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卉丹
摘要:當前,大量的使用農藥不僅引發了環境污染問題,而且對人類的健康也造成了影響,農藥的使用深受人們的高度重視,食品當中的農藥殘留檢測也被納入到重點工作中來。因為需要檢測的樣品數量增多,對農藥殘留檢測的靈敏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提高檢測的效率與精確度,應當采取科學的檢測方法,加大免疫分析法的應用力度,為檢測工作的開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因此,本文針對免疫分析法在水稻農藥殘留檢測中的應用及前景進行了分析,從而為提升水稻農藥殘留檢測的質量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免疫分析法;水稻;農藥殘留;抗原
一、免疫分析法的基本類型
所謂免疫分析法,其指的是將抗原和抗體的特異性結合在一起,將其作為基礎,利用生物化學檢測器,對蛋白質和化合物等實施定量與定性的分析。根據標記物區分的類型,對免疫分析法進行分類,抗原分成酶免疫分析法(EIA)和熒光免疫分析法(RIA)等,再對這些方法進行延伸,形成了流動免注射免疫法,以及免疫傳感器等,在農藥免疫分析法中,比較重要的是酶標記免疫分析法[1]。
對于酶免疫分析法而言,其用酶標記抗原或者是抗體,因為抗原與抗議存在特異性免疫反應,將其與酶的高效催化作用有機的整合在一起,因為酶標記抗體的保存時間比較長,敏感度比較高,所以顯示的結果更加準確,為農藥殘留檢測提供了便利。另外,根據抗體與抗原是否存在競爭結合的情況,將免疫分析法分成兩大類型,主要是競爭性ELISA法與非競爭性ELISA法。通常情況下,對一般目標檢測物是大分子,進行檢測時,采用非競爭性ELISA法;如果是小分子目標檢測物,應當采取競爭性ELISA法,由于大部分農藥的分子量在1000以下,因而不具備免疫原性,在制備抗體時,開展農藥殘留免疫檢測過程中,都應當運用競爭性酶聯免疫反應,從而達到最佳的檢測效果。
二、免疫分析法的主要方法
(一)抗原包被直接競爭法
目前,對于抗原包被直接競爭法而言,其是免疫分析法的主要方法主要,簡稱為E-Ab法,通過將人工抗原包被到酶標板之上,再加入酶標記的抗體,以及待檢測的農藥產品,基于競爭性結合,反應之后再洗滌,在反應板上,只存留了和包被抗原結合的酶標抗體,然后加入酶的底物,產生了有色物質,利用比色法,對需要檢測的農藥實施定量與定性測定。
(二)間接競爭ELISA法
間接競爭ELISA法指的是運用人工抗原包被酶反應板后,加入了抗血清與需要檢測的農藥,能夠進行競爭性結合反應,將反應板進行洗滌,留下了和包被原結合的抗體,即第一抗體,加入酶標記的第二抗體,和第一抗體予以選擇性的結合,當洗滌之后,加入了酶的底物。對于酶催化反應的產物量,和被結合的第一抗體、酶標第二抗體量呈正比,與需要檢測樣品相比,農藥量呈現反比??傊?,免疫分析法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在農藥期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當然,在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的背景下,也應當明確免疫分析法的發展方向,對前景進行展望,從而確保免疫分析法的技術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三、免疫分析法在水稻農藥殘留檢測中的應用
(一)在殺菌劑殘留檢測中的應用
目前,在稻農藥殘留檢測過程中,為了保證檢測的效果,應用到了免疫分析法,其中,酶聯免疫吸附法是免疫分析法的一種,在使用該方法時,利用到特克多光譜殺菌劑,提取水稻樣品,檢測限是0.2ng/ml,與以往的檢測結果相比,檢測結果更加準確,從而為增強水稻農藥殘留檢測的質量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2]。
(二)除草劑殘留檢測中應用免疫分析法
