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旭 于黎娜
摘要:在波紋管的加工過程中使用的設備是水漲式脹波機,模具是一體一次成型模具。加工過程中需根據成型的波紋管管徑、波紋數量、波紋間距等設計不同的模具。這類模具種類繁多,外形笨重,加工過程生產效率低。為克服現有加工技術的缺點,需要提供一種結構簡化、適用于多種規格形狀的不銹鋼管、加工效率高、加工成本低的不銹鋼管液壓脹波輪模具及設備。
關鍵詞:水脹式脹波機;脹波輪模具;液壓脹波輪模具及設備
簡介:
以往波紋管的加工設備為水漲式脹波機,模具為一體一次成型模具,例如圖1-1所示波紋的加工的是使用八個波紋模腔的一體模具,通過水漲設備加工完成。由于使用者的要求不同,為滿足其要求,需根據管徑、波紋數量、波紋間距的不同,準備不同的模具。因此會導致模具多不易管理和存放,由于模具結構復雜,模具比較笨重,加工過程比較繁瑣,加工效率低下。不同類型的波紋管更換后,在模具的調試過程中勞動者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不能實現連續加工,不利于大批量、多品種的加工。為解決以往波紋管脹波過程中模具及設備的不足,提供高效便捷的加工模具及加工方式,設計液壓式脹波輪模具及設備。
圖1-2是為解決水漲式加工的缺點設計的液壓脹波輪模具。不銹鋼管液壓脹波輪模具,包括1-拉桿,1-拉桿的一端為階梯軸結構,其端部的小徑端沿從外到內的方向依次套裝有2-固定螺母、3-第一擋塊、4-脹球(具有彈性)和5-第二擋塊,1-拉桿的大徑端的外徑不大于5-第二擋塊的外徑,3-第一擋塊、4-脹球和5-第二擋塊與1-拉桿間均為間隙配合,2-固定螺母通過螺紋與1-拉桿連接,3-第一擋塊的外部套裝有6-脹波輪模,5-第二擋塊的外部套裝有7-拉桿套,
6-脹波輪模與3-第一擋塊之間、7-拉桿套與5-第二擋塊之間均設置有鋼管穿過的間隙,所述的6-脹波輪模的中心孔的孔壁上設置有用于容置波紋管的波紋的凹槽,該脹波輪模由兩個扇型拼裝而成。
使用時,待加工的管件套裝于1-拉桿的外部,2-固定螺母、3-第一擋塊、4-脹球和5-第二擋塊均位于管件的內部,6-脹波輪模的扇型分部向中心閉合夾緊管件,拉動1-拉桿,使3-第一擋塊、5-第二擋塊對4-脹球擠壓使其變形,帶動管壁脹起;停止拉動1-拉桿,4-脹球恢復原狀,推動7-拉桿套將脹起的管壁推擠形成需要的波形,通過調整7-拉桿套的位置可波紋寬度的調節;7-拉桿套恢復至初始位置,6-脹波輪模的扇型分部向軸向外運動,以松開管件并移至波紋的外側后向中心閉合,以固定管件,波紋容置于6-脹波輪模的凹槽內,6-脹波輪模帶動管件向軸向外側運動,完成一個波紋的加工。重復上述加工步驟,完成所需數量的波紋,通過調整脹波輪模的位置以確定加工波紋的中心間距。
改進后不銹鋼管液壓脹波設備簡圖,如圖1-3所示,該設備包括上述的不銹鋼管液壓脹波輪模具、驅動拉桿沿軸向運動的9-一號液壓缸、驅動6-脹波輪模的扇形分部沿徑向運動的10-二號液壓缸、驅動6-脹波輪模沿拉桿的軸向運動的11-三號液壓缸、驅動7-拉桿套沿拉桿的軸向運動的12-四號液壓缸。14-控制箱分別與9-一號液壓缸、10-二號液壓缸、11-三號液壓缸和12-四號液壓缸電連接,起到電控作用。15-控制電柜與14-控制箱電連接,15-控制電柜內設置有計數器,可實現脹波數量自動計數。12-四號液壓缸通過16-頂桿連接7-拉桿套;10-二號液壓缸與11-三號液壓缸的活塞桿固定連接,10-二號液壓缸可設置于沿1-拉桿軸向設置的17-滑軌上,以便于11-三號液壓缸的驅動。
該設計由原來的多波紋的一體模改為單個波形模具,在波紋管加工過程中,通過四個液壓缸分別控制1-拉桿、6-脹波輪模和7-拉桿套來實現脹波輪模具各部件的逐一動作,控制單個波紋的形成。通過加工單步的重復,從而實現連續加工,并可實現一套模具加工不同數量的波紋。
結論:
該設計包括不銹鋼管液壓脹波輪模具和設備,其有益效果是:使波紋管加工可以實現半自動化。簡化脹波輪模具,使模具具有通用性,使用起來更輕便、簡單;更換過程簡單、快捷,可實現多波紋連續加工,提高加工效率,降低模具制造及管理成本,降低勞動強度。
參考文獻:
[1] 徐發仁.氣動液壓機床夾具設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2
[2] 楊永才.機械設計新標準應用手冊.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