呈現出萎縮狀態,尤其是競爭力不斷加劇,利潤減少,導致地勘單位經濟面臨困難。面對這一發展趨勢,地勘單位需要適應供給側改革,解放思想,多方位的分析與研究,制定完善的機制,提高服務品質,實現轉型。
一、地勘單位經濟變化推動供給側改革
從理論上分析,供給側是從供給角度出發實現制度的變革以及結構的優化,以此推動經濟的快速增長,但是在新時期,需求發生改變,假如供給產品欠缺,那么供需不足則會嚴重影響經濟發展。其一是有效供給呈現出總體不足的現象:要知道地質成果轉化比較慢,呈現出滯后性,無法真正滿足地質勘查的基本需求,且在新時期礦產的需求總量增速放緩,供需總量未得到下降,呈現出了分化趨勢,這種發展趨勢下,有效供給總體不足,嚴重制約地勘經濟發展。其二是勞動力供求不足:根據分析與研究得知現階段我國地勘隊伍結構各項矛盾層出不窮,且傳統模式下隊伍呈現出飽和現象,為從根本上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需要從人才隊伍出發,當前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等方面的人才更是少的可憐,其隊伍結構甚至呈現出了余缺并存的不良現象。其三是體制與供給側結構調整造成影響:在地勘行業的不斷發展下,其同質化現象十分嚴重,并且資質規模也呈現出大同小異的現象,其思想落后,無法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此外,從另外一個角度分析,當前國有地勘單位所采取的發展模式仍舊是傳統事業單位的發展模式,這樣一來則對地勘單位經濟發展造成影響。與此同時,傳統體制下的引導不明顯,所帶來的激勵作用不足,且生產要素無法滿足基本要求等。
供給側改革已經成為了必然趨勢,我國地勘單位在發展中需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并積極適應供給側改革,多方位且全方面的出發,真正改善現階段自身所存在的缺陷與不足,實現經濟發展的轉型與變革。
二、供給側改革下地勘經濟發展的對策
(一)認清發展趨勢,適應經濟新常態
經濟發展新常態是國家提出的重要舉措,也是在基于我國國情基礎上所提出的內容,地勘單位要想得到經濟快速發展,那么則需要認清當前的發展趨勢,并進一步樹立新常態的發展思維,盡可能的應用新常態思維判斷各項事物,對當前的環境以及發展形勢加以了解,這樣才能真正對日后工作謀劃奠定基礎,才能在供給側結構改革下實現地勘經濟的穩定發展與進步。除此之外,還需要積極解放思想,不斷實現觀念的創新,可以說地勘單位進行經濟轉型是一場自我改革,在新時期需要做的工作便是解放思想,不斷實現觀念的創新,并且還需要樹立常態思維,對形勢以及環境條件加以研究,做好下一步工作,這樣一來才能實現地勘單位經濟轉型與升級。
(二)抓住機遇實現轉型升級
筆者認為需要正確認識地勘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并且將其作為一項系統工程進行完善,要實現思想觀念、發展目標、商業模式等多項內容的整合,還需要加強利用地勘經濟轉型升級的平臺,正確應用人力、物力資源,應用互聯網技術,不斷實現傳統產業的創新,進一步開拓資源的資本化,真正實現壟斷融合、跨界經營以及跨國經營的發展趨勢。
(三)實現人才結構的優化
現階段我國地勘單位在發展中其服務功能朝著農業地質、城市地質、旅游地質環境等民生地質方向發展,這樣一來傳統模式下所形成的人才結構已經無法滿足時代發展的要求,在新時期,首要任務便是要積極打造一批高素質與高技能的人才隊伍,這樣才能為地勘單位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與保障。地勘單位需要針對實際的發展情況開展人員培訓工作,尤其是要進行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當前大多數地勘單位發展中其隊伍呈現出老化現象,缺乏專業技術人員,人員比例不合理,缺乏創新性,所以需要針對性的進行規劃處理。還有便是要制定切實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要分配各項獎懲制度,吸引人才,為地勘單位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四)積極樹立品牌意識
現如今我國地勘單位同質化現象十分嚴重,且資質規模不一,導致市場競爭越來越大,其中要想得到快速發展,提高競爭力,那么則需要樹立品牌意識,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影響性。第一是要具備專業的技術水平以及服務水平,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知名度;第二是需要加強對地質勘探單位資質建設的重視,要提高資質,提高自身形象;第三是要依據當前的發展模式積極引入市場經營機制,不斷增強市場意識,保證工作的重點、服務的內容等會伴隨著市場的變化而變化;第四則是需要實現項目管理的精細集約化管理,無論是項目質量還是安全、資金等,都要實現科學化管理,不斷提高項目效益;第五是需要遵循基本準則,構建內部管理機制,實現資源整合,提高管理效率與水平。
結語:
在當前時代的不斷發展下,地勘單位經濟發展受到人們的關注與重視,地勘單位需要清楚的認識到新常態的現狀,并要適應供給側改革,從多個方面出發,提高自身經濟管理。其中在本文中筆者所提出的建議包括:認清發展趨勢,適應經濟新常態、抓住機遇實現轉型升級、實現人才結構的優化、積極樹立品牌意識,如此可有效推進供給側改革,也可為我國地勘單位經濟開創全新的局面。
參考文獻:
[1]韓繼深,錢麗蘇,張家義,姜艷杰. 適應供給側改革促進地勘經濟可持續發展[J]. 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16,29(02):10-13.
[2]高兵. 以“新發展理念”引領地勘行業持續健康發展[J]. 中國礦業,2016,25(08):5-9.
[3]潘才新. 在經濟新常態下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地勘經濟持續發展的幾點思考[J]. 發展研究,2017,(07):93-96.
[4]黃賢營,王春芳. 我國地質勘查經濟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J]. 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17,30(06):66-69.
[5]劉維新. 新常態下實施“五個勘查”推動國有地勘經濟發展[J]. 黑龍江科學,2017,8(01):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