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浩洋
摘 要: 市政園林在城市規劃與發展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市政園林可以達到美化城市的作用,能夠為居民創造更加舒適的環境,同時還有助于改善城市環境。加強市政園林景觀綠化成為當前市政工作中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為此,應當不斷提高施工技術,提升整體園林建設的水平和質量,這也是本文探討的重點。
關鍵詞: 市政;園林景觀;綠化施工技術
引言:市政園林綠化工程的進度,核心問題體現在施工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管理方式的不斷完善。我國現階段園林綠化工程結構復雜,主要體現在園林建設、城市綠化和園林引水等方面。另外,園林綠化工程的獨特性使其施工難度大大加強,施工材料不是單一的磚頭、沙子,而變成了動植物等具有生命特征的活體,只有采用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技術,才能讓園林綠化景觀工程獲得長遠發展,這是每一位市政園林綠化工作者急需研究的問題。
一、園林景觀綠化施工技術的應用價值
1 美化環境與優化空氣質量
市政園林景觀的作用重大,一方面可以美化城市環境,為人們營造一個綠色的生活休閑場所,有助于人們鍛煉身體和釋放壓力。另一方面,園林眾多的綠色植物可以對城市環境加以改善,優化城市空氣質量,綠色植物能夠吸收汽車尾氣、工業粉塵,從而達到凈化空氣、降低城市“熱島效應”的目的,為城市居民提供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
2營造綠色環境
城市的燈紅酒綠和喧囂讓人向往,同時也帶來各種環境問題,例如:噪音污染、空氣污染等等。城市中如果種植大面積的綠色植被,就能對城市中的各種噪音起到緩解作用,例如:汽車、工業噪音等,能提供給人們一個綠色健康的生活環境,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指數。
二、當前園林綠化施工中存在的問題
1 缺乏長期規劃
在實際施工中,園林建設工期相對較長,且一些園林項目在實際中并沒有做好規劃工作,這樣也就很容易與其他建設項目出現沖突,不僅加大了財政上的壓力,同時也很容易造成人工、設備等方面出現使用沖突。
3 樹種選擇不合理
目前城市市政道路景觀綠化的施工過程中,樹種選擇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樹種選擇時并沒有充分考慮到城市的客觀環境和土壤土質,而進行盲目的樹種選取,在種植之后造成大面積的樹木死亡;其次是樹種選擇的多樣性不足,在施工中無法滿足城市綠化的根本需要。尤其在實際施工中,后者的體現更加充分,有些施工團隊在樹種選擇時從未注意植株搭配,分車綠化帶不存在合理性,有些植物品混雜種植缺乏協調,而有些為了避免混雜種植的搭配困難直接選擇單一植株進行種植,非但無法構成整體景觀實現綠化要求,更會由于植物習性導致土壤養分的承載力喪失殆盡。
4 施工技術水平不高
市政道路景觀綠化施工中最為常見的問題表現在施工前期對植株挖穴方面的錯誤。大部分施工團隊沒有按照要求的標準尺寸和標準深度進行挖穴,對于部分挖穴深度需求較高的植株來說,過淺的穴坑深度會造成植株在成長過程中根系的生長發育不良,扎根的土層較淺,影響正常生長。此外,在一些極端惡劣的天氣環境中,例如臺風、暴風雨等,植入深度和生長發育的問題會直接體現出來,植物強度無法抵抗惡劣的天氣影響,會出現大面積的倒伏和植物死亡,給城市綠化和市政工程增加不必要的麻煩。
三、市政園林景觀綠化施工技術的具體運用
1 規劃設計技術
市政園林景觀綠化的規劃設計技術的應用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規劃設計是施工的主要參考標準,設計的好壞將會直接影響施工質量,因此,在設計環節要進行科學合理的考慮,具體的管理辦法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一是進行區域設計,目前,城市建設的思路逐漸明確,建設的合理性也逐漸增加,以前的城市規劃大多比較盲目,已經不適合現代社會的要求,而園林綠化工作是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設計園林景觀時,也要突出城市的區域特征,使一個區域內的社會因素、空間因素、環境因素能夠達到有機的結合,提升規劃設計的合理性;二是進行生態設計,市政園林景觀往往會與人們發生交集,人們反應的好壞,是對市政園林景觀的最準確的評價,城市作為生態因素較少的特殊區域,在進行園林建設時,需要加入更多的生態元素,讓人們的周邊環境更加和諧;三是進行科學藝術設計,市政園林景觀的設計還要符合一定的科學性,滿足藝術性的需求,讓市政園林兼顧實用性和美觀性,實現兩者的高度統一。
