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霞
摘 要: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我國公路事業也得到了極大發展。路基作為公路結構成分,其不僅對路面結構起著支撐作用,而且承載著所有路面的荷載,所以路基質量的好壞對公路建設整體質量影響巨大。筆者結合自身多年工程實踐經驗,對公路工程路基填筑施工流程及質量控制進行了分析與探究,以期全面提升工程整體質量,為我國交通事業的建設與發展提供一點理論支持。
關鍵詞: 公路工程;路基填筑;施工技術
引言:在我國公路長度不斷延伸的時代背景下,公路工程建設引發了人們的普遍關注,在公路工程中的路基填筑施工技術的應用極其廣泛而普遍,它對于路基、路面的施工質量有直接性的關聯。另外,在一些山區高速公路的施工工程之中,采用特殊的填石路基技術,較好地增強了公路的強度和透水性,減少了公路的沉降和裂縫現象。
一、公路工程路基填筑施工流程
1 施工準備
施工前期,要求與設計單位交接控制點,且復核測量控制點。按照具體施工要求適當加密控制點,確保其準確度與埋設位置與施工規范規定相符。因本路段位于城郊結合部,具有極為復雜的管線、管道分布情況,要求施工前期通過物探的方式對施工區域進行及時地下施工,為施工提供有利條件。通過分析調查,選取清宕渣作為此工程路基借方,要求在15cm以下控制其粒徑,并在20km內控制原材料與施工場地的距離,一般運輸車輛以自卸車為主。在施工前期為確保工程質量,應進行相應試驗,如原地表土承載比、顆粒分析等。
2 清理地表
路基施工前期,需做好地表清理工作,要求徹底清理干凈施工30cm范圍內雜物、表土,如淤泥、雜草等。各征地線邊緣為清除寬度,且向路基施工場地以外放置清理后的表土,完成地表清理作業后,如為軟土地基,如做好換填施工,材料為清宕渣,50cm為其換填厚度,隨后進行碾壓作業,確保其壓實度符合施工規定。要求起皮、彈簧、積水等問題不得出現在完成填筑表面。
3 測量放線
相隔20cm進行相應樁號設置,每組設置3個,分別為左-中-右,根據設計橫斷面將各層填土坡腳線準確放出。
4 運輸
按照設計規定及現場施工具體情況,可選取清宕渣作為施工材料,如清宕渣具有較高天然含水量,其攤開、晾曬施工可就地在材料廠進行。確保其含水量符合施工規定后即可實施運輸作業。
5 布料
按照各車填料數量、卸料攤鋪寬度等具體情況,在完成平整碾壓路基上選取白灰進行方格網劃設,典型性網格交點應控制在10個以上,并進行三維坐標測量,其邊界線可相隔50m劃分各個區段。
6 攤鋪
根據施工規定,卸料到各個方格網內,各個方格進行一車卸料,多卸、漏卸問題不得出現。其攤鋪順序一般為兩側—中間。
7 平整
完成第一個50m攤鋪段施工后,可進行初平與調料作業,其機械為推土機,隨后進行精細化整平作業,其機械為推土機,以此確保其平整度符合施工規定。完成精平作業后,可嚴格遵循標號及坐標通過全站儀對測量點加以恢復,并利用白灰點進行準確標注,此后再進行三維坐標測量,以此確定松鋪厚度。
8 碾壓
根據設計要求及施工現狀,本路段路基壓實機械以振動壓路機為主,根據壓實標準進行準確碾壓施工。要求先進行1遍靜壓施工,按照靜壓后的具體現狀,補料于低洼路段,以此實現表面壓實度符合施工規范規定。隨后進行振動壓實作業,選取的機械為重型壓路機,依然要通過人工補料方式處理低洼路段。如完成2遍碾壓作業后,可選取灌砂法對白灰點標注位置的周圍進行壓實度測量,同時選取全站儀進行其三維坐標測量,并做好各項記錄工作。在其壓實度符合設計壓實度后,可進行1遍弱振施工及1遍靜壓施工,最后進行土工格柵鋪設。通過密貼排放的方式用于土工格柵相鄰兩幅縱向鋪設,選取連接棒或搭接法用于橫向連接,相比設計強度,要求連接強度應多出一些,并在1m以上控制橫向接縫錯開距離。格柵鋪設過程中,應確保其和第一層清宕渣緊密相貼,并通過U型釘相隔一定距離做好固定作業。碾壓路基時,如格柵沒有覆蓋填土的路段不得施工機械碾壓,防止損壞格柵。新舊路基結合位置,因原路車輛通行量大,需將舊路擋土墻位置進行路基填筑,并做好夯實工作。
