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藥品安全直接關系著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著社會安定,關系著醫藥產業的健康發展,關系著黨和政府的形象。加強藥品監管,確保人民群眾用藥安全,是藥監部門的神圣職責。 我國連鎖藥店行業經過了10余年的發展,大部分企業實力不夠,經營規模太小,難以進行有效的大規模擴展和規模競爭優勢。在現有跨區經營的過程中大膽創新和改革,發展成規模效益的經營組織形式。
關鍵詞:零售藥店;管理;對策
我國的零售藥店長期以來一直采用的是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的粗放式經營理念,銷售處方藥與非處方藥的同時也可銷售保健品,銷售人員業務水平較低。隨著醫藥衛生體制的改革、醫藥經濟的發展、藥品分類管理的實行和對藥品監督管理的加強,零售藥店存在的問題日益突出。
1存在的問題
1.1對法規了解不足雖然說目前大部分藥店還是在藥品法規下進行有序、合法的銷售,但還有部分企業為了追逐利益,而忽視了法規要求,對法規的了解知之甚少。比如對含麻黃堿藥品每次銷售不得超過5個包裝量不了解,不做相應登記;對零售藥店禁止銷售的各類藥品不清楚、不明白;對藥品儲存條件要求一知半解等等。
1.2藥店盲目擴張,疏于管理。有些連鎖經營企業為擴大影響和搶占地勢與市場份額,達到全市、全省甚至全國連鎖,盲目地大量吸納個體藥店或其他閑散民間資本加盟本企業,僅半年加盟藥店達到幾十家。由于擴張數目過多、過快,導致內部管理跟不上,基礎質量管理不到位,出現很多管理上的漏洞。這些連鎖藥店僅僅對外統一店名招牌,對內并沒有按國家相關規定嚴格實行 “八統一” ,尤其是對進貨渠道上缺乏實時監控,普遍存在質量把關不嚴,無驗收記錄或記錄不全。
1.3藥品購銷渠道不規范
1.3.1購進渠道基層藥店采購藥品,很少對銷售企業的資質進行審核并留存,他們追求的是“實惠”,只要價格便宜就買,不論對方是否有經營資格,有的從所謂生產企業銷售代表處采購,有的直接從上門推銷的個人處采購,甚至有些從偏遠地區診所直接采購進貨。購進藥品很少做質量驗收記錄,大多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或以白紙條方式結帳。
1.3.2銷售渠道基層藥店是銷售的終端,銷售對象只能是病患者。現階段,還存在藥店銷售藥品給個體診所和其它藥店;不憑處方銷售處方藥;銷售藥品未做銷售記錄。
1.4藥品分類管理存在誤區推行藥店的分類管理是GSP的要求,也是保證藥品質量和安全使用行之有效的工作。現在大部分藥店基本實行藥品分區、分類存放,掛有醒目標識等,但是實際工作中存在很多認識上的誤區。某些藥店由于缺乏專業的藥學人員,不知道藥品的藥理作用,部分處方藥竟然擺在非處方藥處開架銷售,更有甚者,有的藥店不能嚴格憑處方銷售國家要求必須憑處方的處方藥。
2對策
2.1加強法律法規宣傳,提高法律意識。從存在問題的原因看,管理相對人法律意識淡薄、從藥人員藥學專業水平低是主要原因。要從源頭解決存在的問題,首先要加強管理相對人的藥學基礎和法律法規知識培訓工作,采取適當的、靈活的的方式和方法,對零售藥店的藥品做從業人員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法律法規知識、藥學基礎知識以及綜合業務知識的培訓。通過進一步培訓,要讓他們更加深刻地及時了解國家關于藥品管理方面的政策、法律以及相關規章制度等,了解藥物的基礎知識,合理用藥、配伍禁忌、藥品不良反應等知識。同時,要將法律宣傳貫穿于監管執法的全過程,努力提高零售藥店從業人員的規范化管理和使用藥品的意識,從而不斷增強管理相對人的知法守法意識,提高規范依法用藥水平。
2.2開展幫扶指導力度。在日常監督、專項執法檢查等活動中,執法人員應盡可能多地向他們宣傳藥品監督管理的法律法規知識,指導他們正確、合理的采購、經營藥品。堅持邊監管邊促進、邊指導邊規范,結合日常監管對藥店的軟硬件建設進行指導,確保其人員、設施、布局、制度、資料和管理等方面規定符合要求。
2.3加強零售藥店GSP認證后的跟蹤檢查工作。嚴格按照《藥品管理法》的有關規定,加強認證后的后續管理工作,對認證后的藥店、加盟連鎖店實施跟蹤檢查,嚴格管理,切實幫助藥店加強自律,不斷自我完善,促進零售藥店規范化管理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
2.4建立和發揮遠程監管系統
2.4.1 由藥監部門牽頭,設計開發遠程監管系統,實現藥店各類記錄數據與監管后臺通過INTERNET網絡進行無縫對接,實時掌握各藥店藥品進、銷、存活動。同時利用此系統自動提醒和督促藥店做好日常的溫濕度記、培訓、體檢等記錄工作。系統還可以設置藥店與藥監部門互動模式,如藥店有何問題可以利用該平臺進行咨詢、討論;亦可藥監在發現假藥的情況下,利用網絡后臺發布假藥停售及上報信息,真正做到一鍵監管、一秒稽查、一步到位。
2.4.2 通過在藥店內設置“電子眼”,使監管人員能在辦公室內看見任何一家藥店的日常銷售情況。這樣能讓藥店在違法、違規售藥的過程中心有余悸,同時可以進一步的完善藥師在職在崗要求,使藥師在不在、來不來等情況,利用“電子眼”一一記錄。
2.5 加強誠信體系的分類監管工作給每個藥店發放一本檢查記錄日志,在每次日常檢查、處罰結果中,將結果記錄在日志上。年終根據檢查結果,對所有藥店進行統計,對違法違規行為的結果進行綜合評價,實行分級管理,形成多問題的藥店多查,問題少的藥店少查,沒有問題的藥店不查,真正讓有效率的檢查放到重點面上,而不是盲目的全覆蓋檢查。這樣也能讓藥店提高自身素質,不斷爭取優秀等級,讓自身不被檢查或少檢查,從而提高規范經營。
3結語
作為藥品的監管部門,是替人民群眾用藥安全把關的人,任何時候都不能懈怠。加大對企業的日常監管力度,加強日常監管和專項整治結合,定期和不定期開展藥品普查和專項抽查是提高藥品質量的必要手段,加強對藥品企業的監管,加大懲治力度,對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企業,要依法嚴處,決不姑息遷就。
參考文獻:
[1]劉含海.中小藥店的簡單品類管理[J].中國藥店,2011(2):92-93
[2]劉洪才,吳錦.藥店品類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探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3
[3]吳秀奎.試析品類管理在零售企業中的應用[J].中國連鎖,2013
作者簡介:
余品瑤,女,?1991年9月出生,南京醫藥合肥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經理,安徽工商管理學院MBA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