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信息技術的不斷提升,網絡逐漸成為大眾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輔助工具,與此同時,互聯網也取得了較為明顯的進步。首先,互聯網的發展不僅為我國大眾提供了更為優質的網絡服務,豐富大眾視野,其還推動了媒體經濟的發展。當前,我國明確宣布了本國的發展目標:可持續發展以及綠色經濟發展。基于此,本文將對互聯網新媒體促進傳媒經濟的發展趨向進行分析,旨在推動我國經濟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新媒體;傳媒經濟;發展趨勢;分析探討
前言: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提升,當前,諸如電視、手機以及計算機這種現代化的電子產品已經成為大眾生活中必備的工具。同時,隨著網絡信息化的不斷深入,這些工具的便捷特征愈加明顯,甚至在大眾的生活中成為一種移動式的客戶端口。自從客戶端問世之后,新媒體便取得了重大發展,甚至成為推動傳媒經濟繁榮的主要工具。然而,傳媒經濟并不是近年來時代的新產物,相反,其存在已久,但是由于傳統媒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其作用發揮得不如當前廣泛深遠。
一、互聯網新媒體促進了傳媒經濟規模的壯大
首先,對于傳媒經濟體系來說,互聯網新媒體的出現,促進了其自身規模的壯大。傳統傳媒經濟的規模較小,并且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進而使其自身無法得到較大程度的發展。但是在互聯網新媒體的影響下,我國加大了對傳媒經濟發展的關注程度,并有效地擴大其規模,使其擺脫傳統的局限性,進而取得更為明顯的進步。
其次,就我國當前傳媒經濟發展的現狀來說,互聯網新媒體的出現,無疑對其發展起到了驅動作用,并使其產生以下兩種發展趨勢:第一種,使得傳媒經濟自身的經濟體量得到大幅度擴大。所謂經濟體量,就是指我國的經濟總量,換言之,就是指我國的經濟GDP。自從我國出現互聯網新媒體,并且其不斷融入到大眾的生活中后,我國的傳媒經濟就取得了較大幅度的發展,與此同時,我國的經濟體量也在不斷上升,規模在不斷擴大[1]。這一趨勢的出現,使得我國的GDP地位也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不再如同過去一般不受重視,相反,其逐漸發展成為我國經濟活動中的重要角色,甚至成為衡量我國經濟發展狀況的關鍵性指標。第二種發展趨勢是指,我國傳媒經濟的覆蓋面積正在不斷擴大。雖然傳統媒體的規模較小,并且具有一定局限性,但是由于當時我國沒有其他種類的媒體,因此,傳統媒體的作用就被無限大地發揮出來。現今,隨著互聯網新媒體的出現以及發展,傳統媒體的作用被不斷降低減少,并不自覺地向互聯網新媒體的發展趨向靠近,不自覺地拓展自身的發展方向,隨著發展范圍的不斷擴大,其規模也會不斷提升,最終就會形成新的媒體格局。
二、互聯網新媒體促進了傳媒經濟的深化變革
首先,互聯網新媒體的出現不僅促進了傳媒經濟規模的擴大,同時也促進了傳媒經濟的深化以及變革。傳統媒體無論是在規模上還是在模式上,都或多或少地體現著自身的局限性,并且因循守舊,固執己見地堅持傳統的經濟觀念,但是新媒體的出現,卻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在互聯網新媒體的影響之下,傳統傳媒經濟也發生了一定的變革,并且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點,是經濟發展方式方面。一般來說,傳統傳媒經濟的模式較為單一,并且實體產業較多,比如說,大眾經常能夠看到的出版印刷等企業都屬于傳統的傳媒經濟產業。該種媒體經濟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維持自身發展,但是卻無法取得較大的進步。在當今飛速發展的時代中,倘若一個企業無法順應時代,更新觀念,那么其被社會淘汰只是時間問題。但是,隨著互聯網新媒體的出現,這個問題便迎刃而解。在互聯網新媒體出現的過程中,傳媒經濟開始向網絡靠近,并開始重視自媒體經濟的發展,發展二次元的經濟體系,促進自身的經濟變革。第二點,隨著互聯網新媒體的出現,媒體經濟受眾群體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并且其受眾層次也在不斷豐富。