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楊
摘 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北京中南海紫光閣向新聘任的國務院參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頒發聘書并與大家座談時談到:"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也應是'道德經濟'。"這引發了人們關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治性與道德性的再思考。文章就是在此背景之下,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道德建設進行了分析,以期引起人們對道德的重視。
關鍵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德建設
前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不僅要求貫徹法治理念、建立完善的法治體系,而且需要秉承倫理精神、建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規范體系。忽視其中任何一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和發展都會受到阻礙。因此,國家在對法治體系逐漸完善的同時,還要注意加強對道德規范體系的建設。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道德建設的重要性
1.1促進經濟制度的實施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應當與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基礎上實行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堅持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為了更有效地發展社會生產力,是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要求。我國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應當建立在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基礎上,反映這一基本經濟制度,為堅持和完善這一基本經濟制度服務。因此,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也應當與在這一基本經濟制度基礎上實行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反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現實要求,為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服務。
1.2發揮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市場經濟優勢的發揮離不開社會主義道德的積極作用。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相結合,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市場經濟是以市場為配置資源的基礎性手段的經濟運行機制。在歷史上,市場經濟是和私有制、資本主義制度結合在一起的。社會主義要“吸收和借鑒當今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一切反映現代社會化生產規律的先進經營方式、管理方法”。所以,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的結合,是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市場經濟的結合,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市場經濟的結合。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的結合體現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要求,充分發揮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和市場經濟的優勢,離不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社會主義道德體系。
1.3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完善提供道德價值導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市場經濟,是以實現共同富裕為價值目標的市場經濟,是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的市場經濟。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堅持個人承擔社會責任與社會尊重個人合法權益相統一,要堅持注重效率與維護社會公平相協調,要堅持把道德教育目標的先進性要求和廣泛性要求結合起來,著力培養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觀念,不斷增強人們的自立意識、競爭意識、效率意識、民主法制意識和開拓創新意識,把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提出的新要求,推動社會的道德進步,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道德環境和有力的道義支持。
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道德建設的方法和途徑
2.1明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道德建設的指導思想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道德建設,必須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核心,決定著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性質和方向,同時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它使我們能夠正確認識道德的本質和發展規律,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精神支柱,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證明正確認識和處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道德建設關系是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
此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道德建設,必須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道德建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動力:“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道德建設提供了理論依據和理論基礎;科學發展觀強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道德建設提供了理論支持和保障。
2.2完善社會主義信用體系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進行道德建設的重點就是完善信用體系,讓人們逐步認識到誠信是市場經濟的基石。在我國對信用體系進行完善的過程中,首先要在人們當中樹立牢固的信用理念,使人們在自身周圍生活環境中明白信用的重要性,從而自覺地養成信用品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誠信有三個層面:政務誠信、商務誠信和個人誠信,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這三個層面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問題。例如,政府作為市場經濟的管理者,擔負著對市場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作用。但是,許多政府官員卻經常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和家人謀利益,政務工作不透明、暗箱操作等不法手段,這就使政府的權威在人民群眾中丟失,人們對政府失去信任。同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誠信的三個層面中政務誠信是關鍵,這就要求加強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權威,加大對商務不誠信企業的監督和查處力度,制定相應的懲罰措施。
2.3加強公民道德建設
公民既是道德承載的主體,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主體。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質,培養有道德的公民,能夠全面促進社會主義市場道德建設,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提供必要的倫理支持、發展動力,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方向。
結束語
總之,市場經濟總是與民族的文化聯系在一起的,中國的市場經濟要發展,必須從優秀文化特別是傳統美德中吸收營養。中國傳統文化中強調的“見利思義”、“義以為上”思想,可成為解決當代中國經濟活動中誠信缺失問題的有益資源。因此,我國一定要加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道德建設。
參考文獻:
[1]王瑩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道德建設[J].科技展望,2017,27(23):241+243.
[2]趙宏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道德建設[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09):46-47.
[3]王燕飛.淺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道德建設[J].才智,2017,(21):27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