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巖磊
摘 要:小型制造型企業相對于大型制造型企業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小型制造型企業沒有雄厚的資金,來進行企業生產設備的購買,導致的結果是小型制造型企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員工來進行產品生產,嚴重制約了企業生產效率,導致大量的資金投入到為員工發放工資和廠房生產中,小型制造型企業生產設備更新緩慢,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生產產品的進度。作為小型制造型企業的領導者就如何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要進行深入透徹的考察工作,要設計適合企業發展的生產模式。精益生產是一種可以減少不必要資金投入,促進相關經濟活動都具有經濟效益的一種模式,是符合小型制造型企業生產的一種模式。本文就如何加強小型制造型企業精益生產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小型制造型企業;精益生產;研究
前言:
時代的發展要求各個企業要做好對于自己公司的及時改進,來順應時代的要求。對于小型制造型企業來說,遵從時代的要求完善企業內部生產模式,以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從而減少企業不必要的支出,是每一個小型制造型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應該引以為重的事情。建立企業內部的精益生產模式,并且不斷地完善這種模式可以有效的促進企業的發現進度,可以為企業減少生產中不必要的支出,從而增加企業財富提高生產效率。精益生產的核心是消除一切浪費,減少產品生產研究中設計、生產的環節中不必要的支出;通過不斷地降低成本、增加產品質量、實現與廢棄物和零庫存等保證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使企業可以靈活處理市場中的需求變化。
一、精益生產的內涵
精益生產的英文名稱是“LeanProduction”,其中“Lean”的意思是“瘦的,少脂肪的”,這就證明了精益生產的內涵是減少企業中各種各樣的浪費,讓企業可以實現可持續發展,提高企業生產過程中的運行效率,從而獲取更好的收益。精益生產就是通過對企業內部結構、人員組織結構、生產過程中的運行方式以及市場供求等方面進行改革,使企業生產結構能夠快速靈活適應用戶不斷變化的需求,并且使生產過程中一切剩余的、不能使用的東西被重新利用,最終實現生產中各個方面的最優狀態。
二、精益生產的原則
(一)杜絕浪費原則
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如果管理不足就有可能出現浪費情況,浪費也被稱作不具有增值的活動,企業中常見的浪費有很多,大體上這些浪費被總結為“八種浪費”,即過度的生產、等待、運輸、非增值活動、過度庫存、缺陷、多余動作以及未充分利用的人力。這些浪費會使企業產生不必要的支出,所以在生產過程中只有消除可這些浪費,才能真正實現成本的降低,才能有效的提高效益。
(二)準時化生產(JIT)原則
準時化生產原則就是要求在生產作業過程中,所需要的各種原材料、零件等等,能夠在需要的時候,依據所需要的材料數量按時送到指定的地方。這樣可以有效的減少企業的庫存數量,降低生產成本,改善企業的資金周轉狀況。
(三)人員自主化原則
精益生產強調員工和企業機器設備統一組合。如果在生產過程中出現質量、數量不對等、生產產品不符合要求等問題出現,就會導致生產線發生紊亂,從而導致整個生產線自動停止,所以增加人員自主化讓員工在發現問題時,有權責立即停止生產運行,以便問題得到及時的解決,以減少不必要的支出。這里提出的自動化不僅是指機器的自動化,更加強調的是對于人員與機器之間的有機結合,對人員的自主化。
(四)持續改進原則
精益所追求的目標是“完美”,所以說精益生產是一個不斷完善和不斷改進的過程,改進的是生產方式和生產技術,以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以及企業生產產品的質量,這是一個精益生產的過程。
三、精益生產在我國小型制造型企業應用中的問題
(一)對精益生產理論缺乏深刻理解
