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慶
摘 要: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尤其是以互聯網+為核心的信息技術與各個行業的融合有了深入推進,各種類型的金融互聯網模式衍生創新產品不斷出現,例如,支付寶、微信等,這些依托互聯網的金融產品很好的滿足了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金融業務需要,減少了到實體金融業務網點辦理的許多麻煩。但是,這對傳統的商業銀行在業務開展上卻形成了很大的沖擊,對商業銀行的日常管理、信息技術應用、經營理念等有很大的觸動,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如何實現商業銀行業務流程再造成為當下必須考慮的問題。
關鍵詞:金融互聯網背景;商業銀行;業務流程;再造研究
引言:
隨著各種類型的互聯網新產品不斷出現,尤其是在與金融行業深度融合之后,極大的推動了傳統金融行業的改革發展,也相繼產生了為數眾多的金融互聯網模式,這些在方便人民群眾金融業務辦理的同時,也對傳統的商業銀行發展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商業銀行以往的業務流程已經不能很好的滿足當前金融業務辦理快速化、高效化等信息條件下的要求,為了適應當前的挑戰,傳統的商業銀行必須充分認識互聯網給金融行業帶來的影響,主動融入,努力實現業務流程的再造提升,以此更好的實現業務渠道電子化、產品個性化、功能平臺化、服務智能化等新的金融發展模式,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傳統商業銀行在金融互聯網背景下不斷發展成長,把互聯網帶來的不利影響轉變為改革發展的新動力。
一、當前金融互聯網給商業銀行業務流程改革發展產生的影響
(一)實體網點逐步減少。截止到2016年,我國各種類型的商業銀行在發展中,逐步增加了無網點化金融服務的比重,例如,我們在辦理自助業務的銀行取款、匯款、轉賬等業務,就很好的應用了互聯網的技術支撐,不僅很好的拓展了商業銀行的業務,而且在方便群眾基本的金融業務上也作用明顯。今后,在互聯網與金融行業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年輕一代對實體的金融業務網點的依賴性將會明顯降低,銀行網點的內在價值將隨著金融互聯網產品的增多而被不斷的抵消,人們在接受、熟悉了金融互聯網產品后,會更加傾向于用互聯網產品辦理相關的金融業務。據不完全統計,在商業銀行常見的金融業務中,電子分流率大約占到了70%以上。截止到2016年末,各種類型的互聯網支付機構實際發生成功的電子支付業務大約超過了210億次,產生金額每年更是以12%左右的速度不斷增加。這些屬于商業銀行的金融業務大量被互聯網支付平臺分流,商業銀行的傳統優勢在一定程度上被抵消。各種類型的商業銀行之間的競爭優勢不再按照以往誰的分支機構多,誰的業務數量就大,誰的市場競爭力就強,反之,商業銀行如果還在大量建設分支機構和實體網點,不僅不會增強在金融市場中的競爭力,反而會成為商業銀行快速發展的一個大包袱,每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進行維護,不利于在金融互聯網背景下的快速發展和進步。
(二)信息支付手段不斷增加。在互聯網技術與商業銀行各個業務發展不斷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為了應對新的沖擊,商業銀行在管理經營等各個方面會更加注重吸收信息技術,不斷衍生出新的虛擬的“網點”和“柜臺”,從而以金融互聯網、社區智能銀行、移動支付為載體,依托這樣的創新型平臺更好的滿足不同客戶多樣的金融業務需求。當前,不少商業銀行相繼推出了各種形式的智能手機銀行等,客戶在這些商業銀行推出的智能平臺上,可以辦理以往在實體網點才能辦理的轉賬、匯款、貸款等基本業務,大大減少了時間、空間的制約和限制。近年來,隨著移動通信和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移動互聯與移動金融應用發展正在成為金融互聯網發展的強勁動力。例如,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人們在下載了相關商業銀行的客戶終端之后,就可以在指定的商業網點進行消費支付,既安全而且還快捷方便。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16年,我國大陸地區共發生各種類型的移動支付業務23.47億筆,每年發生的金額更是以12%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長,在這樣的利好形式下,無論是何種類型的商業銀行,都將更多的目光聚集到了手機銀行等方面,也是很好的加快了線下移動支付業務的發展和進步。
