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水土流失導致洪澇災害的頻發,給我國帶來了很大損失,同時也破壞了我國的生態環境。本文討論了我國水土流失的現狀,對各地的洪澇災害進行分析;討論了水土流失對防洪工程的影響和進行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防洪工作
1.前言
最近幾年由于洪水災害和城市內澇給我國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損失,這種洪澇災害的發生大多是不可避免的。為什么我國近幾年大量發生洪澇災害的事件呢?究其原因,其中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在于我國水土流失的現象嚴重。因此,要對水土流失進行治理和防治。對水土流失現象進行有效科學的控制,以求水土能夠得到很好的保持,這項工作對于我國的水利工程以及防洪防澇工程都有著重大的意義。水土流失現象的避免,能夠使曾經存在洪澇災害危險的地區的土地的保水功能增強,因此對水利防洪工程是十分助力的。
目前而言,我國極為重視局部地區的水土流失現象,針對于水土保持的研究工作也在逐漸增多,有些研究成果已經在實際工程當中得到了初步的應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為了避免在遇到強降雨時植被的水土防護功能大大削減甚至實效的弊端,在治理地區內的水土流失問題時,不能夠僅僅采用提高植被的覆蓋率這種單一的方式,必須做到和水土保持工程相結合,才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對于我國的水利工程以及水土保持工作和水土流失的治理都有著重大的意義。
2.我國水土流失現狀分析
我國的地域遼闊,有著豐富的地形以及地貌,但是水土流失的現象十分嚴重,在世界上來講已經位列水土流失嚴重國家之一。在我國的農村地區、部分山區、風沙區、部分城市以及部分沿海地區都存在著大大小小的水土流失現象,不同的地區水土流失的程度不同。我國水土流失地區的總面積高達了將近四十萬平方公里,幾乎占據了我國總面積的百分之三十七。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也不同,有風力侵蝕、水力侵蝕以及交錯侵蝕,上述三種原因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積分別為:二十萬平方公里、十六萬平方公里以及兩萬多平方公里。由于我國各個地區的水土流失形成的愿意復雜,難以統一分析,水土流失的特點也各不相似,這是由我國復雜的地形地貌所決定的,我國的地域超過半數為山地地形,在加上水土流失的不良影響,很多地域的山地已經向著沙漠化和鹽堿化發展。我國的氣候特征使得降雨的分布比較不均勻,在時間上于夏季比較集中。在夏季常常出現比較大的強降雨甚至是暴雨,因此,水土流失問題與暴雨問題疊加,就導致了洪澇災害的頻頻發生。由于我國地形的特點,一旦水土流失問題加劇,很統一形成泥沙的淤積現象。據有關數據統計,我國每年度大約有高達五十億噸的土壤最終流失,例如,在長江流域,水土流失的總量幾乎占據了全國水土流失總量的二分之一。再加上土壤和泥沙大量淤積在河道、湖泊和水庫當中,使得發生水土流失的地域的土壤更加的貧瘠,有的地域已經嚴重到了耕地退化的程度。這一切都在對我國的農業經濟和社會經濟帶來潛在的威脅。
據統計,僅僅在二零一六年度我國就發生了六七大規模的嚴重的水土流失災害的情況,例如福建省泰寧的泥石流災害以及貴州省的大方山體滑坡事件,以及湖南省的益陽以及懷化山體滑坡事件和浙江省建德山體滑坡事件等等。這些重大的水土流失現象給我國的經濟和人民的安全帶來了極其嚴重的威脅,人員傷亡嚴重,經濟損失慘烈。據有關分析得知,這些嚴重的水土流失災害大多是由于強降雨持續時間長或者臺風等原因導致的,幾乎半數的災害都發生在水土流失十分嚴重的地域,并且都集中在了我國南方的部分水力侵蝕水土流失地帶。
除了上述內容,我國的洪澇災害也極易發生,在每年的雨水季節,我國部分地區均有可能發生大大小小的洪澇災害。僅在二零一六年度,湖北省、河南省、浙江省、江蘇省以及安徽省等多個省份以內的共九十一條江河的水位都超過了警示線,其中部分河流的水位線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高值。僅僅在二零一六年的上半年,我國就有將近一千二百個縣級地區受到了大大小小的洪澇災害的影響,受災地區的土壤農田損毀十分嚴重,當地人民的經濟損失也十分惡劣。受災人數高達三千萬之多,洪澇災害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也直逼五百億人民幣。
3.水土流失問題對防洪工程的影響
水土流失問題的持續發展會導致河流的中上游中的土壤的損失量增大,山區地區的土層會變得越來越薄弱,土壤的貧瘠現象也會更加明顯。因為水土流失造成土壤的結構被打破,土壤的質量也會越來越疏松,因此,水土流失地區土層的水力保持能力以及給水蓄水的能力都所有降低甚至是降低到最低水平,部分水土流失現象十分嚴重的地區的土壤甚至已經沒有了蓄水的功能。在這種土壤結構被嚴重改變的地區,一旦遭遇強降雨或者暴雨天氣,絕大多數的雨水都沒有辦法入滲到地下,只能通過地表徑流的方式進行疏散,因此,寶貴的水資源再一次被浪費了。因為地表徑流量的大量增加,在某些地區便造成了城市內澇的災害。只待降雨的季節過去之后,由于水土流失導致的該地的土壤的保持水分和蓄水能力大大降低,因此水分無法保持住,由此又緊接著形成了旱災。與此同時,由于在強降雨過程中出現的大量的地表徑流,地表徑流在匯入河流之后,流入了下游河段,很容易使下游的城市或者山區出現十分嚴重的內澇災害。因此,水土流失現象百害而無一利,需要對其進行防治工作。同時,水土流失使得河流內的泥沙堆積,抬高了河床。河床的抬高必然導致水位的上升,例如長江流域的荊江地區河床與地面之間的距離僅有不到十米的高度。河床的高度被抬高,使得江河兩岸的防洪工作面臨著失效的威脅。兩岸地區的防洪堤已經不能保證其防洪的安全性和防洪效果,水利防洪的壓力與之俱增。一旦發生洪水,兩岸的居民必將遭受嚴重的經濟打擊并且會受到生命的威脅。此外,水土流失導致的泥沙淤積,在湖泊和水庫這些蓄水工程當中,會嚴重影響蓄水的水庫容積。蓄水的能力受到了影響,人工的蓄水工程的庫容不斷降低,因此在發生洪澇災害的時候,并不能夠起到其應有的防洪蓄水的功效,有的水庫甚至優于泥沙的淤積問題直接面臨庫區的報廢,不僅僅在防洪工作中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還直接影響了我國的經濟發展,如發電行業以及航運功能、供水問題以及弄條的灌溉都會受到影響。
綜上所述,水土流失問題帶來的負面影響是巨大的。對我國的生態環境以及水利防洪工程造成的威脅必須予以重視。我們應該對水土流失進行防治工作,加強土壤的保水蓄水能力,這也是對人民負責的重要職責。
參考文獻:
[1] 劉詠梅,楊勤科,王略. 水土保持監測基本方法述評[J]. 水土保持研究,2008( 5) : 221 - 225.
[2] 許曉鴻,常曉東,劉艷軍,等. 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測方法探討[J]. 水土保持研究,2007( 3) : 57 - 58.
作者簡介:
鄭前坤(1994.06.21-)男,漢族,河南省駐馬店市,身份證:412825199406214915,本科生,研究方向:水利水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