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成英
理念引領行動,思路決定出路。加強檔案公共服務能力建設,思想觀念是根源、強化服務是根本、轉變職能是根基,核心在于加快檔案事業轉型發展。當前,檔案工作逐漸呈現出檔案資源多元化、檔案利用大眾化、檔案信息共享化、檔案體系公共化的發展趨勢,不僅對檔案公共服務能力建設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戰,也為檔案事業轉型發展指明了方向、創造了機遇。檔案公共服務能力建設只有依靠檔案事業的轉型發展,才能立穩根基、一勞永逸;檔案事業轉型發展也只有把公共服務能力建設作為目標取向和核心任務,才能適應新形勢、激活全領域。
一、創新理念,大力推進檔案事業轉型發展
(一)以轉變觀念為先導,推動服務理念大提升
思想觀念的轉變與創新是檔案公共服務能力建設的前提和基礎。目前持續拓展的檔案服務需求與檔案服務理念的局限性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特別是傳統的思維定勢、固有模式、管理方式導致檔案服務缺乏主動性、前瞻性、廣泛性、開放性和針對性,這是檔案公共服務能力建設面臨的首要問題。加快推進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單一服務向全方位服務轉變、一般性服務向深層次服務轉變、閉門等待服務向向開放超前服務轉變,實現檔案社會價值的最大化。
(二)以資政惠民為目標,推動服務功能大拓展
服務是檔案工作的本質屬性,檔案的服務功能決定著檔案公共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加強檔案公共服務能力建設必須著眼于滿足多元化的檔案服務需求,不斷拓展檔案的服務功能,真正做到既重視檔案的歷史服務功能、又重視檔案的現實服務功能,既重視為黨政領導和黨政機關服務、又重視為基層群眾和市場主體服務。準確把握社會各方面的檔案需求,變關起門來管檔案為打開門來搞服務,使檔案成為各行各業開展工作的有力助手;盡心竭力地服務廣大群眾,加強檔案資源的深度開發與利用,健全檔案資源體系,創新檔案服務模式,想方設法滿足群眾需求,使檔案信息服務更加惠民、利民、便民。
(三)以公共服務為核心,推動工作職能大轉變
職能轉變是檔案事業轉型發展的重要標志,也是檔案公共服務能力建設的重要保證。只有職能轉變到位,才能實現檔案價值功能的轉型深化和檔案公共服務能力的永續提升。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檔案工作職能轉變應堅持“依法治檔、科技興檔、服務立檔”的基本要求,堅定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的基本方向,把檔案工作的重點從主要關注館藏的歷史檔案轉移到更多關注發揮現實作用的現行檔案上來,把工作對象從單一的紙質檔案轉移到多元化的電子檔案上來,把履職重心從保管利用轉移到強化行政監管上來,把服務領域從主要為黨政機關服務轉移到為經濟社會各項建設和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服務上來,加快構建“上下聯動”“、內外互動”“、左右協動”的檔案公共服務工作機制,形成新的職能優勢和履職格局。
二、實施細節塑造檔案管理的公共服務功能
(一)要強化檔案職業精神的塑造與弘揚 檔案人應有檔案人的職業追求,應具有一種忠誠、敬業、創新、奉獻的職業精神。這既是檔案工作者的優良傳統,也是新時期檔案工作新定位的新要求。惟其忠誠,才能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強烈的歷史使命感,擔負為黨管檔、為國守史、為民服務的神圣職責。惟其敬業,才能用心想事、潛心謀事、專心干事。惟其創新,才能與時俱進,不斷拓展工作領域,改進工作手段,推動事業不斷發展。惟其奉獻,才能廉潔自律,克己奉公,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考驗,心懷事業,情注蘭臺,奉獻社會。
(二)要強化檔案工作者精氣神的提振與支撐
檔案隊伍精氣神,是強化檔案服務能力建設的應有內容和重要精神力量支撐。檔案工作者的精氣神,應該是飽滿的熱情、昂揚的斗志、務實的作風,是一種對事業的堅守和執著追求,是一腔熱情,一片赤誠的奉獻。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要樹立正確的事業觀、政績觀,不斷端正或矯正價值取向,努力把為人民服務的責任感、使命感,以昂揚的精神狀態,體現于工作、學習和生活之中,要以檔案工作者特有的光榮感、事業心、責任感干好檔案之事,創好檔案之業。
(三)要強化檔案工作話語權的打造與運用
檔案工作話語權打造和有效運用,是檔案服務的重要影響力。要善于運用檔案工作的話語權,堅持黨管檔案原則,宣傳好、運用好黨對檔案工作的領導力;堅持依法行政原則,良法善治,充分發揮檔案法賦予檔案部門的職責,依法管理、依法推動檔案工作。要適應群眾文化需求新變化新要求,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使檔案事業在規范有序的軌道上加速前行、跨越發展。成熟的檔案工作話語體系,是檔案工作話語權的基礎。要進一步增強文化自覺、自信,做強、做大檔案文化及蘭臺文化,深化檔案工作話語體系的內涵,擴大檔案工作文化影響力。
(四)要強化檔案服務環境機制的營造與創建
檔案服務環境與機制,是實現檔案服務的重要保證,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營造檔案工作的良好環境,創建科學的檔案工作運行機制亦應是檔案服務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要注重全社會的檔案知識普及,強化檔案意識,明確檔案工作崗位職責,形成良好的“齊抓共管”的環境和運轉機制。努力創造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和自覺“納入”的環境和機制,自覺把檔案工作“納入”視野,通盤謀劃。檔案工作部門及檔案工作者要積極主動“融入”中心、“融入”大局,用服務中心、服務大局的能力和實際成效,贏得應有的重視和支持。按道理講,檔案工作不該有被“遺忘”的角落,應橫到邊、豎到底,實現全覆蓋。
參考文獻:
[1]任南竹.大數據時代下的高校人事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探討[J].勞動保障世界,2017(03):51+53.
[2]吳洋.機關人事檔案管理問題及對策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6.
[3]寧慧敏.大數據背景下事業科研單位人事檔案管理的創新探討[J].人才資源開發,2016(02):180-181.
[4]劉琴.人事檔案管理研究述評及趨勢展望[J].檔案學研究,2011(05):20-23.
[5]王英瑋,周艷.我國人事檔案管理改革若干問題的思考[J].檔案學通訊,2007(01):12-15.
[6]魯瑤.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對人事檔案管理工作的新要求[J].檔案學通訊,2006(04):13-16.
[7]黃霄羽.國外人事檔案管理的特點及啟示[J].北京檔案,2006(01):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