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詠洋
摘 要:隨著當前社會的不斷更新發展,我國農業發展也提出了全新的模式和方向,那就是綠色農業。要想成功運行綠色農業的實施的關鍵環節就是安全的水資源。通過對生態水利工程的特質我們了解到,做好生態水利工程是確保有效實施綠色農業水資源配置的最高效方案。專家對讓綠色農業配置的水資源可能有效應用到生態水利工程的可能性以及復雜程度做出了研究探索。最終確定了要想確保生態水利工程服務于綠色農業資源的配置程序中有以下幾個難題需要解決:(1)綠色農業的終極目標是保障農產品質量的安全;(2)合理的運用水資源的循環功能;(3)控制過度的占用農業用地;(4)確保生態水資源工程可以和綠色農業協調發展。
關鍵詞:生態水利工程;綠色農業;水資源;研究
經過簡單的探索我們發現,綠色農業指的是借助科技手段和先進的設備管理,保障農產品可以全方面的安全生產。使用標準化的農業技術手段促進人類社會經濟全方面的進行可持續發展的模式。我國屬于一個發展中的農業大國,這種綠色農業的提出也奠定了我國農業未來發展的走向。怎樣將綠色水資源運用到綠色農業當中也有人做出了研究:綠色農業需要遵守的原則就是要科學合理的運用生態水資源的管理方案,盡可能的節約用水,保障水的質量,促進水的循環利用功能?,F在農業科技人員需要解決的關鍵難題就是怎樣使用合理的方式將生態水資源運用到綠色農業當中。文章研究了生態水利工程服務于綠色農業水資源的配置問題。針對可行性和一些問題作出了分析。
一、分析生態水利工程服務于綠色農業的可能性以及可行性
生態水利共生必須要確立一個明確的生態服務目標,并且要同時具備完整的生態服務功能。因為綠色農業這一種新型的生產模式最主要的關鍵就是在于安全兩個字,要保證生態的安全的資源的安全,讓生態水利工程服務于綠色農業可以有效的進行。生態水利工程跟綠色農業之間因為需要進行水資源的配置而產生了關聯,再有就是我們要密切的關心生態安全的資源安全這兩個重要的關鍵目標,生態水利工程服務于綠色農業具備有效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綠色農業生產中一些對水資源消耗比較高的農作物對水利工程的依賴性尤其的需要。綠色農業對水資源的配置要求必須要具備高效節水凈水等條件。生態水利工程的重要目標也是為了實現節水與保障水資源的質量兩個方面,因此可以總結的出生態水利工程服務于綠色農業水資源配置是具有可行性值得推廣的。
二、生態水利工程服務于綠色農業水資源配置的復雜性分析
上文我們看出生態水利工程服務于綠色農業是完全可行的,并且擁有一定的協調性。但是在水利工程的具體工程施工之中還是要依賴很多科學的研究去解決在實際中出現的情況,確切的來說,所有的水利工程項目都是具備很強的經濟和社會功能存在的,在建設的過程中肯定會對周邊的生態環境造成一些程度的干擾和影響。比如說我們在某地修建的一個電灌站,這個電灌站的主要作用就是它可以同時起到防止洪水、灌溉農作物和發電等重要功能。我們改怎樣確保讓這個電灌站在保證原有生態服務功能的同時還可以有效的實施服務于綠色農業水資源的配置呢?假如說這個電灌站的水利工程在建設的時候沒有使用一些措施,那么在投入使用之后勢必會將河流截斷,河流內的一些自然生物會造成嚴重的危害;再有就是電灌站在進行發電功能的時候排放出的尾水也嚴重影響到了灌溉農作物,直接的結構就是可能會降低農業的生產量。所以我們必須要在建設之前就制定一個必要的措施進行修建,通過科學技術的不斷研究和研發,觀察在河流中的魚類等一些生物的自然習性和生態水的具體情況,將他們通過合理的檢測計算出數據。所以想要解決這個關鍵的問題是一定要借助很多科技手段和知識進行研發的,這樣就可以保證工程在完工以后可以完全達到生態保護的標準,還能達到服務于綠色水資源的配置要求。
