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海玲
青海格爾木不僅是我國西部的重要交通樞紐。它還是西南邊防的戰略支撐點和內地通向西藏的重要門戶,承東啟西、連接南北。南去西藏,北達河西走廊,東經西寧通達中國沿海,西至新疆,是甘肅、新疆、青海和西藏四省區的交通要沖,具有獨特的戰略地位。格爾木自然資源和高原特色資源非常豐富,由于地處柴達木盆地 “聚寶盆”中,其擁有石油、天然氣、煤炭、湖鹽、有色金屬 、太陽能、風能等資源,并且具有儲量大、類型全、分布集中、資源組合好等特點。格爾木以發展循環經濟為方向,圍繞鹽湖資源,通過產業鏈延伸和連接,將電力、石油天然氣化工、鹽湖化工、煤化工、有色金屬、建材等多種產業橫向連接起來,并通過“鹽立方”,串聯起了有色金屬和煤鹽結合化工等多個領域,帶動了氯、鈉、煤、石灰石等多種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初步構建起循環生態工業鏈網。此外,高原現代循環農牧業發展迅速。農牧業生產緊緊圍繞循環經濟理念有序推進,示范園區、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基地等形成產業健康循環圈。基于豐富的礦產資源、風能、太陽能、農牧業資源發展起來的循環經濟與自貿區建設不謀而合且緊密相連。
按照國家戰略要求,立足西北、服務全國、面向世界,充分發揮“一帶一路”作為高水平、高質量、高標準的對外開放平臺的作用,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合作,加快轉換經濟發展動力,以大開放促進大發展,建設成為欠發達地區以開放引領發展的示范區;充分發揮“一帶一路”促進生產要素集聚的作用,吸引更多資源要素在民族地區集聚,推動民族地區整體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建設成為民族地區以全面發展維護和諧穩定的引領區;充分發揮“一帶一路”制度改革優勢,強化輻射帶動作用,加快周邊貧困地區體制機制改革,激發內生發展動力,建設成為以制度改革創新推進精準扶貧的試驗田;充分發揮“一帶一路”創新驅動優勢,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探索生態脆弱地區開放發展與生態保護相協調的路徑和模式,建設成為以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打造生態文明高地的先行區。
2016年11月30日,廣州白云區-西藏-尼泊爾首列南亞公鐵聯運國際班列開通。首列“廣州-南亞”公鐵聯運國際貨運班列由位于廣州市白云區白云湖街的廣東國際鐵路產業經濟區始發,該班列途經青海、西藏,直達尼泊爾。通過班列的開通,格爾木市與全國物流知名行業、研究所合作,通過策劃和創新,提出以格爾木為起點,合作構建“中印尼國際物流大通道”, 國際物流大通道是國際上目前正在努力實現的一種高效集約低碳的經濟發展新模式,是提高資源要素配置和利用效率的生產力新布局,也是實現跨國、跨區域經濟深度合作以及市場對接的有效途徑,還是銜接國內外市場和貫通各大經濟區的走廊和內陸地區擴大對外開放水平的有力支撐,更是未來實現“大通道經濟”的基本基礎。可以看出,深入謀劃國際物流大通道的發展戰略是格爾木市在下一步發展經濟的有效途徑之一。
格爾木探索構建“中印尼國際物流大通道”和格爾木無水港節點,面向內陸聯通新疆、甘肅、四川等方向的經濟腹地,面向海外通過拉薩節點和亞東進入印度境內,輻射尼泊爾和不丹,繼續向南接入加爾各答,通過加爾各答港和霍爾迪亞港進入印度洋,形成中國青海格爾木至印度霍爾迪亞港的國際物流大通道。以格爾木為核心節點,謀劃公鐵水聯運(集裝箱跨國聯運)和節點物流資源的集散及區域展示采購交易的建設,實施沿海口岸向內陸后移,極大的提升格爾木市的綜合物流服務功能,通過功能的增加以及大通道物流成本的降低,實現格爾木周邊省市地區的資源集聚,并以物流引入產業,從而拉動金融、教育、旅游、科技、文化、農業等產業的發展。發展商旅物流的大戰略,以印度洋出海功能提升格爾木地區的商旅物流服務功能,擴大對外開放水平,創新找出格爾木地區商旅物流業發展的新亮點,認真做好頂層設計和實施線路圖,通過謀劃破解當前物流業發展的瓶頸,將確定的發展戰略生成系列項目,通過十三五的努力,不斷創造條件,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積極搭建內陸面向印度洋物流市場的通道,通過謀劃達到“戰略明確、項目清晰、功能提升、布局合理、體系完善、多業聯動、市場對接、產業融合發展的目標,通過快速提升格爾木地區商旅物流業的發展水平而拉動整體經濟的發展。
“中印尼國際物流大通道”可以借助格爾木至日喀則的鐵路,繼續延伸到尼泊爾境內,未來西藏鐵路修建接入尼泊爾后,可以實現格爾木至尼泊爾加德滿都鐵路全程直達的“中印尼國際物流大通道”。 通過自身基礎設施的建設和跨國港口功能的后移,搭建跨國之間的合作平臺(政府、企業、設施),開展集裝箱智慧多式聯運和無水港的區域集配,以商品對接龐大的南亞市場,提升格爾木商旅物流的綜合服務功能,以功能的增加集聚資源,通過國際物流大通道實現的低成本,為大西北地區和大西南部分地區搭建印度洋便捷的出海通道,實現對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創建大西北地區進入印度洋第一個無水港,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水平,提前規劃中印尼產業園區,逐步導入跨國產業,將格爾木建設成印度、尼泊爾物流進入中國的第一物流大港,青藏高原的百億級的商旅物流樞紐,從而實現商旅物流帶動經濟的持續發展目標。
建成后的“中印尼國際物流大通道””將依托鐵路、公路運輸網絡和格爾木機場空中航線,形成西部地區綜合國際物流體系,以多式聯運方式與沿海港口、陸路口岸連接,為當地和周邊區域的國際貿易、轉口貿易、出口加工、過境物流提供優質、快捷的服務,為把格爾木市打造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家級區域性物流節點城市奠定堅實基礎,以改革和開放為強勁動力,推進海西州開放型經濟跨越式發展,挖掘周邊地區發展動力,把中國(青海海西州格爾木)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成為欠發達地區的開放發展、民族地區的和諧穩定、貧困地區的脫貧攻堅示范引領區,切實實現“一帶一路”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戰略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