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勵毓
摘 要:國家在道路交通系統的發展過程中對機動車的重視程度要遠遠超過自行車、電動車及行人等慢行交通參與者,尤其是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們的經濟水平提高,機動車成為當前大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這就造成了快行交通與慢行交通之間的沖突加劇,一些影響交通安全的因素層出不窮,如何改善這一局面成為當前城市交通設計者、管理者所要面臨的頭等大事。
關鍵詞:慢行交通參與者 交通安全 影響 改善 對策
一、慢行交通參與者概述
(一)慢行交通參與者的概念
所謂慢行交通是指采取時速在20公里/小時以下的步行、自行車或電動助力車出行的一種交通方式,而慢行交通參與者則是采取這些出行方式的個人。慢行交通是一種綠色出行方式,在許多國家和地區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從其概念中我們不難看出,慢行交通參與者在整個交通系統中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尤其是在城市交通系統中主要參與者是機動車及其駕駛者,當前城市交通的種種不良影響多與機動車有著較大的關聯,而慢行交通作為一種綠色健康的出行方式在城市交通系統中起到了較好的補充作用。
(二)慢行交通對城市交通系統的重要性
首先,慢行交通對城市短距離出行的便利性要遠遠大過其他出行方式,在一些相對擁堵的城市或公交車難以覆蓋到的地區,通過慢行交通的出行方式可以實現人們在緊張的城市生活之余通過這一類綠色健康的出行方式實現鍛煉身體與放松身心的良好效果。
其次,慢行交通是城市交通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獨立于機動化出行方式,對機動化出行方式的補充意義重大。從人類交通出行方式的發展歷史來看,無論經濟社會如合發展,慢行交通出行都是不可或缺的,任何城市在進行交通系統設計時均不可繞過慢行交通系統而獨立成為一個體系。
最后,慢行交通出行方式的綠色健康內涵是對當前城市污染治理的一種有力的支持,隨著城市的汽車等機動車的數量持續增加,環境污染的問題越來越嚴重,而慢行交通出行則實現了零排放零污染,這對環境保護是非常重要的。此外,這種綠色出行的方式還可以幫助更多的城市居民走出房屋的堡壘,開始更多地接觸自然、接觸他人,對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也有重要作用。
二、城市慢行交通參與者對交通安全的影響
(一)慢行交通參與者道路安全意識不強
安全意識不強一直以來都困擾著我國城市交通管理者,這也是導致眾多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慢行交通參與者的安全意識不強也會造成一系列城市交通安全隱患及事故的發生。一是行人對交通安全法規的漠視,中國式過馬路一直都為世人所詬病,但這種狀況由于在民眾中普遍存在的“法不責眾”思想作怪而導致難以有效根除,在城市的主要交通路口由于行人不遵守交通規則而亂闖紅燈導致的機動車由于剎車不及或處置措施不當造成的人員傷亡比比皆是。二是非機動車駕駛者的安全意識不強,電動車已經成為繼自行車之后中國人最為青睞的慢行交通出行方式,但由于民眾普遍存在的對交通安全規則的漠視,許多非機動車駕駛者在道路上的行駛方式奇特,對機動車和行人的安全出行都會造成一些難以預估的危險。此外,“鬼探頭”等慢行交通參與者所進行的危險出行行為也會造成一系列的交通安全事故發生。
(二)慢行交通出行方式與機動車行駛上的沖突
出行方式上的沖突主要是對道路路權上的沖突,行人、非機動車占用機動車道的現象經常發生在城市交通中,而且一些城市的快速路、高架上也經常出現非機動車行駛的狀況,這些因素都極大地增加了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發生的幾率。當前,人們對健康養生的重視越來越高,一些城市自發組成的暴走、健步走團體常常在城市的交通要道上占道進行鍛煉,尤其是在晚下班的高峰期間嚴重影響了城市道路通行的效率,同時機動車由于行駛速度快,一旦發生意外其剎車距離長的特點會導致一些非常不好的后果出現。而另外一種非機動車與機動車搶道的現象也令人觸目驚心,在一些城市的早晚班高峰時,我們不難發現許多非機動車由于非機動車道的擁擠為了節約時間而行駛在機動車道上,總是會形成城市里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這些行為不僅影響了機動車的路權而且對道路通行效率及其安全會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三、改善城市慢行交通參與者對交通安全影響的對策
(一)加強對慢行交通參與者的道路交通安全知識宣傳教育
交通參與者安全意識的提升是解決道路交通安全隱患首要解決的問題,慢行交通參與者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漠視也是對其自身和其他道路交通參與者的生命財產的無視,必須要加強相關的宣傳教育,不斷改善這一局面。首先,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者要通過傳統和新媒體進行必要的安全知識宣傳推送,全方位地覆蓋到包括慢行交通參與者的每一個道路交通參與者。其次,針對一些即時發現的慢行交通參與者的輕微道路交通安全違規行為要進行教育,如強制其進行安全知識問答或參與道路交通安全引導等工作,切實體會到道路交通安全意識對社會、他人及自身的重要性。
(二)加大道路交通安全違法違規行為處罰力度
慢行交通參與者對交通安全的不重視也存在著執法不嚴的因素,由于對一些行為及行為人的處罰力度僅僅限于口頭的批評教育上,對其不會產生震懾效果,對這類行為的后果認識不足因而會導致他們一犯再犯。一方面,對發現的慢行交通參與者進行的影響道路交通安全的行為要堅決予以制止,不能由于參與者人數眾多而采取放任的態度,甚至會為了照顧群體情緒而人為地對交通通行信號作出改變,這是對其他交通參與者路權的嚴重侵害,要通過對諸如中國式過馬路等陋習的制止而改變國人“法不責眾”的錯誤思想認識。另一方面,針對當前的道路交通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標準要進行必要的修改,發現這類行為要堅持高壓打擊的態勢對交通參與者產生必要的震懾效果,至少在經濟處罰上使之感到成本過高,從而降低其再犯的幾率。
(三)優化城市道路交通系統設計,合理劃分慢行交通專用通道
城市發展的過程中對道路交通系統的設計中過于注重對機動車的考量,沒能綜合考慮到慢行交通參與者的群體數量及其現實需求,一些城市的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在道路交通體系中的占比極其低下,慢行交通參與者可選擇的通行車道非常有限,在需求難以滿足的情況下對機動車道的占用也就自然發生了。因此,針對當前已經發生的現象,必須要在可以變通的情況下或其他城市的新建道路設計中,合理地對慢行交通專用道進行規劃,以保證慢行交通參與者的路權從而實現減少其對整個道路交通安全的影響。
四、結語
慢行交通參與者是當前城市道路交通系統中的重要部分,針對已經發生的一些影響交通安全的因素要采取必要且合理的措施予以解決,不斷提升道路通行效率,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系數,為實現人們出行安全便捷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杜力.《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統的幾點思考》.交通運輸部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年第21期
[2]鞏建國、黃金晶.《大城市慢行交通管理對策研究》.道路交通管理.2013年0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