通過以上講述我們可以發現,生態水利工程服務于綠色農業水資源配置是有一定的復雜性的,并且還要依靠科技的手段不斷的幫助生態水利工程服務水平的增強。
三、生態水利工程服務于綠色農業水資源配置過程中應遵守的標準
1、將生態水利工程服務于綠色農業目標確定為保障農產品的質量
保證農產品營養學指標合乎標準的必要條件是在灌溉過程中的水量;保證農產品衛生學指標合乎標準的必要制約條件是灌溉的過程中的水質。根據我國當前的國情將所有的農產品劃分了幾個等級,分別是有機產品、綠色產品和無農藥公害的產品,作為生態水利工程對水質的標準需求是十分的高的,因為它需要針對這個不同等級的農產品提供不同的水質保證。在人類影響范圍很小的區域往往是最適合種植有機農產品的地方,也就是在農業生態環境中屬于未被開發過的最初始階段的土地資源,有機農產品是否能夠適合種植完全取決于當地的水的質量和土壤以及環境的質量標準。為了確保這一塊區域的水資源符合標準,生態水利工程就需要從設計開發到施工管理等一每一個施工的環節都要不斷的監測水質的質量,這也是為了將有機綠色無公害的農產品種植到當地提供了一個安全的前提保障。我們從選擇水源到凈化的工程都要嚴格依照相關的條件去考慮研究,所以在生態水利工程的建設施工中,最重視的必要條件就是要保障和維護農產品種植地區域的環境質量。所以我們要嚴格的依照國家相關規范標準來執行對綠色農業水資源的配置標準,這也是可以保障生態水利工程得以實現的重要目標。
2、加強措施合理的利用水資源的循環功能
因為建設生態水利工程的同時也就是在對水的自然循環造成了一定的干擾。所以我們在生態水利工程實施的時候就應當強調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就是盡最可能的努力去用人工的方式加強水資源的循環功能。比如說在農業生態系統中目前我們都是一半人工一半是自然的狀態,在研究開發生態水利工程的時候就要采用流域當做空間的尺度,盡最大可能的保障不要干擾旁邊的流域里的水資源配置,與此同時還要保證生態水利工程的水流動的方向跟生態水流動的方向保持一個方向。由于綠色農業是在自然界中最符合自然界規律的可持續發展的節水農業模式,所以折舊需要生態水利工程在布局的時候應當盡可能的避免跨流域去調水或者排水。要對水資源進行一個全方位的垂直立體的調控。讓生態水利工程流出的水量和自然水資源的水量可以相符,減少其干擾,這也就同時實現了對水資源的循環使用功能。
3、盡可能的避免占用可種植的土地資源
隨著城市的迅速拓展本就有限的土地資源也就越來越緊缺,這種情況尤其在我國的南方更為顯現,因為南方的人口相對比較多,但是土地資源是有限的,城市和一些基礎設置的擴增導致土地資源越來越寶貴。所以水利工程的建設一定要避免占用有限的土地資源,盡可能的更新改造原有的水利系統變成環保的生態水利工程,充分發揮出服務于綠色農業水資源的配置要求。
四、結束語
綜上所訴,生態水利工程服務于農業水資源的配置是具備可能性和可能性的,但是要實施起來還要經歷很多復雜的過程需要依靠科技的手段去解決,要嚴格按照生態水利工程服務于綠色農業水資源配置的基礎要求進行多方面的檢測和分析其復雜的情況,以達到有效的配置目標。
參考文獻:
[1]賈軍濤,段蓉.生態水利工程服務于綠色農業水資源配置的實踐研究[J].鄉村科技,2016,(17):37.
[2]付志剛.生態水利工程與綠色農業發展[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06):195.
[3]劉君郁. 基于水資源配置的廊坊市生態水利工程建設規劃研究[D]. 天津大學, 2015.
[4]劉啟松, 白濤, 王義民,等. 基于“三條紅線”的喀什地區生態工程水資源配置研究[J]. 水資源研究, 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