在傳統的傳媒經濟發展中,其受眾群體形式較為單一,多數是專業人員或是內部技術人員,同時,受眾群體的年齡層次也多數在年輕一代[2]。但是,在互聯網新媒體的影響下,受眾群體的年齡層次不斷豐富,除了具有先進觀念的新一代年輕人外,傳統的老年人也產生了新的意識。同時,受眾群體的職業層次也由傳統的專業人士變成具有興趣的各行業人士。舉例說明,傳統的傳媒經濟受眾人群職業一般都是專業媒體人,或是與之相關的企業,但是隨著互聯網新媒體的不斷深入以及不斷宣傳,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媒體的優點,進而對其產生興趣,最終受眾人群的規模得到了擴展。此外,在互聯網新媒體的不斷深入中,二次元經濟也取得了較大發展,由于二次元的受眾人群年紀普遍較低,所以傳媒經濟的受眾人群的年齡層也在不斷擴大,進而使得互聯網新媒體的發展更為廣泛。
三、互聯網新媒體促進了傳媒經濟的多樣化發展
除上述兩種趨勢之外,互聯網新媒體的存在還促進了傳媒經濟的多樣化。傳統媒體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單一性,該種單一性不但延誤了傳媒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延緩了我國經濟體量的發展,因此,在時代的發展過程中,其趨向多元化是必須要經歷的過程。
具體來說,在互聯網新媒體的形勢下,傳媒經濟發展的多樣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中:第一,前文提及的受眾群體規模擴大,同時受眾群體的職業也在向多元化發展,換言之,新形勢下的傳媒經濟模式更趨向于行業多樣化[3]。傳統傳媒經濟中,能夠促進經濟發展的行業較少,且多數較為固定,一般來說,都是與媒體出版相關的企業。企業數量的減少,隨之而來的結果就是經濟發展受阻,并且傳媒經濟也無法得到較快發展。但是,在互聯網新媒體的影響之下,傳媒經濟的受眾行業開始豐富,傳統的行業受限原則不攻自破。當前,根據調查顯示,在我國能夠對傳媒經濟起到作用的行業主要有以下幾種:與傳媒相關的出版社行業,互聯網媒體行業。廣告制作行業以及會展公關行業。除此之外,一些玩具開發以及服裝開發也成為互聯網新媒體的忠實擁護者,并為其不斷地付出幫助,促進其快速發展。第二,互聯網新媒體的出現也推動了傳媒經濟發展的多樣性。傳統媒體經濟中,其自身的發展形勢較為單一,多數情況下,經濟只能通過人為的方式進行傳播,比如報紙或是雜志等等。但是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該種模式逐漸被取代,并產生多樣化的發展模式。在當今時代,傳媒經濟發展模式層出不窮,其中最易接受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兩種:網絡經濟以及電子經濟[4]。首先,網絡經濟就是指大眾最易接觸的網絡軟件,比如瀏覽器以及微博等;電子經濟指的是大眾所使用的電子設備,比如計算機以及手機等。在這些經濟發展模式的推動下,傳媒經濟得到了不小的收獲,并且在不斷地取得進步。
四、互聯網新媒體促進了傳媒經濟的普遍性進步
結語:綜上所述,在網絡信息力量不斷強大的當今時代,互聯網逐漸成為大眾生活中必備的一項工具。同時,新媒體在大眾的生活中也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并逐漸消除傳統媒體固有的局限性以及實效性,進而推動了媒體變革的發展。換句話說,互聯網新媒體在推動傳媒經濟走向新的發展局面,并幫助其建設新的發展區域。因此,我國相關工作人員應該不斷地提升自身的技術以及觀念,以便推動傳媒經濟更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映紅.探析互聯網新媒體促進傳媒經濟發展趨向研究[J].魅力中國,2014,06(13):145-146.
[2]郭海燕.網絡新媒體時代傳媒經濟探析[J].魅力與時代,2015,05(13):774-775.
[3]盧春華.我國新媒體經濟的運營與發展趨勢研究[J].商業故事,2015,08(11):74-75.
[4]張家豪.探析互聯網新媒體促進傳媒經濟發展趨向研究[J].網絡與新媒體,2011,04(12):74-75.
[5]賈茶然.探討互聯網新媒體促進傳媒經濟的發展趨向[J].新聞研究導刊,2015,08(14):85-86.
[6]董佳華. 互聯網新媒體促進傳媒經濟的發展趨向探討[J].互聯網新聞媒體,2014,05(3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