在對除草劑殘留進行檢測期間,運用到了免疫分析法,通過采取制備的2,4-D多克隆抗體,對土壤與食品中的2,4-D的殘留實施檢測,檢測的限已經達到了1ng/ml。同時,對吡草胺加以檢測,檢測限制達到了0. 05ng/ml。另外,在對除草劑實施免疫分析過程中,通過對免疫分析方法,以及條件等進行篩選,構建了三種農藥免疫分析的方法,也就是E-Ab直接ELISA法、間接ELISA法,和E-H直接ELISA法,針對氯黃隆標樣進行測定,檢測限在0. 01~ 0. 06ng/ml范圍之內[3]。
(三)檢測殺蟲劑殘留
在對水稻進行殺蟲時,會利用到殺蟲劑,常見的殺蟲劑包含了有機磷殺蟲劑和擬除蟲菊酯殺蟲劑等,這些都是農藥中較大的一類,無論是對環境,還是對農產品均造成一定的影響,都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從目前看,有機磷殺蟲劑是使用最為廣泛法一類殺蟲劑,在對水稻殘留的硫磷予以檢測時,利用了免疫分析法,通過設計、合成了半抗原,再與不同的載體蛋白進行偶聯系,繼而產生了人工抗原,實施免疫指之后,可以得到甲基對磷酸的高效抗體,繼而促進對水稻農藥殘留的檢測。近年來,擬除蟲菊酯類農藥發展的速度比較快,擬除蟲菊酯類農藥常常和有機磷農藥混合使用,對檢測難度大的農藥殘留時,具有十分顯著的效果。通過運用自制的具有特異性,而且另名都較高的氰戊菊酯抗體,實施ELISA分析,檢測的結果在30± 6. 2μg/ L之間。此外,該類農藥和其他擬除蟲菊酯類農藥幾乎沒有交叉反應,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對水稻農藥殘留檢測中的有效應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四、免疫分析法在水稻農藥殘留檢測中應用的前景展望
為了向人們提供安全、可靠的水稻農產品,應當降低農藥殘留,繼而避免對消費者的健康構成威脅。在實際開展水稻農藥殘留檢測過程中,為了增強檢測的精確度,需要采取高效、靈敏的農藥殘留檢測方法,以此提高水稻農藥殘留檢測的質量[4]。當然,研發比較靈敏和快速的水稻農藥殘留檢測方法顯得尤為重要,盡管免疫分析法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但其也有多的優勢,在水稻農藥殘留檢測期間,其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對進一步提高水稻藥殘留檢測的精確度具有主要的意義。在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的條件下,水稻農藥殘留深受關注,當前,免疫分析法是比較具有競爭力的分析檢測技術,由此可知,在未來的階段,免疫分析法必然取得良好的發展,而且越來越健全,而且和其他的技術有機的整合在一起為重要的發展反向,從而在水稻農藥檢測中發揮其最大的作用,所以免疫分析法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結束語:
綜上所述,食品安全和環境是社會比較關注的問題,所以農藥檢測工作尤為重要。免疫分析法作為一種有效的檢測方法,在水稻農藥殘留檢測過程中,通過應用到免疫分析法,對提升檢測的精確度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免疫分析法也應當逐步的完善,并明確日后的發展方向,從而不斷的提升免疫分析法的檢測精確度,為水稻農藥殘留工作的高效開展創造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1]丁明偉,黃榮茂,金林紅,等.烯效唑的色譜分析方法[J].山地農業生物學報,2009,28(6):559-562.
[2]水稻細菌性條斑病種子帶菌檢測技術研究[Z].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3]王慧敏.甲基對硫磷特異性單克隆抗體和單鏈抗體的制備及應用[D].山東:山東農業大學,2017.
[4]閆旭.農藥多殘留酶聯免疫分析方法研究[D].江蘇:南京農業大學,2013.
(作者單位:哈爾濱市糧食質量監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