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得利 張海洋 李煒袆
摘 要: 現代社會的發展,經濟形勢十分穩定,在該社會形勢下,房地產行業不斷蓬勃,建筑行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房屋建筑的施工工程包括多個環節,對于地基的處理是極為重要的基礎施工,能夠保持地基的密實性,優化地基質量,提高其承載能力,從而保障房屋建筑的工程質量。本文闡述了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處理的基本概念、必要性、工程特點及各項處理技術,為從事房屋建筑的施工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 建筑工程;地基處理;技術
引言:我國現代社會的進步,各個行業均得到了較好的發展,房地產的蓬勃,也極大的促進我國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設,各項技術均在不斷提高,工藝技術也趨于成熟。在房屋建筑的施工過程中,地基的處理直接決定了建筑物的質量、使用壽命及安全性,是極其重要的施工環節之一。由于我國各個地方的地質條件及自然環境等有較大的區別,房屋建筑的環境十分復雜,且現代房屋的結構、形式、功能等相較以往也有了較大的變化,對地基處理質量也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選擇科學、合理的技術,優化施工工藝,才能夠有效改善地基的壓縮量,提高地基的承載量,提高施工效率,控制建筑成本,并能保障工程質量的保證,因此對其地基處理技術進行深入的研究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建筑工程地基處理的特點
1 復雜性
我國國土面積廣闊,不同地區的地質條件存在較大的差別,軟土地質、凍土層、鹽堿地等不良地質在很多地區都有分布,因此在實際的施工中施工人員需要根據項目所在區域的實際地質狀況展開相應的施工,不同的地質狀況需要采取不同處理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地質結構的可靠,確保工程地基的穩定。除此之外,我國國土同時分布在熱帶、亞熱帶以及寒帶,不同氣候帶下因為氣候的不同對于項目地基施工又會產生不同的影響,進一步增加了項目施工的復雜性。
2 多發性
近年來,因為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十分迅速,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員進入了建筑施工行業。一些人根本不具備建筑工程施工的資質,僅僅是看到了建筑行業存在的經濟利益,就組織了相應的施工隊伍承包相關的項目,再加上一些地方上對于施工單位資質審查的不夠到位,導致了很多項目的施工技術都不達標,尤其是地基的處理方法根本不合格,給建筑工程埋下了較大的安全隱患,一旦遭遇自然災害機會導致建筑的大量倒塌,造成十分嚴重的安全事故。
3 嚴重性
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工程師整個項目的基礎,地基結構的穩定性直接影響著建筑結構的穩定性,一旦項目地基的施工質量出現問題,輕則導致建筑的下沉,重則導致建筑的倒塌,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與人員傷亡,因此一定要重視建筑工程的地基處理。
4 潛在性
地基工程是房屋建筑工程的基礎部分,在施工的過程中需要由專業的施工人員進行地基的處理。但是因為地基工程大多數都位于地下,在施工完成后很難對地基項目的施工質量進行直觀的檢測,因此往往很難對工程的施工質量進行有效的控制,地基工程施工質量問題存在較高的潛在性,一旦存在潛在的質量問題,將會給工程帶來較大的安全隱患。
二、建筑工程地基處理技術的應用意義
1 提升土體的強度
房屋建筑整體所呈現出的穩定性跟地基具備的強度具有非常重要的聯系,強度較高的地基可以維持長時間的完整性和穩定性,繼而對建筑整體實現良好的承載。而對地基的牢固性加以衡量的一個最為主要的標準就是土體強度,土體強度主要決定于它的剪切能力,如果出現的剪切能力較差的情況,建筑地基整體的承載能力就會降低,非常可能會導致安全事故的出現。因此在對房屋整體結構加以建設之前一定要實施良好的地基處理工作,讓地基當中土體的強度可以達到施工建設的實際要求。