我國對于精益生產理論的研究隨著時間的推移,正在逐步走向正軌并且開始與國際市場接軌,精益生產理論的內涵也在被一步一步的深化和理解。但是,這種理解只是理論上的掌握,在實際中的運用實踐還是遠遠不夠的。對于小型制造型企業來說,運用精益生產模式時,對于精益生產理論內涵的理解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對于它的解釋還缺少真正意義上的深刻認識。小型制造型企業在進行精益生產理論時,僅僅運用的只是皮毛而已,只是實行一些簡單的工具、方法,來進行實際中的生產。這在某種程度上,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和市場競爭力。但是這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精益生產理論,小型制造型企業只把精益生產簡單地看作是提高生產效率和企業市場競爭力的工具和手段,而沒有真正認識精益生產理論的內涵,也就是對于企業消除浪費和改善企業的?精神文化。由于沒有清楚的認識精益生產理論的內涵,導致小型制造型企業在實施精益生產理論時很難形成成效。
(二)企業短視,缺乏長遠目光
一方面,對于將要實行精益生產的小型制造型企業,實行精益生產的初期投資是比較大的,并且在剛開始實施的時候,會出現很多不確定原因。導致實施所收獲的效果并不令人滿意,可能還會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麻煩。這致使小型制造型企業不敢再冒更大的風險去進行更深的實行,就導致精益生產剛開始實施就不再實行了;另一方面,在企業剛開始實行精益生產時,收獲了初步的成功,得到了短暫的滿足,而忽略了對于長期收益的計劃,導致精益生產無法深入應用。
(三)實踐生搬硬套,無法結合自身
我國小型制造型企業在實行精益生產時存在盲目從眾,企業往往處于對于時間和成本的考慮,在實施精益生產時照搬外國一些國家知名企業的方法,卻沒有結合自己本企業的情況,以及自己公司所處的社會環境,還有自己國家發展水平。這種生搬硬套的手段給企業帶來的可能不是高效經濟效益,而是一種對于企業資源的盲目耗用,導致企業發展受到很大阻礙,使自己的企業處于競爭不利的地位。
四、精益生產在我國制造型企業中的應用對策
(一)正確理解精益生產內涵
我國小型制造型企業應該改變對于精益生產思想的認識態度,要在對JIT、看板或零庫存等這些實現精益生產的工具或方法的實踐的基礎之上,更深一步的認識、理解精益生產的內涵。《精益思想》一書中闡述了精益生產的內涵:“樹立與浪費針鋒相對的精益思想;精確地定義價值;識別價值流并制定價值流圖;讓沒有浪費環節的價值流真正流動起來;讓用戶拉動價值流;追求盡善盡美?!奔訌妼τ诰嫔a理論的理解,在企業內部設立精益生產小組,用專門的部門負責精益生產推行,使精益生產理論思想得到深入理解。
(二)結合實際,做足準備
小型制造型企業在進行精益生產運用時,要做好充分的考察工作,不能盲目實行,要結合企業自身條件,以及自己國家的經濟發展狀況,從適合企業發展的角度深入貫徹落實,讓自己的企業逐步發展壯大。
(三)嚴控過程,持續改進
在進行精益生產實施過程中,應該根據企業自身發展要求和運用標準,嚴格控制企業精益生產的實施。企業可以設立專門的小組和專門的負責人來控制精益生產的實施過程,控制過程中主要應該注意的地方有:對于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應該及時發現并且做好處理;在企業不同階段做好及時的修改;做好員工的培訓工作。
結論:
小型制造型企業在發展時,應該結合自己企業自身的問題來進行措施的實施工作,在企業實行精益生產時,企業應該做好對于企業環境的掌握,做好對于國家政策的了解,以及及時了解國家經濟狀況,已達到獲取高效的經濟收益,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趙小丹.基于客戶認同的精益生產在桂林服裝制造企業中的應用[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7(10):90-94.
[2]王成杰,牛振啟,牛丹華.國有制造型企業精益生產方式的探索與應用[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13):9-11.
[3]謝勇.淺議精益生產在裝備制造型企業降成本上的應用[J].中國金屬通報,2015(12):47-49.
[4]鄧鴻劍.現代制造型企業裝配過程質量管理方案的探究[J].裝備制造技術,2014(01):2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