(三)垂直化管理模持續優化。在實際的管理模式變革上,以往的商業銀行在實際的管理上,主要是層層管理,分級深化,這樣的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看似能夠保障整個金融體系的順利運轉,但是,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上級層級之間、橫向管理部門之間等在很多職能劃分上存在著職責不清等現象,不僅降低了管理效能,而且還容易埋下金融風險安全管理隱患。為了很好的解決這些歷史性的問題,各大商業銀行紛紛進行了事業部制改革,有的銀行建立了專門的事業部,有的對總部的職能進行了簡化下放。這種改革發展雖然在一定的程度上改變了以往存在問題的制約,提高了商業銀行整體的運行效率,但是,垂直化程度仍然依賴于較低的信息化和較高的人工化。隨著金融互聯網的發展和進步,商業銀行的垂直管理將會得到進一步改善和優化,商業銀行在獲取各種類型的金融信息、管理業務信息等方面也將更加高效便捷,高度的信息化將會對商業銀行的業務模式垂直化的深度和廣度產生實質性的影響。
二、當前金融互聯網背景下商業銀行業務流程的再造基本思路
(一)逐步打破傳統金融模式,不斷融入金融互聯網理念。隨著互聯網與金融行業的高度融合,為了加快商業銀行業務流程再造的質量和水平,需要每年都要引進專門的信息技術人員,將他們充實到商業銀行各個業務崗位上,使他們充分認識當前的商業銀行基本業務數量、類型和特點等,這樣對于融入互聯網知識進行再造提升也有很大的幫助作用。同時,鼓勵各個業務崗位的商業銀行職工圍繞互聯網進行業務流程再造,對于新的想法、好的建議等積極進行鼓勵,這樣有助于充分激發廣大員工的互聯網與金融業務的結合應用思維。
(二)對基本的管理模式進行再造提升。針對以往層級化管理,可能產生職責不清、推諉扯皮等現象,可以探索更高水平的垂直化管理模式,例如,在傳統的一級分行、二級分行將被取消,取代的將是高度依賴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總部信息中心、決策中心、風控中心等,而前臺將提供自助終端服務支持和營銷人員智力服務支持。最高層的管理機構必須充分依托互聯網技術手段,對各種管理信息、經營信息等進行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只有這樣,才能更多的做好管理運營工作。
(三)在基本的管理服務理念上再造提升。以往的商業銀行在日常管理運行中更注重的是基本業務,重心放在了基本業務開展情況上,然而,在金融互聯網背景下,這種理念必須予以打破,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不同類型的客戶身上,完全做到以客戶為中心,這對整個業務流程再造將會起到明顯的助推作用。商業銀行在日常的管理經營中,努力轉變自身,價錢管理,不斷創新出各種類型的針對性業務,不斷滿足不同層次客戶的金融業務需求,以此來更好的提高客戶的滿意度。
結束語:近年來,金融互聯網有了快速的發展和進步,對傳統商業銀行形成了很大的沖擊,在充分認識了當前的產生的影響之后,就應當有針對性的進行業務流程再造,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應對互聯網的發展所產生的影響,更好的促進商業銀行的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任達,史晴宇.基于復雜網絡的中國商業銀行業務流程分析研究[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2016,30(05):88-95.
[2]陸岷峰,李冬梅,汪祖剛.金融互聯網背景下商業銀行業務流程再造研究[J].成都行政學院學報,2014(05):16-20.
[3]張同健,李迅,孔勝.國有商業銀行業務流程再造影響因素分析及啟示[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9(06):104-107.
[4]駱志芳.關于我國商業銀行業務流程再造的思考[J].軟科學,2007(05):54-56.
[5]呂彥昭,喻登科.基于價值鏈理論的商業銀行業務流程優化研究[J].金融論壇,2007(01):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