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峰 卜曉波
摘 要:文章首先分析了民用建筑施工中存在的普遍問題,總結為施工技術、監管控制以及人員素質方面三方面。在此基礎上重點探討民用建筑中提升施工質量的有效措施,以及工程建設施工中需要加強重視的相關問題,為管理計劃開展建立起適合的現場環境,促進管理計劃全面開展落實。
關鍵詞:民用建筑;施工問題;工程質量;施工技術
一、當前民用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問題
1、施工隊伍人員素質不統一
民用建筑工程建設期間,存在施工人員素質不統一的情況,尤其是基層民工施工組織,由于民工流動性較大,施工技術并不能落實到基層中,導致最終工程建設質量受到影響。施工人員素質是影響工程建設質量的主要原因,同時受施工人員群體綜合能力影響。基層施工團隊主要由農民工組成,學習建筑專業知識能力較差,同時受流動性因素影響,培訓計劃也很難落實,導致最終工程建設質量受到影響。具備建筑專業能力的管理人員數量較少,工程建設施工任務開展期間管理人員數量不能滿足管理需求,很多管理崗位人員素質與實際需求嚴重不符合,人才素質不統一的前提下開展工程建設任務,施工進度以及工程質量都會因此受到影響。
2、民用建筑質量監管體系尚未完善
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質量監管體系存在不完善的情況,工程建設中存在的質量安全隱患并沒有完善監管體系來控制,導致這些安全隱患問題不斷地堆積,民用工程施工結束后統一質量檢測中發現這部分問題,工程建設安全也將會因此受到影響。監測體系是工程施工任務開展的主要依據,民用建筑質量監管體系長時間得不到更新,而民用建筑工程卻在不斷地發展更新,原有的工程監管體系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的建設需求,更難以發揮質量監管作用。由此可見當前民用建筑中存在的施工問題主要為技術方面與管理制度方面,同時兩者之間也存在必然聯系,由于監管制度落后導致施工質量缺乏約束,自然很難得到提升。最終的工程建設質量也因此受到影響有明顯下降。
3、施工進行期間交流缺失
民用工程是分項目進行建設的,當前常見問題是建設中信息交流明顯缺失,各個系統之間的信息交流并不能達到最佳效果,造成最終工程銜接方面出現問題。各個施工單元即要保持施工過程中的獨立性,同時在最終使用中又需要相互聯系形成整體,這一問題是當前比較常見的,雖然民用工程建設中各個單元模塊在質量上均能達到標準,但涉及到最終的單元結合階段,卻很容易產生質量問題。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施工建設期間信息交流存在障礙,各個單元所采用的施工標準中也存在不統一的情況,自然在最終回合階段會因此受到影響。信息交流問題也是阻礙民用工程施工質量進步的主要因素,信息交流與施工質量選擇以及質量監管同等重要,但在工程管理中卻常常被忽視,很難達到最佳的工程管理建設效果。
二、民用建筑施工質量提升的有效措施
1、加大工程施工中的監管力度
針對工程施工中比價容易產生的安全隱患問題,要作為重點監管對象,隨著施工任務進行,初期發現質量不達標問題,要加大控制力度,解決完成后才能進入到接下來的施工環節中。民用工程監管在確定詳細監管計劃的同時,更應該確定合理的工程管理范圍,觀察在工程管理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現象,對各項施工內容嚴格監管控制,通過這種方法也可以促進最終的工程監管效率提升,避免出現工程建設施工質量不統一的情況。民用工程建設在施工監管階段,要詳細區分出不同控制方案,確保所制定的監管計劃符合施工建設標準,能夠為民用工程提供質量安全保障,這樣即使在施工階段產生安全隱患,也能夠通過監管約束來及時解決。
2、提升施工人員操作管理
工程建設期間對于基層操作人員,更應該加強操作方法與安全方面的管理,對新上崗的員工進行速成施工安全培訓,確保人身安全接下來的各項建設任務開展才不會因此受到影響。有關于建設期間比較常見的工程安全隱患,通過培訓來提升施工人員專業素質,這樣在操作中才能確保規范性,不會產生不良影響。不同施工項目中專業技術人員的占有比例要達到標準,當發現工程建設期間存在影響安全性的因素后,新修訂的安全控制方案需要落實到基層操作人員中,避免在工程建設中出現不合理的內容,并通過現場控制來全面提升質量安全,為最終的工程建設任務打下穩定的基礎條件。人員操作管理要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工程建筑標準來進行,對于違規操作人員進行嚴肅處理,避免類似問題在工程現場再次發生,對于基層員工管理也要采用動態性方案,體現出員工的流動性,以便及時對新上崗員工進行培訓,根據工程建設需求來進行,促進工程最終質量安全性得到全面提升。
3、強化信息交流提升工程質量
信息交流是工程質量提升的有效方法,信息交流可以采用創新技術方法,提升信息交流開展效率,并在現場建立起綜合信息交流體系,觀察原有交流模式中存在的問題,通過這種控制方法來解決問題,全面促進管理任務在現場落實。信息交流中要體現出不同控制模塊之間的相互聯系性,實現質量安全方面的統一,建立這一標準化體系后,信息交流也能夠更加高效進行。信息交流是提升工程質量安全主要措施,通過建立起標準化安全體系,在信息交流共享前提下,最終的質量安全效果會得到明顯提升,工程質量隱患通過現場交流控制,可以避免出現影響工程使用的嚴重問題。
4、加強現場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包括現場施工人員管理與設備使用管理,施工任務進行全對設備進行全面檢測,發現磨損嚴重或者存在質量安全隱患的情況,可以進行零部件更換,確保設備使用安全性。在安全的操作環境下施工人員才能進行工程操作,對于比較先進的設備,可以由專業技術人員來進行現場員工培訓,使員工能夠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避免對設備造成損壞或者由于操作不當影響工程質量。現場安全管理需要結合施工環境因素來進行,觀察施工環境對現場造成的影響,通過管理方案優化來進一步規避,對于惡劣天氣,需要停止施工并對現場設備與施工材料進行安全管理,從而達到最佳控制管理效果。安全管理隊伍主要負責工作就是施工現場的安全工作,包括工人的生命安全與所建設工程的安全,加大安全管理隊伍的專業技能,能夠為施工現場提供一個良好的保障。最后,對施工資質的審核。資質的審核主要依靠的是國家相關部門,使用強有力的手段,嚴厲打擊違法單位與企業,為民用建筑的施工安全提供堅實的后盾。
結語:經濟的快速發展為民用建筑工程提供了充足的物質保障,刺激了我國房地產與建筑行業的發展,而建筑施工技術的提高為建筑行業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為打造出質量好、性價比高、舒適度好的民用建筑提供了技術支撐。通過以上論述總結到,我國的民用建筑工程還需要不斷做出探索與發展,而民用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問題還需要以國家強力調控為主要,同時依靠建筑企業、施工單位與各個承包商的共同努力,為我國民用建筑的施工保駕護航,促進我國民用建筑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向黨, 伊衛雨, 王有明. 工業與民用建筑基礎處理工程技術問題的研究[J]. 建材與裝飾, 2017(43):45-46
[2]張鵬, 張志強. 當前民用建筑施工圖設計中的常見問題與思考[J]. 科技經濟導刊, 2017(9):12-13
[3]傅成榮. 研究工業與民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結構裂縫產生及預防[J]. 裝飾裝修天地, 2017(3):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