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駕車的問題不僅僅出現在我國,外國也不乏飲酒后還駕駛車輛的人,對此,各個國家都會出臺相關嚴厲的法律法規,并且動用社會各個階層的力能,共同監督酒后駕車行為。
對于妨害交通安全的犯罪,除少數國家規定得較為簡單外,大多數國家都規定得較為細致。就大多數國家而言,妨害交通安全的犯罪都有專門的章節予以規定;而一些國家雖然沒有在專門的章節中明確寫明“危害公共安全罪”,但卻依然規范得非常具體,其中德國刑法還規定了酩酊駕駛罪。
一、國外酒后駕車的法律情況
1.美國
在美國,由于大部分的交通事故與駕車者飲酒過多有關,對醉酒駕駛的處罰日趨嚴格。針對這一越來越嚴重的違法行為,美國采取了較為嚴厲的法律措施。
與酒相關的法律,都由美國各州自行制定,因此對酒后駕車的司機的處罰不盡相同,但有一條規定是不變的——如果酒精含量為0.1%○15的21歲以上的人開車就是違法的,而此時如果發生交通事故傷及人身傷害就等于二級謀殺。酒后駕車傷人已經被列入刑事犯罪的范圍,駕駛員一旦被查出酒精含量超標,將會直接由刑事法官根據超標情況進行審判,視情況判處一周監禁到一年監禁。除了判刑,罰款也是必不可少的。當司機的血液中酒精濃度超過0.06%時,將被無條件吊銷駕照。○16而且,根據美國的法律,在車廂中,是不能有任何開封了的酒瓶的,如果車里有開封了的或者是空的酒瓶,就假定車里的人喝過酒,便違反了法律的規定。美國的法律法規是如此的嚴懲酒后駕駛。但是,我國對酒后駕車的酒精血液濃度規定為0.2%,超過了美國標準的一倍。○17
除了有法律法規的嚴懲外,對待處罰后的措施也是一樣不可忽視的。在美國,只要你違反了交通規則,其違章的記錄就會寫入檔案中,跟隨你的一生。而這些記錄會影響你的求職、誠信、保險等生活的各個方面。另外,司機要到駕駛培訓中心學習,到醫院看護事故的傷者等。
2.英國
英國法律規定,酒后駕車超過3次,將終生不得駕車。對待初犯者吊銷駕照1年;重犯者吊銷駕照3年,并處1000英鎊罰款;如果在10年內共3次被判酒后駕車,那么就要吊銷駕照109年;一旦發生事故,終生不能開車,而且還有重罰。○18
我國多為金錢方面的處罰,并沒有終生吊銷駕駛執照的規定。而英國對酒后駕駛的次數之嚴,3次便終生吊銷駕駛執照,實在是值得我國借鑒。
3.日本
有時候司機并不是有意要喝酒的,而是經不起供酒人的熱情勸酒或者敬酒,經而控制不住喝多喝醉,而導致醉架后的交通事故。我們的鄰國日本,不僅僅對醉架者追究法律的責任,連向司機提供酒的人也連同一并處罰,這是日本對待醉架者的特殊處罰。法律不僅對駕駛者起到懲罰的作用,對勸酒者也起到一定的警醒功效,讓司機身邊的人時時提醒駕駛者不要酒后駕車。
二、酒后駕車犯罪構想設計
1.對我國酒后駕車犯罪的構想
目前,我國已對酒駕“入刑”。在刑法范圍內明確規定“禁止酒后駕車”,這一規定將醉酒駕車行為予以犯罪化的同時,將飲酒駕車行為根據不同情況,加大懲處力度。這不僅是保障交通安全的基本要求,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主觀方面看,“酒后駕車罪“應當包括故意和過失。在故意的場合,是指駕駛者在事前已經知道酒后駕車是違法行為,其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危害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或者放任自己在這種情況下駕駛的。也就是說,明知酒后駕車有可能會發生交通事故,而內心卻放任甚至希望交通事故的發生。另一方面,當服用可讓人產生醉意的藥物,行為人不知道自己的狀況下駕駛的,可以構成過失的“酒后駕車罪”,這是從行為人藥理性醉酒的方面來界定的。從行為方式看,只要有酒后駕車的行為存在,即可以認定為“酒后駕車罪”。因此,只要駕駛者喝酒后開車,即屬于“酒后駕車罪”的完成時態。
考慮到實踐中酒后駕車行為的高度危險性、危害性,“酒后駕車罪”可以充當“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補充要件,在刑法分則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增加。當違反“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時,是由于酒后駕車而造成他人的生命財產危害的情況。而只有在沒有辦法證實酒后駕車行為產生了具體危險時,才構成“酒后駕車罪”。
在“酒后駕車罪”中,規定終生禁駕,判處牢獄之刑等處罰。
結論
建設交通文明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但是,逐步消除酒后駕車現象,減少由此帶來的車禍死亡人數,是能夠實現的。
注釋:
1.參見王渙章:《喝多少酒才算酒后駕車》[J],載《南方農機》,2005-1,第20頁
2.參見張祥浩、王學中、李金勝:《汽車駕駛員飲酒對反應時的影響》[J],載《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志》,1996年6月底14卷第3期,第145頁
3.參見張祥浩、王學中、李金勝:《汽車駕駛員飲酒對反應時的影響》[J],載《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志》,1996年6月底14卷第3期,第145頁
4.參見趙衛文、高巖、陳鷹:《我國酒后駕駛現狀及影響分析》[J],載《道路交通》,2007?4,第18頁
5.參見李懷源:《酒后駕車交通事故預防的應對之策》[J],載《道路交通管理》,2008?1,第56頁
6.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2006?6,第15頁
7.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2006?6,第54頁
8.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2006?6,第89頁
9.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2006?6,第89頁
10.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2006?6,第94頁
11.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2006?6,第94頁
12.參見徐雅平:《81.3%的人認為目前對酒后駕車處罰力度過輕》[J],載http://www.china.com.cn/economic/txt/2009-08/18/content_18357622.htm,文章來源中國青年報
13.參見徐雅平:《81.3%的人認為目前對酒后駕車處罰力度過輕》[J],載http://www.china.com.cn/economic/txt/2009-08/18/content_18357622.htm,文章來源中國青年報
14.參見劉星:《對酒后駕車處罰太輕》[J],載《道路交通管理》,2007?5,第23頁
15.參見張永:《關于酒后駕車的美國法律》[J]
16.參見王生安:《國外治理酒后駕駛的做法》[J],載《人民公安》,2008年第24期,第56頁
17. 參見王生安:《國外治理酒后駕駛的做法》[J],載《人民公安》,2008年第24期,第56頁
○18.參見李軍:《國外嚴懲“醉架”》[J],載《交通與運輸》,2008?4,第75頁
○19.參見趙秉志:《外國刑法各論》[J],1版,295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20.參見李軍:《國外嚴懲“醉架”》[J],載《交通與運輸》,2008?4,第75頁
○21.參見車振寧:《國外對酒后駕車者的懲罰》[J],載《人民公安》,2008年23期,第57頁
參考文獻:
[1]勞東燕.刑法基礎的理論展開[M] .第一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九月:第1頁至426頁
[2]孫泊生.交通事故賠償與交通肇事罪法律法規及案例評析[M] .第二版.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1998年4月:第1頁至403頁
[3]陳興良.刑種通論[M] .第二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1頁至502
作者簡介:
任鵬飛,男,(1988.--10)山東萊蕪人,碩士,重慶工商大學黨政辦公室,研究方向:民商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