2 降低土體壓縮性
土體在受到外部壓力的時候將會形成收縮的現象,如果要是在這種情況之下直接對房屋建筑加以繼續建設,所形成的壓力會讓土體出現下沉。特別是在遇到比較惡劣的天氣條件的時候,房屋的下沉會顯現的更加明顯,長期之后非常可能導致坍塌。為減少房屋建筑中所存在的安全隱患,應該利用先進的地基土體處理技術對其加以完善,降低土體所呈現的壓縮性質,繼而為地基所具備的牢固性提供保障。
3 降低土體流動性
在地基上方實施建筑整體施工的時候,將會對所處位置以及周邊土體結構形成損害,導致地基下沉的情況出現,所建造出的房屋建筑在安全性上也會存在較大的缺失,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威脅。在房屋建筑的施工工程當中,對土體流動性進行改善是非常重要的,繼而實現提高地基所具備的穩定性。
三、建筑工程對地基處理技術的具體應用
1 樁基技術
在利用樁基技術時,需要將地基頂部承受的荷載轉移到地基深部,然后利用緩沖的方式來消解建筑結構帶給地基的沖擊力。單一的碎石樁地基承載力不強,因此,可以利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樁提高地基的承載力。此外,碎石樁的作用還能夠消除地面表層的液化現象。采用碎石樁和水泥粉煤灰碎石樁的聯合處理方法,能夠將這兩種方法的優勢得以充分發揮,從而有利于緩解地基沉降。
2 強夯法
在地基處理過程中,先對碎石樁進行處理,從而實現對地基土進行排水固結的目的,然后選定具體的強夯點,在沖擊力作用下能夠擊散碎石樁,然會沿著碎石樁的樁徑將地面的碎石擠入填土層當中,從而增強地基上部的密實度,進一步滿足房屋建筑對地基穩定性和強度的要求。強夯法在地基處理中的應用非常關鍵,有效把握夯實的次數、深度以及夯沉量一定程度上關系到地基夯實的效果。夯擊加固深度的確定是根據土層的厚度和地基濕陷程度來確定的。單位夯擊量的確定要根據地基的結構類型荷載大小以及計劃夯擊的深度來確定,綜合考慮土壤的屬性以及夯擊的深度,才能夠確定合適的單位夯擊量。通常情況下,地基土的性質能夠確定夯擊次數的多少,在夯實的過程中,先夯實兩到三遍,然后降低強度再次夯擊,從而加強地基的承受能力。
3 DDC灰土擠密技術
DDC灰土擠密技術是利用孔內深層強夯處理技術,在螺旋鉆機的幫助下將灰土采用分層注入的方式注入孔中,起到夯實孔隙的作用。在夯擊成樁時,還需要反復錘擊樁基,起到擴大樁徑的作用,使其與樁間的土體形成復合地基。DDC灰土擠密技術在濕陷性地基土中的應用相對廣泛,可以有效消除地基土的濕陷性,從而降低地基土的變形,對地基土承載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需注意的是,在濕陷性黃土地區使用DDC灰土擠密技術具有明顯的效果,在非黃土地區采用這種技術效果不夠明顯,需要根據建筑所在地的土層性質決定需要利用的技術。
4 粉煤灰吹填技術
粉煤灰具有較強的透水性,將粉煤灰吹填技術應用于房屋建筑地基施工中,能夠加快地基表面水泥的固結速度,縮短工程的施工周期,降低整個工程的加工費用。實際應用中,將一定比例的淤泥和粉煤灰進行混合,確保粉煤灰混合的均勻性,達到改善土的固結性質,保證房屋建筑工程地基的穩定性的目的。
總之,隨著城市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房屋建筑工程項目越來越多,因此需要做好房屋建筑地基處理工作,針對具體的施工環境來采用科學合理的地基處理技術和方法,有效的提高地基的承載力,降低施工成本,確保房屋建筑整體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李瑞偉.關于建筑工程地基處理技術的研究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21):151-151.
[2] 王超,張小川.淺析建筑工程地基處理技術[J].大科技,2016,(24):319-319.
[3] 魯付山.建筑工程地基處理技術及質量控制措施[J].建筑·建材·裝飾,2015,(7):47-48.
[4] 程浩.建筑工程地基處理技術的應用探析[J].房地產導刊,2015,(1):65-65.
[5] 羅登進.試析房屋建筑工程地基處理技術[J].裝飾裝修天地,2017,(1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