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星
摘要:建筑產品的獨一性;建筑工程有高風險性、高收益性、多工種和勞動力密集的特點。工程招投標時工程項目實施的重要程序和環(huán)節(jié)。投標中出現的串標圍標問題會嚴重干擾投標工作正常秩序,阻礙工程項目的正常開展和工程經濟效益提高。
關鍵詞:工程建設;招投標;圍標串標;對策
1 圍標串標的定義
1)所謂圍標是指投標人通過非法協(xié)議進行橫向聯(lián)合的違法行為。通過事先約定,投標人相互抬高不確定的投標價格,然后排擠其他投標人,限制競標范圍,實現競標者為相關利益成功投標,從而達到謀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2)所謂串標是指投標當事人之間的縱向聯(lián)系。一般來說,招標人、投標人、招標代理機構,經監(jiān)管機構與其他相關團體事先約定,制定質量傾向性標準,或其他投標人以較低的得分限制競爭,與競爭對手競爭,然后進行中標,利益相關者因違法行為而獲得不正當利益。
2 關于圍標串標問題的危害及原因
2.1 圍標串標的危害
圍標串標具有很大的危害性。提高投標價格,直接侵害其他投標人的利益,甚至損害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嚴重擾亂正常的招標市場,通過不公平的競爭手段,嚴重損害招標規(guī)范;合并招標往往會帶來商業(yè)賄賂,通過這種方式,中標人預定會贏得投標。一般情況下,有關各方都會獲得經濟利益和利益及費用,這往往掩蓋了商業(yè)賄賂。特別是在工程項目投標中,這種違法行為已成為建筑領域腐敗的根源,給企業(yè)和國家造成巨大損失。
2.2 圍標串標現象的產生原因
1)法律法規(guī)不夠健全。近年來,我國在建立和完善招標投標法律制度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很大進展。例如,我國的“招標法”和“招標實施條例”、“關于禁止串通投標行為的暫行規(guī)定”對招標過程中的投標行為進行了詳細的鑒定,并制定了具體的處罰標準。刑法還規(guī)定了競價串通罪,為此類行為的處理提供了法律支持。但包圍和標記信號具有欺騙性和隱蔽性,很難被發(fā)現,這可能會影響執(zhí)法機關針對包圍信號的努力。
2)違法的代價太低了。目前,雖然我國相關法律法規(guī)已經證實包圍了馬克和制定了懲罰的行為標準,違法單位和非法人員的懲罰這種行為是相對較輕,導致他們的非法收入遠遠大于違法成本。給違法人員更多的違法空間。例如,如果建設項目的投標成功,它將帶來數百萬、數千萬甚至數億的利潤,這些利潤可以通過包圍投標的方式獲得。與圍捕的非法成本相比,巨額利潤具有很大的誘惑力,輕刑難以遏制不法分子的違法行為。
3)市場信用體系不健全。包圍和捆綁標記的行為屬于缺乏完整性的行為。雖然我國已開始試點建設信用體系,但在一些方面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總體來說,起步較晚,有不同的標準,在全國范圍內還沒有建立統(tǒng)一的信用查詢平臺,也沒有建立統(tǒng)一的信用體系,競購者是為了查處違法行為才能改弦易轍的活動,在全國范圍內進行調查。
4)投標行為不規(guī)范。在投標活動中,經常有違規(guī)行為。其中,投標人有優(yōu)勢,有很強的發(fā)言權和主動權,因此在投標過程中,投標人經常在投標過程中與投標人秘密串通,在投標過程中與投標人串通謀取利益。例如,定制招標文件、多個投標人組成聯(lián)盟等。
5)評標方法單一。在評標過程中,評標標準和評分標準不統(tǒng)一,評標方法不嚴謹,往往會使一些投標人擺脫漏洞,有機地成倍增加,從而導致結標行為的發(fā)生。例如,評價方法單一,人為因素太多;建立投標基地后,投標人將盡一切努力在開標前進行詢價,甚至不惜行賄、提前收購投標基地等。
6)多頭監(jiān)管,力度不足。目前,我國現行法律法規(guī)對招標投標作了詳細規(guī)定,包括招標投標法、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和刑法。這包括多個執(zhí)法部門,如工商、司法和工業(yè)行政等部門,它們有權對此類行為進行監(jiān)督和懲處。然而,這些部門往往是獨立的,被劃分為不同的部門,形成合力,大大減少了監(jiān)管力度,為投標活動創(chuàng)造了機會。
3 防范和減少圍標串標行為的對策