2 施工現場清理和整理技術
在市政園林的施工過程中,許多施工單位的工人往往不重視施工的細節,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垃圾、廢物往往不進行任何的處理,而施工現場的環境是非常混亂的,一些有毒的建筑垃圾甚至直接埋在綠化場所的下方,這樣不僅對植物的生長極為不利,還會造成土壤的養分含量下降,使土壤的堿性偏高等,給植物的生長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在施工環節結束之后,施工現場的平整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施工的單位應當按照事前的設計標準以及相關的要求進行整理,使施工效果更加符合預期。
3 植物配置技術
不同的植物的生長特性是不同的,它們對環境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在施工的環節中,要注意植物搭配技術的管理。一般情況下,園林建設工作的場所非常多樣,有的區域較為廣闊,有的區域較為狹小,在栽種樹木花草時,要考慮場所的實際情況進行,如果場所非常小,但種植非常多的樹木,非但不利于樹木的生長,還會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而在場地較為廣闊的場所,如果只種植一種樹木或一種花草,這樣的景觀是非常單調的,不能帶給人美感。同時,在栽種樹木的過程中,要盡量的使用當地的土壤,這樣樹木的適應過程就會縮短,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樹木的成活率,園林工作部門不能為了追求植物的新穎、獨特性就盲目的選擇外地的植物品種,給日后的養護工作增加難度。所以,植物的配置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相關的單位一定要加強重視,提升管理的科學性和實用性。
4 苗木處理技術
市政道路綠化施工主要是采用高大數目作為行道樹使其形成分車綠化或者環狀綠化,保證其在隔離行人和車輛的功能實現之外,具有降低噪音,美化環境的作用。因此在施工之前要預留1×1米內徑尺寸地塊,并利用樹皮鵝卵石材料進行覆蓋,從而確定道路行位。樹木挖穴的方法根據不同樹種進行穴坑直徑和深度的選定。一般來說,裸根栽植的穴坑直徑為裸根根幅的一半,穴坑深度則為其直徑的3/4。而帶球樹苗坑穴直徑需要比土球直徑多出40~ 50厘米,穴坑深度同樣為直徑的3/4。為了保證根須的生長和扎入土壤,挖穴達到了規定深度之后還要對其下方20厘米的土層進行翻松,并將表土至于坑穴周圍便于后續填土。苗木的定植則需要保證行道樹與樹干在同一條直線,并根據選定的植標桿樹,形成三點一線。為了保證觀賞性,對于相鄰樹木的高度也需要有所控制,而且對于高矮、體積大小的配置和排布也需要進行設計,一般四面觀賞的樹木會將高的樹木定植中間,而將相對較矮的樹木定植在周圍,并且保證相鄰的樹木高度相差不超過50厘米。
5 栽植與養護技術
樹種分為土球和裸根兩種形態,因此栽植方法也有差別。裸根栽植需先填坑入表土,形成土包,再將根須放入樹坑; 而土球樹苗需先將包裹物完全去除,再將表土填入靠近土球的部分,用腳踩實,再慢慢對其進行轉動。為了避免樹木因自然環境影響發生傾斜,造成損傷,還需要對其設立支柱和保護器對其起到保護作用。新植樹一般用草繩纏干1.3米左右,而對于樹冠較大則使用立柱支撐。
參考文獻
[1] 周月紅.市政園林景觀綠化施工技術管理[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35):1659-1659.
[2] 孫建挺.市政園林景觀綠化施工技術[J].城市建筑,2015,(6):262-262.
[3] 肖健康.市政園林景觀綠化工程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4,(21):65-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