二、公路路基填筑施工技術的具體應用
1 路基填筑施工技術
應嚴格遵循施工設計斷面的需求進行公路路基填筑作業,主要包括三方面:分層水平填筑、分層壓實及分層檢測。遵循施工規程等進行路基填料施工,在施工過程中,不能選擇與施工要求不相符的土、石填料,更不能將質量不合格的填筑材料運輸到施工現場。在路堤填石過程中,當發現填筑材料的粒徑大于標準值時,在進行多次調整后還不能與施工要求相符合時,施工企業必須暫停施工作業進行及時調整。在公路路基填筑施工過程中,還要對填筑的松鋪厚度進行有效控制,確保路堤寬度與平整性符合施工需求。填筑寬度兩側都要比路堤設計寬度多出50厘米以上,每進行一層填筑,都要進行詳細檢測,確保其質量合格后在填筑下一層。必須依據施工路段的地質與水文情況進行公路路堤的填筑,對填筑材料進行合理性的安排。
分層對公路路基進行填筑壓實,各層填筑路基的最大壓實度應保持在20厘米以下,最后一層路床上方的壓實度要控制在20厘米左右(在一些特殊情況中,只要符合施工要求即可,并將其壓實度的最小量控制在10厘米以上)。公路填筑路基的含水量幅度要在最佳含水量2%之內的范圍進行有效控制。路基填筑寬度與填筑層設計寬度相比要多出30厘米左右,在寬度確定中,壓實寬度要大于施工設計寬度,最后進行削坡施工。為有效避免路基出現積水現象,應設置一個外向橫坡在路基表面。與此同時,為防止雨水對路基邊坡造成嚴重的沖刷,可以將臨時擋水埝或排水設施在路基填筑施工當中進行設置,在填筑路床的過程中要確保路基的均勻性及密實度,應保持路床頂面橫坡與路拱橫坡的統一性,嚴格杜絕在路基填筑過程中的施工填料范圍內出現土料場地及施工道路。
2 公路路基預壓施工技術
在路床頂面設計標高以下20厘米處進行路基填筑,因此填筑時選用預壓土進行施工,確保其與路面設計標高相一致。在預壓施工完成后,對標高進行復測,在設計路床標高40厘米以下進行開挖,并確保徹底清理干凈預壓土。在施工過程中要先重新壓實開挖后的路基頂面確保其密實度與施工需求相符合,一般將其壓實度控制在96%以上;當必須在預壓土方頂端進行機械設備的通行,可以依據1:10的比例在預壓土方前后兩端坡度或無需預壓的路堤順坡處進行壓實施工。公路路基填筑施工中可以選用素料作為填筑材料,壓實碾壓過程中根據公路施工的具體要求可以選用推土機進及輕型壓路機進行有效排壓及碾壓,將其壓實度有效控制在85%以上。預壓期要控制在半年以上,其觀測方式要嚴格按照沉降及側向位移觀測的要求進行,應每隔7天對前兩個月的預壓期進行觀測,之后觀測時間可以定為半個月一次。預壓期結束后,在路床頂面標高40厘米以下進行卸載施工,確保徹底清除預壓土。并重新壓實卸載后的路基頂面,確保其壓實度在96%以上。
三、結語
綜上所述,路基填筑施工技術涉及到的方面比較廣,為了進一步提高公路工程的整體質量,必須重視路基填筑施工中的各個工序,控制施工質量,同時加強施工的前期準備工作和完善施工的施工工序,做好施工質量的監督和管理,從多方面控制和提高公路工程的整體質量,逐步完善公路的使用性能,從而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大的便利。
參考文獻
[1] 曹艷新,李新軍.試論公路工程路基填筑施工技術的應用[J].卷宗,2016,6(8):749-750.
[2] 劉換.公路工程路基填筑施工技術的應用[J].科技與企業,2014,(19):98-98,102.
[3] 方雷.公路工程路基填筑施工技術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4):1440-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