3.1 健全建設領域誠信體系
《關于開展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的意見》中規(guī)定:“完善工程建設領域信譽評價、項目考核、合同履約、黑名單等市場信用記錄,整合有關部門和行業(yè)信用信息資源,建立綜合性數據庫。充分利用各種信息平臺,逐步形成全國互聯(lián)互通的工程建設領域誠信體系,實行全行業(yè)誠信信息共建共享,并將相關信息納入全國統(tǒng)一的企業(yè)和個人征信系統(tǒng)。建立健全失信懲戒制度和守信激勵制度,嚴格市場準入。”我國在招標投標領域大范圍大規(guī)模出現圍標串標行為的根源在于大環(huán)境誠信的缺失,在部分企業(yè),甚至可以說是大部分企業(yè)的印象中已經形成了不圍標串標絕對不可能中標的認識。誠信的企業(yè)無法生存,違法的企業(yè)卻可以發(fā)展,這種現象本身就是極度不正常的,只能通過恢復重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誠信體系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目前的這種不正之風。
3.2 加強工程中標后的監(jiān)督管理
目前,招標投標工作中圍標串標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個人違規(guī)借用法人資格參與招投標,投標人中標后違規(guī)將工程轉包給他人。這種問題的突出,要求對招標工作不但要監(jiān)督到現場,而且要監(jiān)督到事后。對中標的工程,要建立一套長效的不定期監(jiān)督檢查機制,采取不定期隨機檢查形式進行施工現場檢查,全力查處掛靠、轉包、違法分包等違法行為,重點檢查合同履約情況,是否與合同及招投標文件相符合,對于擅自改變投標文件中的項目負責人等主要人員的,要嚴肅查處。
3.3 對投標各方實行廉政準入制度
加強對招標人、投標人、評委的監(jiān)督管理,建立投訴舉報制度,增加整個過程透明度,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秉公辦事,杜絕行賄受賄行為。
3.4 加大辦案力度堅決懲治腐敗
招投標過程存在的各種問題是滋生腐敗問題的溫床,而腐敗問題又進一步加重了招投標領域的各類問題。在治理招投標領域的各類問題的同時,必須要加大對腐敗問題的查處力度,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紀案件,發(fā)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充分發(fā)揮查辦案件的治本功能,深入剖析大案要案,嚴肅開展警示教育,認真查找體制機制制度方面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做到查處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
4 結語
串圍標現象是市場競爭無序、異常的表現。在改進招投標工作中,需要相關部門采取多種措施,從制度、法律、技術等方面加強環(huán)境改善和提高解決能力方法,重點審查招標公告、招標文件的合法性、公平性、公正性,監(jiān)督開標、評標、定標過程是否違法、違規(guī)操作;加強工程項目標后監(jiān)管。對中標項目施工現場進行動態(tài)跟蹤檢查,發(fā)現有有掛靠、串圍標行為的,要及時依法處理,做到發(fā)現一起,查處一起,并予以公開曝光,以起到震懾作用;加強對業(yè)主單位和招標代理機構的監(jiān)管。對于業(yè)主和代理機構串通編制不合法、不公平、不公正招標公告、招標文件,設置投標“陷阱”或搞“對號入座”的,要依法嚴肅處理。實現行業(yè)的長遠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曉露,孫紹榮.工程招投標中圍標和陪標問題的博弈模型與治理[J].科技與管理,2013(02):39-43.
[2]邢曉霞.工程招投標中圍標與陪標現象分析[J].科學之友(B版),2012(10):62-63.
[3]張志軍,劉燦華.論工程招投標串標圍標現象及防范[J].中國招標,2011(16):6-11.
[4]溫向陽,馬科娜.工程招投標中陪標、圍標等行為的有效控制[J].技術與市場,2012(06):323-324.
(作者單位:江蘇四維工程咨詢管理有限公司)